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合并报表已经成为企业平常财务管理中的较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具有集团编制的企业通过合并会计报表,不仅可以清楚地展现集团的日常管理情况,也向政府机构、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了详细可参考的基本财务数据。尽管如此,企业合并报表也无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会加重企业财务管理的负担等。因为我国的会计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报表的编制工作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引起了非常大的影响^[1]。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入手,简要介绍了合并报表的本质及作用,深入分析了合并报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2.
于金霞 《活力》2007,(4):38-38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集团企业必须通过编制合并报表。从整体上反映合并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合并报表也掩盖了企业内部各分部面临不同的机会和风险,使信息使用者难于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由此,构建并推行分部报告是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集团合并报表编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集团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并关乎到对外经济的交往。一些集团企业因合并报表编制出现错误导致其财务信息失真,严重的有可能影响企业信誉质量。本文将从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的解决策略。为集团企业提升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水平、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进一步完善自身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煦盈 《财会通讯》2021,(17):89-92
合并财务报表可以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企业整体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科学合理的合并报表能够对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和集团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合并报表的编制是会计界公认的难题之一,报表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缺陷,本文在分析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含义与特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现阶段企业合并趋势入手,分析出合并会计报表信息披露在标准性、通用性、相关性及数据一致性等方面的缺陷.文章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思想研究集团企业面板数据的相关性,从建立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纳入标准、提高合并会计报表的完整性、改善个别子公司报表数据质量及采用分部编制报表的方式出发,设计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缺陷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合并报表编制精度,为各利益相关主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合并会计报表是由母公司将子公司的会计报表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合并编制的报表,以一个整体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水平。随着报表关注者对公司关注水平的提高以及集团类企业的增加,不论从内部还是外部因素来看,对合并报表的关注都越来越高,一是从质量上,要求合并的会计报表数据真实、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二是从时间上。要求及时提供,  相似文献   

6.
李铮 《四川会计》1995,(7):32-33
谈合并报表未实现收益的所得税问题东北财经大学李铮企业通过控股合并,形成以若干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的紧密层,即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作为控股公司的母公司,会计期末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提供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完整反映集团的经济实力。编制合并报表,...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企业虽有计算机,却无法充分利用,因此一直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于是一些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就出现了会计人员“吭哧吭哧”地干活计算机却闲置一旁的现状。笔者建议,可采用“个别法”作为软件基本模式,让计算机自动编制合并报表。  相似文献   

8.
对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必须将企业集团内部各个独立核算的报表予以合并。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合并会计报表问题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的信息披露差异出发,阐述如何深入挖掘集团母公司财务报表增量信息以弥补仅以合并报表作为分析依据的局限性,重点是阐述如何利用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的对比识别企业集团资金管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分权的资金管控模式下提升母公司报表分析地位的必要性及分析侧重点,以达到更为准确分析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以及识别集团潜在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合并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的财务报表,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抵消分录的编制。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合并报表的抵消处理,并提出了几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合并会计发展现状 (一)日本合并报表会计实务存在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企业之间相互大额持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并报表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作用。随着日本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其要求企业会计制度相应进行调整。为抑制大公司隐藏子公司业绩的行为,日本政府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从2000年度开始编制集团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这些财务报表必须经独立的公认会计师审计后方可公布。日本的合并会计已向英美国家的靠拢,  相似文献   

12.
企业合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的日益增多,报表合并工作已成为企业集团的一项基本会计业务。报表工作很复杂,核心是抵销项目的处理。本文试对报表合并中抵销项目的处理谈点认识。一、第一次合并报表时抵销项目的处理1、集团内部权益性投资项目的处理集团内部权益性投资主要表现为母公司对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的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又分全资投资和非全资投资两种形式。在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全资投资的情况下,一方面表现为母公司长期投资的增加,在其个别资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会计界对国外合并会计报表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介绍,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也在积极展开。特别是制订适合我国企业集团实际情况的合并报表具体会计准则,无疑要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成果和经验。但必须注意的是,只有从总体上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西方合并报表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总体结构,而不仅局限于某些局部的理论或现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传统的分散式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为:企业下属各个子公司组织财务人员,设立独立的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期末结账后向上级单位递送财务报表,企业最高管理层在会计期末经过合并报表得出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流程依据传统的四个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以反映单个会计主体的经营信息为中心,通过合并报表实现对整个集团经营情况的了解。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分散式的财务管理对集团型企业的管理需求来讲已经存在一些不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企业不断通过合并扩大集团生产规模,扩张集团经营领域,应运而生的合并报表问题在会计理论界倍受关注。业界学者从多个角度不断扩大企业合并的研究范畴,保证理论研究的全面性、有效性。但是,依据会计准则进行合并财务报表内容的编撰,如何保证合并报表的快速高效,保证合并报表的信息准确,同时降低合并报表的成本,在会计实务界还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合并报表是会计主体原则从单个企业的运用上升到集团层面运用的范例,涉及复杂的会计问题。本文主要从数据加工角度探讨合并报表编制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四章第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文主要针对内部发生的无形资产交易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者其他资产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的抵销处理问题进行探讨,以使合并报表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集团会计报表的相关使用者提供该企业集团相关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这样更有利于这些报表相关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企业集团大多拥有几十家、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的分(子)公司,给合并报表编制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传统的"个别报表——抵销分录——合并报表"编制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集团报表合并及对数据的分析要求。笔者介绍一种"数据表——数据库——合并报表"(简称数据库模式)的合并报表编制方法,该方法已在青岛华通集团得到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数据库模式的构建合并报表是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载体,是集团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已出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全球性发展趋势的当今,从总体上反映一个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情况的合并报表,虽然可以展示集团的全貌,但它的高度概括性必然带来其无法披露细节信息的局限,合并报表掩盖了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差异,隐匿了集团中处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分部的盈利能力、发展速度、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承受风险的程度等有用信息,致使财务报告用户无法据以满足其有效决策的需求.为弥补合并报表的不足,需要对合并信息进行分解披露,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编制分部报告.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提供有关各组成部分收入、资产和负债等信息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郑垚 《会计之友》2006,(13):31-33
合并报表是会计主体原则从单个企业的运用上升到集团层面运用的范例,涉及复杂的会计问题.本文主要从数据加工角度探讨合并报表编制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