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汇源集团内部的培训中,对于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自己建立终端专卖店,还是通过加强对经销商的渠道管理来实现营销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汇源集团的营销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外果汁行业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成功经验,认为汇源集团要想持续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必须重视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与各级中间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企业与各中间商及客户的多赢关系.最后针对汇源集团的营销渠道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汇源集团或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营销渠道建设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产品分销渠道建设及管理,都把中间商(批发商)环节作为重点,忽视零售终端的重要性,或对零售终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品牌产品的产品概念具有更广泛的含义,终端形象和终端服务也是品牌产品的重要外延、是品牌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品牌产品分销渠道的选择,必须以终端市场为重心、必须建立扁平化供应体系、必须与渠道成员间建立起伙伴型关系,方能与企业品牌营销的总体战略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正> 一、要选择和产品性质相符的中间商作为合作伙伴。有的中间商长期从事某类产品的市场销售,熟悉该类产品市场特点和营销要点,但是对于超出该类别范围的其它产品,他可能缺乏市场知识和营销经验。二、要考察中间商渠道网络的规模。了解中间商对网络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否把产品迅速覆盖到很大的地区。企业选择中间商,建立分销渠道,就是要把自己的产品打入目标市场,方便地购买,随意消费。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中间商对企业销售策略的理解合作程度,因为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的销售思想贯彻到他的网络中去。三、中间商在同行业中要有较好的声誉。在一个具体的局部市场上,显然应  相似文献   

4.
<正> (一)为什么在国际营销中,在渠道策略上,正确对待国外中间商具有关键意义?在这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从事国际营销的全过程中,在发展了适销产品并订定了有竞争性的价格之后,企业选择推行的渠道策略对于能否成功地进入目标市场拓开销售具有关键的意义。而在渠道策略上如何正确选择运用中间商可说是首要问题。这是因为:第一,就世界范围来看,由出口厂商控制、左右市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激烈竞争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破产率相当高,如果中小企业建立和管理好营销渠道工作,就能很好地提高企业竞争力。讨论了中小企业在渠道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渠道建设与管理的制约因素、中间商的激励、中间商的评估、渠道系统改进及冲突管理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激烈竞争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破产率相当高,如果中小企业建立和管理好营销渠道工作,就能很好地提高企业竞争力。讨论了中小企业在渠道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渠道建设与管理的制约因素、中间商的激励、中间商的评估、渠道系统改进及冲突管理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商》2016,(6)
进入新时期,市场经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肉类产品营销渠道及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肉类产品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分析了肉类产品以运销为主、多层中间商销售、以交易型渠道内部关系为主的营销渠道,另阐述了家畜市场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营销理念与电子商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建设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营销理念的改变,企业需要在消费者、中间商、信息传播模式、客户服务模式、企业营销对策等营销理念上与传统诀别,树立适合电子商务的营销理念。然后才能通过对技术、信息和管理三方面的系统规划以谋求一个可以扩大营销渠道、提高营销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加无形资产的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营销渠道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从信息技术对渠道结构的影响来看,信息技术不仅可加强渠道间企业的信息沟通,提升渠道效率,还可使传统营销渠道产生去中间化、再中间化、新型混合渠道等影响。从不同中间商面临的不同的渠道演化途径看,中间商的渠道演化途径主要取决于中间商的渠道功能、信息化技术的取代程度和制造商的因特网直销能力等因素。为更好地顺应渠道演化趋势,制造商和中间商应及时找对自己的位置,在新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营销渠道的建设和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商用厨房设备营销渠道建设的具体步骤包括制定渠道目标、确定渠道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选择、确定渠道方案。商用厨房设备企业应重视网络营销渠道建设,充分发挥好网络营销渠道的优势,处理好网络营销渠道和传统营销渠道之间的关系,营销渠道管理由渠道成员管理、渠道成本管理、渠道信息管理和渠道调整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