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当前社会逐步意识到商业诋毁法律治理的缺失及完善的必要性。经营者利用网络水军、新闻媒体、专家、行业协会、公共机构等实施商业诋毁行为,应当依据共同侵权的理论,由侵权人共同承担《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3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商业诋毁行为主体不应局限于存在"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在认定商业诋毁时,不应以"竞争关系"为前提要件,而只将其作为判断主观恶意及损害赔偿责任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展现出了其他交易平台不可比拟的作用与优势,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利用网络平台试图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利益.但是网络也容易带来商业诋毁等不良竞争.近年来,出现了经营者之间恶意差评、用"网络水军"来恶意诋毁经营者商誉等现象.因此,用法律来规制网络商业诋毁行为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奇虎360与腾讯公司的世纪大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双方的商业诋毁行为也成为热议话题。网络商业诋毁的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恢复商誉难,比传统形式造成更大危害,对原有的认定与责任承担带来冲击。《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结合现实,不断完善网络商业诋毁认定与责任承担,更有效地规制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舆论监督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媒体对于企业法人的监督也日益增多.法人名誉权的诉讼也随之增加。在文明社会中,舆论监督权要保护,法人名誉权也要保护,二者不可偏废。本文在介绍法人名誉权知识的基础上,谈谈企业法人应该怎样看待舆论监和怎样保护名誉权。  相似文献   

5.
商业诋毁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行为。该行为具有如下特点:1.有着明确的意在贬低竞争对手的目的性,直接打击、削弱竞争对手与其进行竞争的能力,谋求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2.行为本身表现为捏造、散布与真实情况不符的虚假、不实之情。这里的捏造,既可以是无中生有,也可以是对真实情况的歪曲。经营者无论是捏造还是散布虚假事实,都可以构成商业诋毁行为。3.有特定的诋毁对象,即行为所诋毁的对象必须是与行为人存在竞争关系的同业经营者,也…  相似文献   

6.
范大裕 《商业科技》2008,(22):268-269
当前商业贿赂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一大公害,研究商业贿赂犯罪预防体系对于遏制和减少商业贿赂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不正当竟争法》第5条第4项规定了"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第9条第1款规定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以下将"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通称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以"引人误解"和"虚假"作为并列的法定要件的,因此,宣传内容"虚假"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必要条件。该法第14条对商业低毁行为的规定也要求"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即只有用于低毁竟争对手的事实是"虚伪"的,才构成商业诋毁行为。由于虚假宣传的事实与虚伪事实实质上是同义的,商业低毁行为都是通过宣传的方式实施,商业诋毁行为往往…  相似文献   

8.
<正>打着教消费者识别正品的旗号,在淘宝店铺发布"特别公告",自称是"官方旗舰店",称他人是"街边小作坊"。昨日,佛山市顺德区法院发布了今年首例涉及网络销售的商业诋毁案,淘宝店主曹某因诋毁同行,被要求停止商业诋毁行为并赔偿东莞市睡眠曲家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睡眠曲公司)2万元损失。网店"特别公告"引争议2011年5月,一家自称为"心某床垫官方旗舰店"的淘宝店铺挂出一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罪纵横谈--商业贿赂罪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由于政府和法律对商业贿赂未予干预,于是商业贿赂行为逐渐演化为商业习惯.而之后,商业贿赂的广发性以及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逐渐引起了西方政府的重视.于是从保护竞争秩序的高度,商业贿赂行为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得到了规制.  相似文献   

10.
商业贿赂行为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市场竞争秩序。商业贿赂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导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惩治力度。我国现行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存在着立法、执法缺陷、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的不足。借鉴和吸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反商业贿赂法律制度的优点和经验,完善我国商业贿赂机制的立法建设、执法力度及监督机制建设,以促进我国相关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正> 市、县商业局转变职能,组建集团(总公司)已成为近期改革的一大热点。由此产生了以总公司为核心,下属企业为主体的二级法人并存的商业体制,笔者就此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级法人体制近似翻版公司,难以适  相似文献   

12.
李涛 《中国工商》2003,(8):88-89
一个雅士“白家粉丝”,才不过二,三年时间.2002年以来,把四川粉丝行业搅得沸沸扬扬,它同成都“白家高记”肥肠粉打“白家”商标侵权案至今未了.与成都“青石桥粉丝”打“口水战”轰动全川.与光友打商业秘密侵权案.打商业诋毁案震惊全国.此外,雅士公司的“粉霸120”还侵犯巨星公司“粉霸”  相似文献   

13.
一、三则案例与一则通知的启示《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三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没有行政责任条款,即第十一条规定的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行为(简称低价销售行为)、第十二条规定的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简称搭售行为)以及第十四条规定的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的行为(简称商业诋毁行为)。尽管法律没有规定三类行为的行政处罚,但许多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于监管市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并不对此类行为置之不理、视而不见,而是积极寻求对策,设法制止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出可贵的敬业精神。他们的一些做法也颇耐…  相似文献   

14.
简春林 《商场现代化》2007,(11Z):291-292
商业贿赂是商业流通领域中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它扭曲了市场公平竞争的机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交易秩序。对商业贿赂只有从源头上寻找成因,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促进公平竞争的商业流通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浅谈商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李广庆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企业集团化经营已成为中国商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做好商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机制和企业行为的合理化,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亟待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就商业...  相似文献   

16.
商业生态系统的自我优化是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形式之一,它强调的是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能力和内部成员自身的主动行为  相似文献   

17.
商业贿赂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具有相当的危害性。通过对商业贿赂含义及形式的探索,分析了商业贿赂的危害性,从而为政府提出了治理商业贿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业流通领域商业贿赂行为的表现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商业流通领域,商业贿赂已成行业运行的潜规则。商业贿赂行为几乎渗透到商业流通领域各个环节,许多行业甚至到了不给回扣无法办事的地步,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市场公平竞争的机制,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无法发挥正常作用,从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本文揭示了商业流通领域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并就商业贿赂的形成的原因进行探析,这对建立公平竞争的商业流通秩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进步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机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经济交易行为,作为交易的主体,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或者是拥有公权力的相关方,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对利益的追求,几方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加上法律体系的滞后性或者单位组织的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于是出现了商业贿赂。商业贿赂的不断涌现,一是损害国家或者单位组织利益;二是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三是滋生大量的腐败。本文作者从事科研院所公司制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法人治理方面的工作,分管财务和法律工作,学习接触到法务会计这一概念,对商业贿赂的形成及其治理有一定关注,文章拟从法务会计的角度,去分析我国商业贿赂形成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商业贿赂证据的特点、取证方法及其运用,遏制商业贿赂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学军 《商业研究》2000,(11):19-21
随着甘肃省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西北地区商贸中。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甘肃省商业企业集团的组建工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实践证明,实施大企业战略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组建一批有实力的商贸企业集团和省级队,是今后甘肃省商贸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为了加速推进甘肃省商业企业之间的兼并和联合,必须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这对于促进甘肃省商业企业集团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