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宋弦 《江南论坛》2004,(4):55-56
《江南论坛》复刊,已经十年了。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朵闪烁的浪花;十年,在时光的隧道里,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十年对于《江南论坛》来说,却已经从一枝摇曳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春风春雨中的新枝,长成了一棵躯杆伟岸,青枝舒展,绿叶盎然、硕果累累的大树。在江南这片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江南卷柏片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老年CITP患者随机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泼尼松片及江南卷柏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剂量泼尼松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62%)(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31.71%)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54.84%)(P<0.05)。结论江南卷柏片对老年CITP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江南论坛》已复刊十年了。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之间,但对于《江南论坛》而言,这十年却是奋斗、进取、快马加鞭的三千六百个日夜。回眸1993年,我们记忆犹新,那正是一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黄金时期:邓小平南巡讲话已一年,中央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江、浙两省迅速感应,对发展战  相似文献   

4.
处于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方热土,《江南论坛》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江南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理论界的一棵长青之树。 《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狂飚推进、江南地区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10年。10年中间,《江南论坛》成为社科理论界思想解放的一面旗帜,成为展示江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的一扇窗口,她植根于这片热土,成长于这片热土,为这片热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科学的理论支持。顺应时代的发展,立足江南的沃土,苏南的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作为研究和宣传江南地区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理论阵地,论坛在江南地区发展的每一步进程中,都能够对该地区的发展给予前瞻性的理论引导和及时的经验总结,在推进这一地区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与时俱进,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和迈向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南更灿烂。 《江南论坛》刚刚度过它的六十华诞,又迎来了新世纪、新千年。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最深重时刻的《江南论坛》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大业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不懈的努力。在我国现代化之役决战决胜的21世纪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千年中,作为将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江南的民众喉舌,《江南论坛》将吹响现代化战略决战最嘹亮的号角,使人民群众“感奋起来”,将热爱祖国的炽热感情与对中国现代化事业深刻系统的理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使现代化宏愿率先在江南及环太湖地区实现。在此过程中,《江南论坛》将…  相似文献   

6.
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我欣喜不已。经过十载峥嵘岁月,《江南论坛》已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显得气象万千,生机勃勃。它为江南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江南论坛》作为一本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刊物,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期复刊的。记得1993年初,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同志向市里呈送了关于要求复刊主办《江南论坛》的申请报告,我看过之后,感到很有必要,立即批阅上报,不久,此事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过问和支持。1993年10月,《江南论坛》经国家新闻出…  相似文献   

7.
一今年是《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江南论坛》的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的《江南》半月刊,是由中国共产党东路特委以无锡各界联合会名义在无锡梅村综合性政治理论刊物。那时,正值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叶飞、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领导之下,为完成坚持抗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发展、巩固苏南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等任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抗战时期革命出版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1993年,沉寂多年的《江南》半月刊在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将军和一些新四…  相似文献   

8.
青岛style     
李鹏 《商周刊》2012,(25):71-71
时下,神曲《江南style》红得发紫,据闻还创下了吉尼斯纪录。江南是韩国首尔的繁华区,象征着时尚与品质,《江南style》可以说是当地生活环境及对外形象的一个缩影。在该曲的MV中,处处体现着江南区的观光大巴、豪华游艇、阳光海滩等旅游元素,江南区也借机火了一把。  相似文献   

9.
喜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看着手中的这本杂志,我不由地感慨万千。我与《江南论坛》是老朋友了,可以说,这十年里,我是看着《江南论坛》茁壮成长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主持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期间,我在无锡县东升村组织召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的伟大实践”研讨会,中央、省里宣传、研究部门,苏南各市领导以及从事苏南问题研究的许多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人人都拿到一份《江南论坛》。而当我手拿《江南论坛》的时候,我的眼前不禁为之一亮:刊物紧贴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南和环太湖地区改革开放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当一册封面为蓝天白云背景下以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等建筑群为标志的上海浦东画面的2003年第一期《江南论坛》端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之时,我的心不禁为之怦然,——我们的《江南论坛》复刊已经整十个年头了。前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若以论坛复刊十年而言,它仅是一棵“小树”,但追溯它诞生于上个世纪抗战烽火的三十年代,那么它该是一棵风华正茂的“青壮之树”。确切应该这样说,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江南论坛》,是一棵根深叶茂、生机无限的大树。余生也晚,没能赶上抗战的峥嵘岁月,却有幸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程,尤其有幸经历了…  相似文献   

