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十年。这十年,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十年,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实现共赢的十年,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中重新定位,由参与到引领的十年。这十年,中国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
李克 《新财经》2009,(12):82-84
从1949年到2009年,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周年国庆大检阅,这六十年中国走过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最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今天,已全面融人现代国际社会的中国,以强大的国力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3.
于培伟 《中国经贸》2013,(17):42-45
正在美国发生的“页岩气革命”,一旦推动其实现“能源独立”,美国经济面貌将为之一新,全球地缘经济政治格局将为之一变,对中国的影响可能远比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为甚。 在奥巴马第二任期拉开帷幕之前,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出炉了由战略家伯罗斯主持撰写的《2030年全球趋势:可能的世界》,勾描了全球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断言“页岩气革命”将推动美国实现”能源独立”。这为”美国经济向来具有很强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的论断提供了新注脚。  相似文献   

4.
《现代乡镇》2011,(2):20-30
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盛会 2011年的中国“两会”,让世界瞩目。“十二五”开局之年和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加上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全球经济地位,足以让任何一个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人把目光移向中国。  相似文献   

5.
张君 《中国经贸》2011,(9):56-56
今年是中国入世后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无论是中国的经济还是人们的生活、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都把这一切归功于入世给中国所带来的好处。殊不知,在这十年当中,中国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成了全球经济的稳压器和拉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引擎。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了中国经济35年的飞速发展。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变革。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它所面临的转型升级任务也显得迫在眉睫。开放型经济的两种模式是“引进来”和“走出去”,那么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其实也就是如何更好地“引进来”和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的问题。在此用四个方面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来解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在,描述世界经济可以用“衰退”代替“二次探底”的说法,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是表述不同。 在众多知名经济学家中,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的预测最为“全面”:“全球经济今后可能面临全新且更加危险的局面。多数发达国家已用尽财政政策活动空间,宽松货币政策也已用到极致。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尤其令人担忧,欧盟的结构性缺陷阻碍了有效经济改革的实现,使其成为全球经济将要面对的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程实 《天津经济》2005,(3):31-32
从全球视角审视2005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利好来源于双向协调性,“稳健”的世界经济增长将给中国营造合意的外部环境,而“稳健”的中国经济增长也将回馈世界以同步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贸》2011,(19):42-44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在更广阔、更开放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不断发展壮大,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一方面履行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的责任,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兑现了“入世”的承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带来的有利条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扩大对外合作。据WTO统计,到2009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2012年是天津WTO咨询服务中心成立十周年。 中国“入世”的十年,也是天津对外开放不断迈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十年。十年来,天津开放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各种国际要素资源在天津快速聚合,天津已处于与世界经济相衔接的最前沿,在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09,(6):16-16
近日,世界知名投资人罗杰斯表示,单靠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世界经济“仍无法走出泥潭”,而全球经济的衰退在短期内也不会结束。他说,“中国解决不了世界的问题。中国是一个极佳且增长的经济体,但无法带领全球走出泥潭。”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伴随着CPI的上涨,流动性资金的大量涌入,股市的“狂涨”……一下子将中国经济的过热或过快的发展速度带来的种种“弊端气象”暴露出来,宏观经济的“热与冷”受到空前的关注。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个国家从贫困走过脱贫走向繁荣,这路程伴随着“冷热”袭击,在更大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也属一件正常的发展轨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中国经济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世界经济的变化,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过去十年经济迅速增长,已把自己推到全球经济的中心舞台,成了“世界工厂”,全球领先企业的海外生产基地。现在,专家们相信,中国将向上游前进,通过扩大科学人才队伍,改善大学教育并吸引世界顶尖的技术公司,进入设计和革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新财经》2011,(12):111-111
2011年,全球经济因多重不确定因素明显放缓了复苏的步伐,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更多的其实还是挑战。面对美元贬值、欧债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中国经济自身如何直面转型挑战,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同时,当前最紧迫的是我们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世界经济怎么走?中国经济怎么走?迄今悲观看法多,乐观看法少。国际金融危机远没有见底的迹象,全球经济增速还在下滑。中国经济能否抑制住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较快实现“软着陆”,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  相似文献   

16.
理性应对"去杠杆化"升级对我国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涛  黄原 《产权导刊》2010,(6):15-17
“去杠杆化”作为全球经济从危机中走出的必经阶段,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进行,并且不断升级。巨大债务负担的释放,成为压在全球经济背上的一座大山,给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笼罩了一层阴影。世界经济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再平衡,各国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如何进退,中国的出口复苏乃至经济增长前景如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去杠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郭莉 《首都经济》2008,(12):14-15
当世界各国纷纷酝酿出台救市方案应对金融危机之时,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不仅让亚洲市场兴奋不已,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的经济学家本·辛芬德费尔说“我想,十年后我们回顾这一时刻时会说,就是这个时候。这是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刻——中国经济从外向型出口导向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了!”  相似文献   

18.
陆红军 《浦东开发》2001,(11):46-47
中国入世与美国反恐,作为影响新世纪全球化进程的两个极为重要的事件,已为世人皆知。前不久圆满结束的2001年APEC会议,鼓舞了21个经济体的领袖和人民重振全球经济的信心,大大抵消了“911”事件的消极影响。中国入世新机遇和美国反恐新战争,将对21世纪全球金融新格局的形成产生影响。新机遇:中国将成为全球投资中心和世界工厂理想的投资场所有两个基本且必要的条件: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获利。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美国从去年4月纳斯达克指数一路下滑以来,已经受到重大打击,对于投资者而言,美国目前不再是一个理想的获利投资场所…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名义汇率计算,2000--2006年间,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从3.8%上升到5.5%,对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仅次于美国20.5%的贡献率。同期,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从3.6%上升到7.2%,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2%,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美国经济由于次贷危机而放缓,中国有可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黄巍  陈宇峰 《新财经》2008,(6):78-79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即“失落十年”(The Lost Decade)。从高速增长到长期停滞,日本的发展经历为那些雄心勃勃致力于经济起飞的新兴国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活教材。作为最重要的产品输出国,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第一,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这一局面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极为相似。本栏目将陆续刊发文章,分析日本经济近三十年来的兴与衰,以期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