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达地区附加津贴是以货币形式给予驻该地区军人用于弥补与当地中等收入人群收入差距的补差性报酬.建立经济发达地区附加津贴,符合国家收入分配政策、体现军人职业特点的军队收入分配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逐步完善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体制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限价房政策体系有助于解决中等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政府应合理管制住宅产品结构与价格,通过租售结合、分层供应的方式,以限价房满足占市场多数的中等收入人群一户一套住宅的住房消费需求,构建中等收入人群的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3.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中等收入群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家庭年收入水平和农民收入上,加之中国典型的区域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就是解决这"三大差别",必须把推进重点人群收入增长、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以和突破农地制度瓶颈和伴生的低收入农民群体增收作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与突破口,寻找短板,深化改革,突破瓶颈制约,切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4.
盛毅 《北方经济》2017,(3):27-30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如果中等收入群体数量要占据主体地位,必须依赖于中高端产业结构的形成.当从业者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行业中时,由于这类行业劳动生产率低,从业者收入普遍较低.只有从业者普遍进入资金密集尤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等收入群体才可能扩大.目前,无论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还是从各产业内部结构看,抑或从主要就业岗位看,支撑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产业结构尚在形成之中,应通过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中高端行业发展,推进收入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和2002年两次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在收入再分配方面发挥的作用。我们发现总体上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个人收入差距,降低了相对贫困率,具有正的再分配效应。但社会保障对劳动年龄人群和老年人群的收入再分配作用非常不同,社会保障的再分配主要不是通过收入阶层间的再分配,而是通过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实现的。高收入人群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转移出去的收入很少,中国社会保障费用负担的累进性很低。另外,与1995年相比,2002年时社会保障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下降,相对贫困率有所上升。我们还发现从劳动年龄人群代际内的收入转移看,以终生收入为基础估计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收入再分配效应大干以年度收入为基础估计的当期再分配效应,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是否实行改革后的养老保险方案对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6.
陈轶丽 《科技和产业》2014,14(12):184-188
近年来"营改增"等税制改革使地方收入体系的重构迫在眉睫。目前的地方收入体系存在着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合理、政府间转移支付有待完善、省以下地方收入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重构地方收入体系要基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公权与公民三方面的关系,既要关注过渡期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又要明确改革的长远目标是要重构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地方收入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经济增长的变动关系,揭示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内部结构变化特征;从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农业生产经营、土地政策、农村金融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经营效益、拓宽农村金融投资渠道、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国应当继续夯实成果,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激发中国经济的内在活力,释放中长期增长潜力。针对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我们应当看到他们在医疗、教育、汽车、住房等诸多领域有着大量需求尚未被满足,而这些需求不同于一般产品,是复杂需求,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释放出这些人在小康社会中向往美好生活的各类需求,需要更加积极地培育市场,加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针对低收入人群,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应该用三个五年规划,再帮助4亿人口从较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人群,打赢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攻坚战。我们预测这一计划将能每年至少拉动0.7~0.75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概念和理论,源于国际经验,具体到我国并不意味着历史必然,但却有非常重要的警示意义;我们跨越"陷阱"的底气和信心源自于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高品质制度体系支撑;源自于正在进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源自于政府主导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中国高层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召开了专门会议,强调要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即将采取实质性努力调节收入分配,以避免出现重大社会问题的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出现差距加大现象,其原因有体制性的、政策性的,以及劳动力因素和收入分配调节不力等.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加强法治建设、正确宏观调控、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规范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有一个前提或前置条件,就是社会人群的基本富裕.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世界上只有像芬兰、瑞士这样少量的国家才讨论基本收入分配话题并进行实验.是否能够成功,当然是另一个话题.浙江中等收入人群比例高达67%(2020年数据),经济区域协调性好,人均GDP最高和最低市的倍差在全国各省区当中最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是全国省区...  相似文献   

13.
冯志艳 《改革与开放》2011,(12):114-115
从湖南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制约湖南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如农民投资理财知识缺乏、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土地及房屋流转制度障碍以及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钱云 《中国经贸》2009,(10):116-117
我国个人所得税一半以上来自于工薪阶层,私人企业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高收入人群交纳个人所得税反而较少,这引起了普逭咕姓强烈不满。加强对高收入人群征税力度,防止税收流失,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率,势所必然。文章分析高收入人群交纳个人昕得税现状,揭露了其偷漏税方式,认为加大征税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效率,并提出相应的有建设性征税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创造条件让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是我们党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方面提出的一个新理念.笔者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思路出发,仅就农民目前的财产性收入状况,特别是如何创造条件让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增加人民福祉提供有益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利得和收入,损失和费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利得和损失产生于非日常活动,收入和费用产生于日常活动;从核算科目上,利得和损失或者计入"资本公积"科目,或者计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而收入或者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或者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费用则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或者"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相似文献   

17.
收入转移对中国城市贫困与收入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4个城市调查资料的测定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贫困发生率在10鬈左右。高失业率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是造成城市贫困问题恶化的重要原因。收入转移、特别是公共收入转移对减缓城市贫困和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作用。在快速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扩大和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对治理城市贫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有其结构性的体制制约因素,它涉及居民收入与GDP、居民收入与企业收入、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与国民收入以及居民收入与资源收入等方面的关系。而影响收入分配的政策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不足。收入分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未来经济发展。解决收入分配失衡,主要在于体制改革:首先,要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改变支出结构,改革垄断性部门收益,更重要的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大力发展,中国正迈入中等收入偏高国家的行列,但仍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社会已步入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否能够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关键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步伐,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国企改革,增大中等收入群体基数,降低贫富差距,缩小基尼系数,实现收入群体的橄榄型分布,使得整个经济社会进入发达经济体和高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20.
<正>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已构成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上最热门话题之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鸿宾在东亚地区"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政策研讨会说,2004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贫困人口和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在扩大,从1992年到200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2.33:1扩大到了3.2:1,贫困人口的收入上限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