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前在美国,ATSC数字电观标准已建立,促务规则已制订,数字频道也已分配完毕,电视台网正在改造,播出设备已开始出厂,接收设备也将于1998年底上市,呈现出一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架势。有关各方都跃跃欲试,准备迎接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数字电视的特征美国数字电视最显著的特征是,从节目制作、传输到接收均采用数字技术。它不仅能收看电视、录像,而且还具有互动功能,可在因特网、电子邮件、家居购物和数据服务等方面大显身手。模拟电视的长宽比为4:3,数字电视的长宽比为1示9,类似于电影屏幕,并具有杜比AC-3滤波降噪和激光…  相似文献   

2.
广电总局把2004年确定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2008年全面推广地面数字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出台了几部关于数字电视发展的文件,并且批准40套数字付费电视频道,5家数字付费电视节目传输平台.信息产业部、发改委都出台相应文件,全力推广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媒介报道,从1998年11月1日起,有41家电视台在美国10个大城市开播数字电视节目。 据悉,这是美国联邦政府为抢占新技术至高点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为此,美国联邦政府还为数字电视普及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1998年11月1日起,四大电视网在洛杉矶、旧金山、亚特兰大、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费城、波士顿、达拉斯10大城市的电视  相似文献   

4.
1990年初,美国国家无线电系统委员会(NRSC)着手开发无线广播数字系统(RB-DS),并开始制定相应的标准。具体工作由该委员会下属两个协会负责;电子工业协会(EIA)和国家广播协会(NAB)(注:以上三个均为行业组织,属非政府机构)。1993年上半年,经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批准,国家无线电系统委员会正式颁布了RBDS标准。此举标志着美国无线广播数字系统已进入了商品生产和规模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5.
黄进  李金友 《经济师》2008,(12):102-103
数字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电视形态,是指“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进行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发射和接收的电视”。作为21世纪主流信息服务平台,美国把推广数字电视作为建设信息化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在民间层面都在积极推进数字电视的发展。因此,文章就美国数字电视推广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江南论坛》2009,(2):I0001-I0001
宜兴市广播电视台是全国首批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是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也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全国十五家具有办台资格的县(市)级台之一。全台拥有24800平方米的广电大厦和1000平方米的电视演播大厅,全套数字装备,总资产3亿元,年经济创收1.2亿元。  相似文献   

7.
广播新闻以其传递信息快、节目容量大吸引着受众。要做好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随着信息全球化浪潮的来临,随着网络与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涌现,广播新闻节目形态从单一走向多样、从板滞走向灵动,广播新闻节目编排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基本状况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于1996年制定了美国数字电视标准,随后颁布一项条款,规定在2005年美国要完成电视发射与接受系统由模拟向数字化的过渡。由于数字化方案早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且技术支撑也已具备,因此当时各方均认为从模拟到数字的过渡会快捷顺利  相似文献   

9.
美国数字声频广播(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有四个系统进入最后的实验室测试。该测试已于1995年6月结束。1995年9月对四个系统进行野外测试,1995年底可望结束。届时,将由美国国家无线电系统委员会确定适合美国的地面数字广播系统,并确定相应的标准。本文就目前美国数字声频广播进展的情况,介绍了实验室测试、野外测试的有关内容,即将进行野外测试的三个系统的技术特点和有关参数,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卫星数字声频无线电业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征求建议的情况等,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崑 《时代经贸》2005,(7):60-6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机作为生活必备工具再一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对于它未来的走向,更是引发了人们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将来的电视机主要还是作为收看节目的工具.人们坐在家中仍继续用遥控器来选择节目,唯一不同的是选择范围变宽了。通过电视还可以接受股市行情,点播自己喜爱的内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未来的电视机不再仅仅局限于收看节目.它还将成为各种娱乐和交流等活动的家庭显示器。  相似文献   

