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迎接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促进重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重庆华商会结合实际,在2005年伊始组织安排了以“新华商看重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将通过组织重庆华商会会员,海外侨团及华人企业家,开展走进渝北、走进大学城、走进三峡库区等系列活动,解读重庆投资环境,寻求发展商机,实现地方招商项目和企业直接对接,最终实现地方和企业发展双赢。 2005年4月1日,由重庆市侨联、重庆华商会和渝北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新华商看重庆——走进渝北话商机”活动,重庆华商会近80名会员,集中组团考察了渝北区。华商考察团参观了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重庆市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模具工业园、长安集团和部分企业。考察活动中,华商对渝北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眼光对感兴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24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重庆华商相聚大学城,开展“建设重庆、促进交流、共谋发展”的专题活动。此次活动由重庆市侨联、重庆华商会和沙坪坝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这是重庆华商会自成立以来开展的“新华商看重庆”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华商会与地方政府联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重庆华商会的成立让广大在渝华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接下来举行的“开放型经济与重庆发展”论坛,则让大家看到了在渝投资兴业的美好前景。在重庆万豪酒店宴会大厅里,各方面人士畅所欲言,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共同燃烧起振兴重庆的激情。沦坛在香港凤凰卫视“名嘴”曾子墨小姐的主持下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积极参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吸引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功,从1994年开始,中国吸收外资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除真正意义的外商直接投资外,海外华商来内地投资的比重超过一半以上,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实际利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商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2642.52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2.7%:合同金额4966.3亿美元,同样占全国的52.7%。  相似文献   

5.
亲临现场看发展在“新华商看重庆——走进渝北话商机”活动中,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重庆币现代农业开发园区、重庆币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和模具工业园,走访了重庆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重庆皇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长安集团等企业。在参观过程中,华商们和园区内企业人士互相交流,畅谈在重庆投资的经历和经验,介绍自己企业的资源优势、结构特点以及合作意向。皇田红掌生产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投资数千万元,占地100多亩.是重庆地区最大的红掌生产基地。生产过程采用科学的温室培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几乎没有第二个族群像华商这样,即使远在海外,仍愿意并能够对其母国的经济发展给予如此的关注和投入。遍布于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8700多万、手中拥有资金2万多亿美元,中国的海外华商,凭着自身实力成为世界商团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他们不仅是许多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华商鞋城”向海内外企业招手由中泰两国合作成立的“华商鞋城”日前已正式对海内外融资招商。1993年8月泰国华商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陪同泰国总理访华期间,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国华商国际皮革工业城项目”协议书。当月,华商鞋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发起股本金为...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中,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兴起.作为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之一,华商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在东亚区域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当代华商是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力量,华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和经济网络扩展,将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经营网络的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9.
印尼华商企业集团在其所在国经济地位 印尼华商企业集团在印尼的传统行业金融、房地产、建材、食品加工、烟草、造纸、木材等领域占有一定的优势。1996年的印尼45家市值最大上市公司中,华人企业有26家,合计市值384亿美元,占60%,总资产额363亿美元,占58%。当年度财产达一亿美元的华人富豪有32位,总财产达516亿美元,其中超过10亿美元的有18位。金融业方面,目前全国华资银行超过70家,占民营银行的80%;  相似文献   

10.
李肖 《广东大经贸》2007,(12):40-40
在新加坡国民经济的资本构成中,政府资本控制着国家的大型企业,外资在制造业中居于主导地位,金融业和服务业中华人资本与外国资本大约各占二分之一。1996年国内市值最大的85家上市公司中,华人公司有54家,占总数的43%。当年度财产超过1亿美元的华人富豪有20位,财产合计达270亿美元,当中超过10亿美元的有七位。新加坡华商企业集团的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房地产、商业贸易、酒店等第三产业,其中在金融业领域表现突出,华商拥有的“大华银行集团、华侨银行集团、华联银行”是国内最大的三家私人银行。  相似文献   

11.
几个世纪以来,因帝制独裁、军阀内战、自然灾害而离开中国的一批华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如今正成为东南亚(包括港澳台)所有重要经济领域内的翘楚人物,其中顶尖人物已跻身于世界首富之列。海外华商,作为醒来的“东方睡狮”,叱咤风云于国际经济舞台,赢得了全世界的热烈关注。 东南亚:华商执牛耳  相似文献   

12.
时间:2005年4月24日晚8点地点:重庆朝天门“满江红”游船游客:重庆市侨联、重庆华商会成员美国圣地亚哥商贸代表团、香港青年联会有限公司等来渝参加本届“渝洽会”的代表山城重庆,弯弯拐拐,爬坡上坎,构成一副独特的城市画卷,也使夜晚的重庆分外美艳动人。所有观赏重庆夜景的人都称赞重庆的夜景之美。占尽地理优势,高矮错落,两江倒映,重庆的夜景立体别致,五光十色,流光溢彩,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3.
卜国瑟  张耀辉 《特区经济》2005,(10):354-355
改革开放以来,侨资企业发展迅速,侨资对中国开放和建设贡献巨大,可概括为来得最早、数量最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的侨资企业占在华外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另据资料反映,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中,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占70%,而在其中侨资又占了大部分份额,可以说,侨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加工贸易的角度出发,结合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模型,来探讨我国侨资企业知识转移机制与研发创新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末起,全球出现新一轮企业并购浪潮。许多海外华商藉此展开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这为中国企业如何更好运用华人资本取得双赢提供了重要启迪。本文以打造著名“中策现象”的黄鸿年为例,对海外华商并购中国企业的经营行为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5.
(一)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香港的华商基本上是来自中国内地及海外的华商,以及本地的华商融合而成。经过逾150年的发展,华商已成为香港经济的基础和主体,香港资本结构中最大的一股经济力量。 从1841年香港开埠到十九世纪末,随着香港作为远东贸易转口港地位的确立,香港的华商开始兴起,其中  相似文献   

16.
初夏的重庆阳光明媚,轻风送爽,第十五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在渝举办,本届“渝洽会”参展面积57)平方米,同比增长3%;参展客商3150家,同比增长7.5%,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渝洽会”吸引了216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会,并在会议期间签约项目382个,其中,内资项目298个,外资项目84个,投资项目涉及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城市综合体与房地产、基础设施与能源保障等行业。“渝洽会”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提供了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7.
杨吉  谭舒 《重庆与世界》2010,(11):10-13
11月17日-19日,第三届华商领袖圆桌会在重庆召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办主任李海峰,重庆市市长黄奇帆,重庆市政协主席邢元敏,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谢国民、常务副会长陈永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任启亮,重庆市副市长周慕冰等出席会议。近百知名华商和国内外侨商组织负责人齐聚山城,共谋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的重组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勤 《亚太经济》2000,(6):30-32
近年来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的重组与调整已成为引入注目现象,本文就其背景,调整的走势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当年一些华商选择‘灰色清关’是别无选择后的选择,是万般无奈中的无奈,那么现在大家必须要痛定思痛,今后华商要想从大市场走进大商场,要想彻底丢掉‘倒爷’的帽子,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走‘白色清关’。因为事实证明,‘灰色清关’是死路,是绝路。”一位在俄罗斯打拼了十多年的华商代表8月11日在“在俄华商未来之路研讨会”上语气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20.
目前华商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引人注目,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东南亚各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华人企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华商经济实力也随之日益壮大。为此,华商的成功秘诀,特别是华商文化则成为世人热心谈论的焦点。要解开华商成功之谜则有必要对华商文化的渊源与现状作一些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