11.
欣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了,我感到非常高兴,经过数十载的风风雨雨,《江南论坛》终于成为一家在我省乃至全国颇有影响的区域性综合性省级理论刊物。在此,我向《江南论坛》十年来在区域性理论研究和宣传中取得的成绩表现热烈地祝贺。 我在无锡工作时间不长,虽然只有两年多,但无锡有很多人和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南论坛》便是其中之一。《江南论坛》虽然办在无锡,却不受行政区域的局限,主动开门办刊,覆盖了整个江南地区,是苏南和环太湖7市联办的区域性刊物。记得90年代初,我在镇江地区工作的时候,就曾经看到过《江南论坛》。在扬中市委、省委工作时也经常阅读它。《江南论坛》善于把中央精神和江南实际结合起来,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刊发了大量有份量的文章,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使我每每受到启发。 到无锡工作后,我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江南论  相似文献   

12.
刊首语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五十华诞,普天同庆。我们精心组织了两篇专稿,在回顾《50年广东经济建设成就辉煌》的同时,饮水思源,我们把《邓小平对刘小奇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文  相似文献   

13.
首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暨第十届中国江苏(常熟)服装服饰博览会,以“弘扬江南文化,打造江南品牌,展示江南风采,共享江南文明”为主旨,通过举办文化论坛、开展艺术竞赛等增进文化艺术交流,成为江南地区影响大、规格高、参与广的一次文化盛会,为深化江南文化研究、密切艺术流派友谊、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条件。本届文化节呈现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踏上霍尔果斯那一刻,记者就深深陶醉于她温润宜人的美好气候:明媚的阳光、动听的鸟鸣,还有那若隐若现的一抹葱绿,让人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塞外江南”的不俗魅力。  相似文献   

15.
楚天舒 《江南论坛》2004,(11):54-54
我的胸膛紧贴在这片土地多么希冀每一页朴实的字句搭建起理论大厦的阶梯我的脚板站立在这片土地多么希冀每一支辛勤耕耘之笔铭刻江南创新发展的印记我的眼神凝视着这片土地多么希冀推动理论发展的时空之音唤来文化生产力奋力的前驱我的双手抚摸着这片土地多么希冀江南豪杰的共同远景共筑新江南现代发展的路基我的神思驰骋在这片土地多么希冀插上腾飞的争先翅膀翱翔在繁荣理论自由的天地我的泪珠抛洒在这片土地多么希冀撩起激越的情感之丝织成长三角一片美丽的园地我的汗水流淌在这片土地多么希冀培育朵朵鲜艳的花蕾奉献上勤勉的人生之躯我的…  相似文献   

16.
《江南论坛》复刊公开发行十年了,已经由一株菁菁幼苗长成郁郁葱葱的大树了。江南,不是行政区域,而是一个自然地域。顾名思义,它是长江以南地区,但并非长江以南的全部地区,而是指苏南、浙北杭嘉湖地区,或者说指太湖流域,确切一点该是吴语区。江南,东濒太平洋,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水乡泽国,沃野千里,盛产大米,素称“鱼米之乡”,又是丝绸之乡。自南北朝以来,江南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繁荣,城市崛起,文化发达,获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为全国人民向往。由于江南的崛起晚于中原地区,封建统治比中原地区薄弱,因而,以手工业工场…  相似文献   

17.
从踏上霍尔果斯那一刻,记者就深深陶醉于她温润宜人的美好气候:明媚的阳光、动听的鸟鸣,还有那若隐若现的一抹葱绿,让人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塞外江南”的不俗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为隆重纪念《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红旗出版社为本刊出版了《中国苏南发展研究》(黄胜平主编)一书,该书围绕总结、研究和宣传苏南发展而精心编选了论坛复刊十年来所发表的部分优秀经济文论,深受读者欢迎。现将该书的前言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前的十月一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华民族结束了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伟大祖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五十年来,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和前进的脚步,无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艰苦创业,发奋图强,使无锡4650平方公里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太湖之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1999年 12月 29日下午,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和《江南论坛》杂志社举行了《江南论坛》创刊60周年纪念座谈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霞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文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南论坛》编委会主任周解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邱雪珍,副市长王竹平,老同志陈璧显和苏南及环太湖苏、锡、常、镇、通、嘉、湖等七市的领导,上海新四军老同志代表8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江南论坛》创刊于抗战烽火年代。世纪之交,迎来了它创刊六十周年。《江南论坛》于改革开放大潮中复刊以来,以研究江南、宣传江南、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