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国家科技支撑示范区)内的核心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与首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契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先试先行着力打造中国标杆性低碳高端产业园区。一方面,该公司将低碳经济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高度,倡导成立低碳经济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低碳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企业和园区的系统碳核算和低碳评估,推动中国低碳高端产业园区行业标准的制定。另一方面,该公司积极探索中国高端产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建立园区入驻企业低碳准入的基本准则,打造园区低碳配置、低碳物流、低碳运营与低碳管理的新运行模式,做大做强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和高端金融服务业,着力发展碳融资、碳经济的国际投资平台,示范性的将低碳经济真正落实到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来,从而引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2.
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严重限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产业园区通常集中了一个区域主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能力,也代表着特定产业在该区域的发展水平,理应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单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控制点。开展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评价研究,可以找出控制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指导低碳园区建设和产业园区低碳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同时为制定低碳园区准入制度和排放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涉及五个排放层次的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同时,结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识别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各层次各过程涉及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要素,适度定量化处理,分析了构建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体系将分别从园区低碳经济水平、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低碳技术水平以及温室气体清除水平四个角度对产业园区进行全面评价。最后,针对存在问题给出园区低碳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考察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态化发展是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西部地区面临的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和谐发展两大艰巨任务,只有推进生态化发展才能尽快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而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则是实现生态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最佳产业组织模式,最后提出了构建循环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产业招商是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引入优质的、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和集聚的企业,产业园区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和中国经济逐步形成新常态,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传统的招商方法效果式微,旧有的招商思路亟待调整,招商引资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寻求新出路。在开发区高精尖产业集聚日益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日渐迫切的当下,北京经开作为开发区政府招商的延展手臂,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产业招商重任。北京经开深耕开发区20年,成功招商运营了13个产业园区,在产业招商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探索和思考,在此进行简略总结,以期引起产业地产行业内外的更多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从低碳经济角度审视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有效推动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通过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在更高标准上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低碳经济理论的视角,结合发达国家开发生物质能实现低碳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在分析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10个低碳经济试点园区为研究对象,本文根据低碳发展理念与目标,选择与低碳园区发展密切相关的14个基础指标,构建江苏省低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低碳园区评价较好的主要有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得分较高的园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分较低的园区主要制约因素是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指标;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是园区之间差异最大的指标,主要原因是由于园区之间的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评价结果为园区今后的低碳建设或改造提供基础,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园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但现今多数园区发展弊端诸多具有不可持续性。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为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文章借用商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分析产业园区运行机理,构建园区根据自身发展阶段有侧重点建设"三聚"模式,以期对国内产业园区发展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促进园区产业氛围的形成,围绕产业园区运营和企业后续服务做深耕,使企业在产业园区能够不断成长,才是一个园区成功的核心和关键,是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园区运营商都在强调"产业生态",北京经开作为较早提出低碳智慧园区概念的企业,在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  相似文献   

9.
程明雄 《特区经济》2011,(12):287-289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产业"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海南低碳产业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低碳产业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海南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并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海南低碳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和保障措施,从而为海南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更加显著。中国的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的背景下如何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正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文章从台州的区域经济特点出发,选择台州模具产业集群园区作为重点解剖对象,从多个视角分析集群产业园区对增强集群创新能力的作用。基于台州产业集群的特点,要注重台州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及集群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1.
“兖矿集团的煤炭、煤化工、电解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制造三大主业均为高碳类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势必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优化发展模式,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是我们必须尽快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耿加怀说,“同时,兖矿集团已经确定并开始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并率先走出国门成功实现跨国经营,既然选择了国际化的发展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对我们的要求将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马军 《开发研究》2012,(2):28-3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普遍认同,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的共同选择。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弱化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甘肃省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高碳化、技术结构水平低下、节能减排意识缺乏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甘肃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端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的空间经济形式和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城市新经济的增长引擎。在像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世界城市,或者是新加坡、中国香港这样区域性城市,都出现了众多的高端产业园区,它们推动着世界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功能空间的转换与提升,并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有诸多契合点,因而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张擎 《首都经济》2008,(9):67-68
在经历了利用政策优惠招商引资阶段、“二次创业”提高自主创新阶段之后,园区在经济规模、创新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持续震动、国内政策优势不断弱化的情况下,园区旧有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产业调整和优化已经迫在眉睫。面对新一轮产业提升的需求,众多园区选择高技术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畸形等发展问题,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以山东枣庄市为例,全面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及其转型面临的问题,对枣庄市低碳经济转型现状、战略意义和路径选择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枣庄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园区经济是以集中提供生产设施作为城市的产业载体与经济载体,从而成为城市经济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兴未艾的园区经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重塑地方经济发展新格局,把地方经济的发展推上一个全新的平台,也使欠发达地区摆脱旧的发展模式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现实。但也应该看到,园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低、散、乱。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产业园区是推动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在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其具有空间上的技术关联、时间上的历史惯性等路径依赖.为推动园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路径突破,政府引导产业可以借助产业基金,包括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基金、国有结构化基金和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的REITs公募基金等金融工具实现路径突破.产业基金对园区经济的路径突破体现在对园区经济体(企业)的识别、对私人风险投资的挤入效应,而产业基金最终目的是园区产业技术关联网络的扩容、政企关系的推动和产业制度的革新.  相似文献   

18.
高玲 《发展》2009,(7):112-113
建设文化强市是兰州市在“十一五”期间确立的重要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兰州提升省会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兰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文化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探讨。本文拟从打造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扶持文化产业园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加快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培育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的市场环境四个方面。来论述应如何引导、培育兰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丁新军  田菲 《特区经济》2011,(12):163-165
以旅游功能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日益受到政府和旅游业界的青睐,并成为发展潮流。本文先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经济空间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经济空间实践创新模式。进而以唐山市为例,探讨了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培育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该文提出: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决定了当代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面临着独特的创新困境:创新模式的选择困境——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创新产业的选择困境——抢占高端还是承接低端?创新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困境——赶超的态势与脆弱的生态如何平衡?为此.应以开放、竞争和动态的视角,通过整合创新模式,识别机遇型产业,进行能源科技创新和发展低碳经济来实现欠发达地区创新困境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