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莉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8):95-101
回顾城市中心区步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城市实践表明,建设立体步行交通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空间紧缺等问题。本文基于对立体步行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类型与形式的认识,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发展经验,对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交通系统的建设策略和实施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尝试总结出一些策略措施,以指导我国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交通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心脏",在有限的空间内承载了城市的重要发展功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普遍面临品质提升的压力,有必要通过行政区划的优化,重构城市中心区空间组织,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基于此,从管理幅度、日常工作量、地域主导功能和政区界线四个维度构建了街道行政区划的分析框架,并以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作为典型案例,对中心区街道行政区划设置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中心区街道行政区划优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赵斌 《企业技术开发》2014,(27):110-111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域。重庆城市中心区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梳理重庆城市中心区演变的历程,对中心区发展的驱动因子以及存在的空心化、交通堵塞、商务功能弱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人性化社区、打造CBD、加快拥堵治理、实施税收分区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域。重庆城市中心区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梳理重庆城市中心区演变的历程,对中心区发展的驱动因子以及存在的空心化、交通堵塞、商务功能弱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人性化社区、打造CBD、加快拥堵治理、实施税收分区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北京市为例,把传统的用来描述都市圈成长·衰退的都市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城市内部,使对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动态考察成为可能.并在进一步总结城市中心区及郊区人口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参照沃尔泰拉微分方程理论,尝试构建城市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人口空间演变模型,对进一步阐述城市中心区与郊区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人口规模发展拐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并依据模型验证和预测了北京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心区交通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强 《城市问题》2001,(5):9-12,29
伴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及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 ,我国城市不仅面临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而且面临着城市内部的功能调整。城市用地结构的变化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城市郊区化及城市中心区的整治。城市郊区化推动的人口和产业的外迁 ,为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的重组与功能的优化创造了的条件。不少城市已经将建设中央商务区提上议事日程。城市中心区一般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是城市发展历史最长、土地使用强度最高、公共活动强度最大的地区 ,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面临环境、人口的一系列压力 ,其中如何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是目前各大…  相似文献   

7.
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绅士化(Gentrification)是西方国家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更新(复兴)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文章分析比较了南京城市绅士化与西方城市绅士化在表现形式与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异同,指出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心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政府的政策引导、市民的择居观念与行为等是推动当前南京城市绅士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引基础上指出了南京的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关系,强调尽管发展阶段与表现形式存大差异,但中西方城市绅士化的本质是相同的.因引,为了避免在今后的郊区化过程中出现城市中心区的"空心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吸引中产阶级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区是保持城市发展活力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
北京西部区域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空间结构的现状是“单中心”的,城市中心区“一极独大”,承担了过多的城市功能。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城市,不能完全依靠城市中心区,而应当发挥市区、平原、山区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形成市区、平原、山区联动机制,从而为市区产业升级开辟空间,为平原发展创造机会,为山区涵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于排水系统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但近年来城市积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于北京市,由于其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汛期暴雨又多表现为局地短历时的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造成城市道路(特别是立交桥区)出现积水问题,严重影响城市交通。本文在此背景下,从保障奥运安全召开的角度出发,对奥运中心区的雨水系统进行研究,收集整理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各组成部分相关资料,构建城市雨水系统评价体系,建立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数据库,应用国际上先进成熟的软件平台建立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模型,针对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的设计标准进行评价,针对超标降雨情况下奥运中心区积水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郊区化与城市中心区的复兴是当代城市社会结构变迁运动的两种形式 ,也是一对矛盾范畴。“郊区化”已经成为工业社会以来特别是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最集中表现形式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出现了不同意义和不同层次的“郊区化”现象。但是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中国学者过多地注意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郊区化”问题 ,而对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和“中产阶级的回归”关注得不够。事实上 ,中国虽然仍然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 ,郊区化和城市中心区更替已经出现了某种同步发展状态 ,如上海、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