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建国  李琴 《广西会计》2003,(11):27-28
一  国外企业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内在价值法。以公司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的差额作为内在价值确认、计量。若内在价值为零 ,不进行会计处理 ;若股价高于行权价 ,其差额则应预提作为费用 ,借记“递延报酬成本” ,贷记“股票期权” ;在服务期内每一会计年度末摊销报酬成本时 ,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递延报酬成本”。在行权日发生股票期权与股票的交换 ,借记“现金”和“股票期权” ,贷记“股本”和“资本公积”。2 公允价值法。行权日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内在价值法基本相同。3 或有事项法。将股票期权看作一种或有…  相似文献   

2.
一、公允价值法 1.认股权公允价值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认股权公允价值由时间价值和内在价值组成.由于期权的单边风险报酬特征,收益人可以从股票增值中受益,而不受约定期间内实施时间的限制,因此认股权具有时间价值.影响期权公允价值的主要因素有:股票现价、行权价、无风险利率、股价的波动率、到期时间和股利等.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股票期权是为获取职工服务最具有代表性的股份支付交易,既具有职工薪酬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性。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应反映这种特性,应将股票期权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认为一项管理费用,在行权日与授予日其公允价值间的差额作为利润分配项目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4.
股票期权薪酬计量方法的选用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股票期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本文通过对分别运用内在价值法、最小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中的B-S模型和二叉树模型对期权薪酬价值的计算分析,来说明何种计量方法能最有效地实现期权薪酬核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慧 《财会月刊》2005,(10):31-32
本文认为,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应当按费用化来处理:选择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行权日为计量日,采用公允价值法计算考虑经理人股票期权稀释效用后的每股收益并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开始实施,如何在借鉴国外已有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和“本土化”的股票期权计划的发展程度构建的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制度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应当费用化确认,同时采用服务单位法在经理人提供服务期间进行摊销;选择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行权日为计量日;采用公允价值法计算考虑经理人股票期权稀释效用后的每股收益并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适用条件、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估值模型在确定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某些情况下分期行权的股票期权选用B-S估值模型替代二项式估值模型不会对其公允价值估值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的目标,是要在会计报表中计量企业接受的经理人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这些服务是企业通过授予股票期权而获得的,理论上企业应该对受到的服务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通过对授予的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来替代对企业获得的服务的公允价值的计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适用条件、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估值模型在确定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某些情况下分期行权的股票期权选用B—S估值模型替代二项式估值模型不会对其公允价值估值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及其争议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给被授予者按约定价格和数量在授权以后约定时间购买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是美国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高科技公司重要的长期激励方式1,主要有以下两种:(1)激励股票期权.其激励对象是经理和核心知识人员,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与市价相等,价值来源于税后利润的分配.根据美国税法422条,这种期权的接受人可以得到税收优惠待遇,行权时不交所得税,而延迟到出售股票时和行权所得合并按较低税率的资本利得税率纳税.(2)非法定股票期权(又称非限制性股票期权).其股权给予日行权价与市价不等,期权价值是由给予日股票市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所决定,它是公司为激励员工而支付的酬劳成本.  相似文献   

11.
余娟 《财会月刊》2008,(2):90-92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从管理会计视角分析股票期权激励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会计常涉及到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计量。由于大多数股票期权无法直接取得公允价值,企业往往采用估值技术进行估算。为此,证监会公告〔2008〕48号中要求上市公司做好同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工作,并在附注中详细披露估值模型、重要参数的选取依据和估值过程,以及必要的敏感性分析。本文试图以实例说明如何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进行敏感性分析,以供实务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参考了美国会计准则中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方法,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股票期权应采用内在价值法,并应该费用化,在股票期权合约履行期间按照合理的方法计为费用。文章列举了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例,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有红  谢萍 《会计之友》2007,(18):76-78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大部分采用股票期权计划这一特点,为使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有助于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本文在评价《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有关股票期权会计规范的基础上,从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股票期权的确认、为行权而回购股票的会计处理三个角度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从管理会计视角分析股票期权激励的费用。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是人力资本计量和会计处理创新的核心与基础。本文构建并改进了基于股票期权的人力资本计量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会计处理进行了探索,提出应以市价公允法为基础,对人力资本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认股权证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以武钢JTB1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认股权证价格模型理论依据 理论上认股权证在到期前,其市价包括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两部分. 内在价值是标的股票的价格与行权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即立刻行使权力的价值.就认购权证而言,内在价值=标的股票现价一行使价格.一般情况下,权证的价值最少应等于其内在价值,价平权证和价外权证的内在价值都等于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证券投资者视角,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发展起来的期权定价模型,对无法避免主观估计的影响所确定的估价金额,与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在内在要求的差距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公允性、现时性和估计性三个方面;期权的公允价值应该只包括其内在价值的部分,对于因期权标的物未来价值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价值部分,可通过报表附注的形式予以充分披露。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制度,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上市公司的青睐.选择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一种激励趋势.另外,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也要求必须将其公允价值予以反映.但是,新准则并没有详细规定期权定价模型的选择.为此,本文介绍了两种期权定价模型,以期为不同行权条件下的股票期权找到较为合适的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方法是近年来会计理论界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研究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价值组成入手,将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价值分割为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并进行仔细的界定,在认真剖析现有会计计量方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从而完整、动态地反映经理人股票期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