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上海物流》2005,(2):3
国内首个区域经济研究“智囊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将携手江苏、浙江两地社科院联合建立“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从而启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框架协议的研究工作,首批进入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等六大方面的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前,以城市为载体的多中心与族群经济现象,正在成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多中心间的关联与互动、合作与竞争成为影响和制约长三角多中心区域协同共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多中心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力.共生,一种新型区域关系模式,成为影响多中心区域协同发展潜力、能力、综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重要因子.运用生物共生思想,针...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响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80-85
城市群网络化发展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内16个主要城市经济联系为实证,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网络结构属性及内部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间已互动形成紧密的网络状关联,但网络内各城市结点间中心性不均衡、枢纽型城市较少,区域多中心、网络化协同发展格局显现...  相似文献   

4.
在空间结构视角下,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并以长三角城市群108个县级小城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小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内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小城市经济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结果在不同的稳健性检验下都成立.对于人口规模较小的县级小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促进效应更强.在作用机制方面,多中心空间结构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与市场潜能的途径来提高小城市经济效率.因此,强化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有助于长三角城市群小城市经济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求同存异"构建长三角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俊 《物流技术》2009,28(11):8-10
从长三角物流市场供应与需求分析人手,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现代服务业前提下,提升以上海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与国际航运建设为契机,区域物流企业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满足区域物流市场的需求。通过针对区域产业布局、服务定位、发展分析,提出适合长三角区域综合物流发展,物流企业实现服务整体提升的发展策略。对目前区域物流企业的战略调整与发展方向的选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飞地经济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方式之一。长三角地区飞地可分为农业飞地、制造业飞地、创新飞地及服务业飞地4种类型。长三角飞地经济形成多核辐射叠加的“蝶形”网络化空间关系,“创新飞地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飞地”外围扩散非对称分布,产业转移正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总体处于创新集聚与制造业扩散双向流动并行阶段。目前,中心城市“核”的能级和协同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有待加强,飞地经济圈层结构缺乏有力支撑,产业协同治理尚待进一步加强,与飞地经济相匹配的政策协同存在壁垒。建议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一带两轴”的支撑作用,集中力量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型示范飞地,加快飞地园区带动当地产业集群的形成,强化长三角参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的能力,着力打破与企业跨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隐形壁垒。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增长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区域经济发展愈来愈需要金融支持。区域金融将金融运行和发展置于一定的地理空间加以考察,不仅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点,而且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凸显出区域性特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可分割、互为条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从长三角经济区域实际出发,探讨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构建适合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郁鸿胜 《上海企业》2009,(10):34-3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优势.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卓越成就,上海与长三角区域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历史.实现率先发展.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这将对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亦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之后,国家努力构建的第四经济增长极。在此期间,东北地区各大城市借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率先突破、超前增长,成为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遵循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金石 《物流科技》2012,(4):39-45
从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入手,对长三角的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到长三角地区发展第四方物流的方向与方法。随着跨国企业在长三角纷纷落户,长三角与国际经济的合作越发紧密,从某种程度上说,长三角区域内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代表了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而物流行业又同区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长三角物流行业与国际接轨具有紧迫性。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看,长三角必须要将第四方物流作为重点领域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
王雪芹 《价值工程》2023,(20):166-168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区域经济增长能力也排在前列。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解决全国范围内其他城市群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均衡发展问题。文章以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同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本城市创新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本市的经济增长水平,对其经济、地理相邻城市的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国内有关就业统计数据获取的现实出发,在考虑西方"就业中心"与我国国情差异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首位就业区"的概念。同时,选取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六个中心城市的"区"级行政辖区作为遴选对象,通过运用相关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其首位就业区的空间区位、集聚规模、就业类型、从业结构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认识。最后以此为基础,结合长三角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前景,提出未来城市首位就业区及就业多中心格局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2012—2019年我国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引入中介变量产业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区域碳排放强度;第二,引入中介变量产业结构,发现数字经济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降低碳排放强度;第三,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工商部门《沪苏浙三省市工商局合作会议纪要》和《长三角地区消费权益保护合作协议》的联合签署,正式启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工商部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互通协作。“没有部门的联通就谈不上政府的联通,也就难有经济的深度发展”。长三角工商部门的此项举措是继工商监管在完成垂管之后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拓宽监管视野的新实践,客观上也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联合与发展,将更有助于把长三角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区域经济极。  相似文献   

17.
一.长三角民营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中的地位长三角是与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并列的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是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建立长三角联动发展的制度,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文章在剖析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的制度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对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从合作、竞争、激励与补尝等制度的功能设计,基于基础制度、规划和政策、实施机制等三方面提出了构建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积累了二十五年改革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果,长江三角洲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圈已见雏形,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移动,加速了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梯度转移,长三角成为新兴的世界制造业基地加入到国际化竞争之中,受到世界的瞩日。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面主动接轨上海,构筑环杭州湾经济区,打造长江三角洲“金南翼”,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杭州市委市政府抓住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契机,对杭州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与引力模型,测度长三角与京津冀城市群双向经济联系规模及网络空间结构,纳入异质性城市层级结构,验证城市中心性与城市网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北京与天津的中心性突出;长三角城市群呈现核心—半边缘—边缘的多中心结构特征,空间结构较为扁平化。核心—边缘结构中城市中心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较小且空间外溢效应不显著,但多中心城市结构下中心度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显著推动城市群整体发展,且边缘城市在城市网络中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