11.
以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框架为基础,通过分析数字技术特点的经济制度涵义、电视需求的变动趋势,以及它们对电视制度创新成本收益的影响,来分析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创新团体创新行动的动力。数字电视技术增加了频道,提高了精确的控制技术,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性,削弱了电视频道垄断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合理性。广告节目、付费电视节目和意识形态节目需求的存在是电视生产资源补偿的来源,但是这些需求内容规定和数量规定都面临着一定的变动,这些变动将改变国有电视台和投资商等电视产业相关主体的成本收益预期,从而改变他们进行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坐在家中,凭借电视机和电话,你可以足不出户,轻松购物,这就是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电视直销。电视直销于70年代出现在美国,如今,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和西欧各国,电视直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购物手段。在美国,通过电视销售的商品销售额达到60亿美元,占美国零售业销售总额的2%。1995年11月,北京电视台在国内开办了第一家电视直销中心。从此之后的两年多来,全国相继有60多家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直销栏目及直销业务,电视直销已成为销费者购物的新选择。据统计,北京电视台电视直销去年1—11月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13.
信息播报     
《经济改革》2014,(9):63-63
潼关10余万农民免费看上数字电视 近日,陕西省潼关县政府与陕西省广电网络产业集团正式签订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项目协议,由潼关县政府每年出资替农民购买收视服务,省广电网络传媒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为潼关县改善基础设施。今后,潼关县3万多户、10余万农民将不用掏钱就可以看上数字电视了,这在全国尚属第一个县。  相似文献   

14.
庄拥 《江南论坛》2008,(4):52-53
无锡广播电视台近两年相继成功推出了《第一看点》、《今晚60分》、《生活纪录》等民生节目,这说明了百姓当中蕴藏着新闻无限的生命力和取之不竭的资讯来源。但如何避免遍地开花的民生节目不会遭至无情的大浪淘沙的结局,如何延长这种个性化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全力亲近民众才是根本。下面我们将从精神品质、包涵内容以及传播形式三个方面入手论述民生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亲近民众。  相似文献   

15.
孙峰 《江南论坛》2001,(9):44-45
一、电视竞争概况 在报业广播业激烈竞争的时代,电视的出现给了它们不小的冲击,但它们都迅速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在电视时代找到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今天,电视媒体同行业的竞争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状态。众多电视台纷纷将自己的节目送上卫星,到2001年5月1日,全国已有41个电视频道上星,这就意味着国内各电视台节目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这种竞争已不只是“工作好,业务精”的政治评价,各地方台也不再是“兄弟台,手拉手”的关系,而是有一个客观存在且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经济效益标准在衡量着…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资源、环境、生态政策及管理高旭缅一、周围环境管理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全权机构1.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政府委员会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尽快改善俄罗斯的环境状况,根据俄联邦总统1996年8月14日颁布的《关于俄联邦权力行政机构的体系》的第1176号总...  相似文献   

17.
建行龙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沙利荣李维增李晓亮随着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龙卡业务对完善建设银行服务功能、拓宽收入渠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定分行自1993年8月至1995年11月底,已发卡近20万张,吸收存款9646万元,交易额高达19.8亿...  相似文献   

18.
张满凡 《新经济》2005,(8):48-53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目前正在兴起的数字电视。通过IPTV业务,用户可以得到高质量(接近DVD水平的)数字媒体服务,可以自由选择宽带IP网的视频节目,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的实质性互动。IPTV的出现在宽带视频应用方面填补了空白,  相似文献   

19.
在2002年9月德国联邦大选中,施罗德政府最终以微弱优势获胜连任。失业及经济增长放缓一直是德国联邦政府面临的两大难题。2002年德国又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水。联邦劳动局估计2002年失业人数近410万,失业率在9.5%左右;2002年经济增长仅有0.4%(2001年为0.6%);2002年新增国债346亿欧元,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8%。由于财政赤字超标,欧盟已启动对德国的诉讼程序。施罗德总理称,财政危机表明联邦政府必须对社会福利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尽管面临经济和就业双重困难,2002年联邦政…  相似文献   

20.
广播通常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信息的具有多功能的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传统的理解为:一类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无线广播,一类是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有线广播。广播是最先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广播的发展是动态的,是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调频广播技术,还有少量的中波广播、短波广播。作为广播技术工作者,一定需要把握当今的技术发展潮流,这样才更有利于广播产业的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