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榜上有名     
《中国电信业》2014,(5):74-75
福兮祸兮之新浪微博上市 4月17日,新浪微博业务正式登陆纳斯达克。首日收盘,微博股价大涨3.24美元至20.24美元,涨幅19.06%。新浪微博以“中国首家社交媒体”为标签赴美上市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新浪重回巅峰,也意味着门户的式微。有业界人士认为,新浪微博上市意味着新浪的终结。  相似文献   

2.
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互联网企业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刮起模仿风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主流仍然是模仿,如腾讯QQ是从ICQ模仿而来,淘宝最早模仿eBay,百度跟随谷歌,人人网、开心网是模仿Facebook而流行的,新浪、搜狐模仿Yahoo,优酷、土豆模仿YouTube,美团模仿Groupon,新浪微博模仿Twitter,立方网模仿Foursquare,  相似文献   

3.
榜上有名     
《中国电信业》2013,(4):36-37
虚假繁荣奖——新浪微博不少新浪微博用户突然发现自己的微博下面不一样了——除了原有的"转发"、"收藏"、"评论"和"赞"(大拇指图案)外,还多了一个"阅读"的显示,这一数字表明了用户该微博被阅读的次数。有的用户发现,在自己的微博中,一些微博的阅读次数要远远多于粉丝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微博有着自己的计数方式。只要该条微博出现在了好友的信息流里面,即被算作阅读一次。当微博被转  相似文献   

4.
微博是运用云计算架构模式,结合有线与无线的承载方式,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与分享平台。国外最早的微博是2006年3月由美国Blogger创始人Evan Williams推出的Twitter。目前,Twitter也是国外最著名、最典型的微博,截至2011年5月,其注册用户数已超过3亿。自2007年起,我国陆续出现了饭否、叽歪、嘀咕等相对独立的微博网站,但真正将我国网民带入微博时代的是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的"新浪微博"。从此,我国微博用户的数量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5.
微博,即微博客(Mie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相似文献   

6.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美国的推特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相似文献   

7.
榜上有名     
《中国电信业》2013,(9):58-59
屈尊就卑之Hugo Barra8月29日中午,小米CEO雷军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新闻:谷歌全球副总裁、Android产品副总裁Hugo Barra将于10月初加盟小米,负责小米国际业务拓展。同时,Hugo Barra也在Google+上发长文表示,他将加入小米,担任国际业务副总裁,他期待这个挑战,并且为有机会继续帮助推动Android生态系统而激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业》2013,(6):68-68
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冈为这个成名可不是什么好事。近日,名为@空游无依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让他感到无地自容的消息,内容为他在埃及旅游时发现有中国旅客在埃及古文物上刻上了“丁锦昊到此一游”,并将他所看到的拍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新经济时代.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速度、信息、沟通、个性等都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关键点。微搏的出现与爆发式发展.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也在改变着营销的方式。据最近新浪发布财报时透露。其微博用户总数已突破一亿;腾讯微博此前也宣布用户过亿.  相似文献   

10.
新浪推出微博已有5年多,2011年是其巅峰时期,浙江温州动车事故、郭美美炫富等事件不断从微博爆出.从那一年起,几乎所有人都在刷屏控微博,明星、企业、政府亦无例外.但经过3年,微信异军突起,从2.5升级到5.2,人们又开始转战微信不停地刷着“朋友圈”,目前累计用户数已超6亿.作为社会化营销的两大工具,它们有着怎样的角色分工呢?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领域投资热度不减 记者:近来,互联网行业发生了几起较大规模的并购,比如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图,百度收购PPS视频业务等.作为专业投资者,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互联网行业进入了一个并购高发期?这背后昭示着我国互联网行业什么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 进入战略并购重构期 近日,通过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的三起资本领域的事件可以判断: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领域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重构期.这三起事件分别是: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智能手机工具软件91助手,腾讯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阿里以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以及此前以2.94亿美元入股高德地图.  相似文献   

13.
"千呼万唤始出来",1月21日,微信朋友圈首批广告正式亮相,包括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和可口可乐。朋友圈广告以类似朋友的原创内容形式进行展现。"微信不是营销工具"的口号也瞬间成为历史。从本质上讲,朋友圈广告是一种信息流(Feed)广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穿插在信息之中、依据社交群体属性对用户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的广告形式。2006年,Facebook首先推出这种广告类型,目前Facebook总收入的三分之二是数据流广告,而国内新浪微博、今日头条,也包括QQ、Qzone等在内的平台也都在使用这种广告形式。这是当前对用户体验影响最小的广告形式,因此,在微信规模日益庞大的情况下,以营销带动的商业变现是可以操作的。  相似文献   

14.
榜上有名     
《中国电信业》2013,(8):50-51
举足轻重奖——微信7月22日,有大量用户反映微信发生故障,包括微信信息无法发出、无法刷新朋友圈、无法登录公众账号平台、无法连接微信网页版。对此,腾讯微信团队回应称是"服务器基础网络故障",因市政道路施工导致通信光缆被挖断,影响了微信服务器的正常连接。从新浪微博网友反馈的结果来看,包括北京、广东、浙江、山东、黑龙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博的普及,微博已不单单是人们宣泄隋绪、分享喜悦的地方,它更多地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通道。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更加贴近用户,积极听取用户心声,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在2011年推出了中国联通客服微博,由设立在广东的互联网服务运营基地负责日常运营服务。中国联通微博客服利用微博的专有特性,通过发布即时性的业务政策信息、  相似文献   

16.
阿杜视点     
《中国电信业》2011,(11):8-9
1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提出,要发挥微博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是微博用户吗?如果不是,那你Out了。从BBS到门户网站,从博客到微博,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改变着舆论生态,重塑着公共生活。在我们身边,4.85亿网民.近两亿微博用户,每天数千万条原创微博,构成了一幅“众声喧哗”的图景。  相似文献   

17.
青岛联通切切实实尝到了用微博的甜头。截至2012年1月31日,据不完全统计,青岛联通员工共开设微博2600多个,活跃用户达800余人,“粉丝”共计8万多人。其中仅青岛联通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就已达到9000余人,员工柳杰的个人微博“联通老柳”粉丝已近2万人。通过微博这一新兴的方式,青岛联通实现了营销高效率低成本运作,增加了倾听客户心声、与客户互动的渠道,宣传了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力量的体现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社交网络,在灾难发生后的救援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在爆炸案发生后成为朋友报平安的平台;Twitter在爆炸案发生后及时出现了大量的照片和信息,成为警方破案的重要线索.同时,Twitter也依靠自己的即时性,成为波士顿警方等公共机构的沟通工具. 国内的新浪微博也在“芦山地震”后的救灾行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有迹象表明,互联网巨头已加大了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布局和投资并购——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图、百度收购PPS视频业务。此外,OTT业务悄然突破了电信运营商的绿色围墙,一方面模糊了传统产业的界限,另一方面扩大了电信运营商的内涵和外延。由此,有人说大电信时代正在到来,也有人形容这是一场刚刚开始的跨界分金的盛宴。经过8年转型,电信运营企业在经营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提出了很多力求突破自己的创新思维理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和微博迅猛发展,网络舆情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闻、微博、论坛、博客等通道(即本文所指的“多通道”)所占比例此消彼长。其中,微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新闻媒体的第二大舆情源头。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官方”性质的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