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警督信箱     
问高警督:广西贺州市司机扬某驾驶大客车载客行驶途中,由于上坡、雨天路滑,车开不上去,乘客自愿下车帮忙推车。在推车的过程中,左后轮前推车的黎某不慎摔倒,滑进客车底部,被客车碾压腰部,后送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请问,该事故是否属于交通事故?广西贺州周阳答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本办法所称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2.
读了《道路交通管理》今年第一期赵洪亮同志《此案属交通事故吗?》一文,我作为一名交通事故处理人员,有以下不同看法,与各位同行商榷。 这里所称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事故的简称。构成道路交通事故要有六大要件,即:一、主体要件:交通事故主体是特定主体即发生交通事故的人员,必须是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二、空间要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空间必须是在道路上,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 通事业的发 达,不断增 多的交通事 故,导致损害赔偿纠纷大幅度上升,成为主要的侵权案件类型。但目前我国有关规定过于简单,只能散见于一些交通法规、规章及法院系统的通知中,实践中较难统一把握,给审判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现结合实际谈谈此类案件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一、受理程序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害的事故。这里所指…  相似文献   

4.
新《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共十章七十五条。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1992年8月10日公安部令第10号)九章五十九条。《程序规定》依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13日,公安部联合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卫生部及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制定并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6.
2004年,对道路运输企业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颁布实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随之废止;7月1日,《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同时实  相似文献   

7.
资讯     
国务院发布修改后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618号国务院令,公布修改后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明确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8.
数字     
为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维护农村地区良好的道路通行秩序,近日.公安部发出《关于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9.
道路外交通事故是指凡《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所称的道路范围以外发生的交通 事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道路外交通事故主管与处理问题的答复》(公交管[1991]96号)明确规定道路外交通事故为“乡(镇)村自行修建的道路和自然通车形成的道路”以及“住宅楼群道路,机关团体单位的内部道路,厂矿企事业的专用道路上发生的车辆事故”。由于此类事故不属于道路交通管理范围,发生事故后公安机关只能应当事者要求,比照有关道路交通法规配合单位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当事人…  相似文献   

10.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简称驾校)作为驾驶员培训市场的供给主体,是遏制道路交通事故,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源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在JT/T433—2004《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中正式提出了“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应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当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辟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纪元,确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模式.其中的变化之一就是将"交通事故责任"又称之为"当事人责任",二者除了称谓差异之外并无本质变化.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同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和第92条确立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的新规则和新依据,二者分别成为当事人责任"认定"和"推定"的依据.科学、公正地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或者当事人责任成为交通事故处理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环节,为了使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途径和方法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配套实施的部门规章《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赋予了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球范围内,道路交通事故每年造成近130万本可预防的死亡和约5000万人受伤。照此趋势,今后十年内道路交通事故将导致约1300万人死亡、5亿人受伤,严重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为扭转道路交通伤亡的势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道路安全行动十年(2021-2030)全球计划》(以下简称《全球计划》),呼吁各国即刻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管理》2006,(1):46-5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交通警察在道路上的执勤执法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维护交通参与者和交通警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行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和处罚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执行交通警卫任务、接受群众求助等任务,适用本规范。第三条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执法应当按照规定着装,佩戴人民警察标志,随身携带人民警察证件和执勤执法装备。执勤车辆应当保持车容整洁、车况良好、装备齐全。第四条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交通警察道路执…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以后,事故当事人应迅速、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听候处理,这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作出的明确规定。但是当事人应在什么时效期间内报案?公安机关应对什么期间内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予以受理?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均未作出明确的时效规定。实际工作中对事故发生后未及时报案、事后又要求处理的案件,通常采取以下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依据《办法})第七条“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 今天我们讨论的这起交通事故案例并不复杂:大货车驾驶员杨国福驾车行驶途中,遇本车道被电力工程车及工程抢修人员占用,他(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所称)越过公路中心实线,和对向疾驶而来的一辆摩托车迎头相撞,造成骑摩托车人(酒后驾车、未戴头盔)死亡,杨国福被认定负事故主要责任。案情的焦点是:杨国福“绕障碍”行为是不是造成此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为涉及到事故成因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这就使这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讨论,使大家在相互交流切蹉中,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我们开栏组织这一案例讨论的目的。 本期继第1期后再刊发4篇来稿。 (以下文章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6.
读了《道路交通管理》今年第3期姚玉峰、岳彩科两位同志撰写的《见义勇为还是违章执车》一文,我作为一名在警校从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教学工作的教师,对文中提到的事故责任认定有不同看法。 一、文中提到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道路宽度为6.9米,万某距道路中间2.5米,据此推算发生事故时万某距道路边缘0.95米。《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项明文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此处的靠路边行走指的是行人应在距道路边缘1米的范围内行走,即行人在距道路边缘1米的范…  相似文献   

17.
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根据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所查明的事实,依照道路交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交通事故当事人在造成交通事故中有无过错和过错大小所作的结论。交通事故责任虽然不能等同于法律责任,但承担交通事故责任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三章明确规定了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基本原则,即通过分析违章行为与造成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大小,确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我们将这一认定原则简称为"因果关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较之以…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管理》杂志今年第3期刊载了徐斯逵同志《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规则》一文(以下简称“徐文”),对目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规则的某些内容提出了挑战,试图通过对交通违章的危险程度和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进行分类,“办案人员在进行责任认定时,只需将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按类别对号入座,即可确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从而解决“同一起交通事故在不同办案人员手中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的难题。无疑,如果徐斯逵同志的“责任法定规则”能够成立,那将是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的一次重要改革。然而,作为常年工作在最基…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安法》)于2004年5月1日实施。这一法律规定出台后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其核心是围绕着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和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一方面,该法为了更多的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将赔偿的责任更多地加到了汽车驾驶人员身上,即使无过错也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而且根据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赔偿金额比以往平均提高了一倍多,而保险公司又拒绝为无过错的投保人进行理赔,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安法》)从出台到本次修改,第76条一直是社会争议的热点。应该如何看待《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道安法修正案(草案)》),它将对运输企业产生何种影响,成为重要而又亟需解决的课题,笔者拟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