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我国,并购是政府消灭亏损企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实现自身目的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并购是目标公司股东获得厚利的重要机会。而收购方公司股东的获利情况则有好有坏。  相似文献   

2.
物业企业并购是项复杂的工程,在并购过程中,由于收购方的疏忽,往往会导致这样那样的纠纷,给收购方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并购要取得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收购方对拟收购目标公司信息的了解程度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并购风险,在并购开始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调查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物业管理行业是特殊的服务性行业,存在合同关系复杂、利益方多元、用工量大等特点,物业公司并购的尽职调查应当根据行业特点来具体操作,其目的是了解目标公司各方面的情况。这样的调查工作比较专业,需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进行。  相似文献   

3.
附带业绩承诺的股权收购是我国A股并购市场中常见的交易事项。在会计实务操作中,收购方均将附带业绩承诺的股权收购认定为控股合并,并将标的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说明收购方已获得标的公司控制权,这与承诺方(标的公司原股东)在承诺期内拥有标的公司经营管理权的事实之间存在逻辑冲突。本文以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为例,基于对会计准则中“控制”定义三要素的理解与分析得出,由于承诺方在承诺期内拥有标的公司经营管理权等实质性权利,即使收购方在标的公司拥有全部表决权权益,该表决权也是受限制的表决权,而且收购方缺乏实施经营决策权力的能力,因此收购方不能单方控制标的公司,而是和承诺方共同控制标的公司,即附带业绩承诺的股权收购在承诺期内不构成控股合并,而应认定为合营安排。  相似文献   

4.
白柯 《中国企业家》2006,(11):85-86
强劲的经济增长.颇具吸引力的目标公司价格促使国际投资者蜂拥在亚太金融市场下注。中国市场在整个地区表现最为突出,2005年跨国金融服务并购额飙升67%,超过150亿美元。然而。贝恩咨询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给亚太区高潮迭起的金融业并购浇了一盆冷水——过去10年间,亚太地区60%的金融并购案在并购宣布后两年内,收购方股价低于标准指数。 一边是独具魅力的市场,一边是差强人意的表现。如何打破这一两难困局,使收购方既能在前途光明的亚太地区找到立足点,又能获得更多的价值?尤其是如何在全球增长最快的中国金融市场中绕过危险抓住机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说明了“现金收购+表决权委托”创新并购的利益诉求和具体并购糢式,计对“现金收购+表决权委托”创新并购模式下收购方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表决权比例和收购方实际拥有的目标公司股权比例不一致的情况,依据会计准则、结合实务案例分析,重点探究如何合理确定合并范围、合并时点、合并入账价值、合并商誉和合并报表少数股东权益等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问题,建议完善会计准则关于合并范围和合并时点以及合并商誉等规定,明确创新并购下的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并购包括上市公司分别作为收购方和目标公司两种情况,其中上市公司作为目标公司是通常所说的上市公司并购,这也是本文的研究角度。以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为目标,上市公司并购主要采取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两种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割和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并  相似文献   

7.
"毒丸计划"在防止恶意收购的策略中正式名称叫做"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是由美国律师马丁·利普顿于1980年创立的. 通常情况下,一旦未经认可的一方收购了目标公司一大笔股份(一般是10%~20%的股份)时,"毒丸计划"就会启动,使新股充斥市场."毒丸计划"一旦触发,其他股东就有机会以低价买进新股,极大地稀释收购方的股权,继而使收购变得代价高昂,这样不仅能对恶意收购方产生威慑作用,也使得收购方的兴趣减少,以期达到抵制收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不管你是个穷光蛋还是个亿万富翁.不管你是想做白衣骑士还是想恶意收购,只要你向米尔肯开口了.而米尔肯答应了,那不管被收购方是个业绩良好的中小公司还是个不错的跨国公司,它惟一的选择就是束手就擒  相似文献   

9.
企业购并的深层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中,“acquisidon”一词是“收购”或“购买”的意思。企业购并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购买或收购另一家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收购的结果或者是实现收购方对被收购方的兼并,即被收购方的全部资产并入收购方企业,前者的法人地位消失;或者是实现收购方对被收购方的控股,即收购方取得对被收购方全部资产的控制权,但后者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如果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产权没有达到控股的程度,就不能称为“acquisidon”,而只能称为投资“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0.
企业兼并收购是产权交易的主要形式,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该企业股份购买另一个企业(称“目标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以获得目标企业的控股权。兼并特指一个企业接纳其他企业(目标企业)加入本企业,目标企业解散,接纳方继续存在(称为“存续企业”)。企业兼并是以收购方式进行的,即通过收购目标企业全部股权取得对目标企业百分之百的控制权后,将目标企业解散并入。收购与兼并的区别在于:收购中,收购方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后,或将目标企业解散,也可以不解散,保留其法人地位,让其作为收购方子公司继续存在;而在兼并中…  相似文献   

11.
杨曙光 《企业活力》2006,(12):90-91
在公司并购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行为,影响并购后协同效果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并购行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并购双方知识的交流、转移与共享。在公司并购过程中,收购方必须对于并购后双方的知识管理有充分的认识,找出影响其协同效果的障碍因素,适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达到并购的预  相似文献   

12.
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在交易中对一场收购所涉的法律、政治风险均有疏忽,这是不言而喻的 曾经树起民族品牌的健力宝,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从李经纬到张海再到李志达,健力宝屡次成为市场的热点。2004年汇中天恒与被收购方合同签署的次日,作为占集团股份8.9%国资公司通过三水市政府对健力宝三水生产基地实施接管,汇中天恒  相似文献   

13.
现代公司理财目标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国外理财目标一致性不同的是,我国公司理财目标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对各种理财目标分析后发现,公司理财应该是公司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财目标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从多个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年控制权转移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ANOVA、因子分析和LOG-IT回归分析方法,对目标公司样本和非目标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发现目标公司与非目标公司在财务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王郎 《经营者》2013,(18):19-19
描述一次罢工事件也许很简单,难得的是贵刊从罢工的表象,引申出了事件背后各方的商业逻辑。 收购方印度阿波罗,被收购方美国固铂,而中方固铂成山作为被收购方合资企业之一,在这场跨国轮胎业收购案中成了一颗关键的棋子。 读完你们的分析,我有一个直觉——周铂成山其实一直在等待机会重新自立门户。  相似文献   

16.
王谦 《价值工程》2003,(2):13-16
并购是企业实施对外扩张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国内外一些实证研究表明 ,大多数并购损害了收购方公司股东的价值 ,企业并购落入了“协同效应”的陷阱。本文对企业并购中价值损失问题从管理者的动机、并购战略与并购目标的选择、并购价格的支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从总体上说,公司治理决定着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的实施,必须围绕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和目标进行。在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和目标即定的情况下,财务治理会通过各种财务约束机制对公司治理施加影响,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作用。概括起来这些财务约束机制主要由财务代理约束机制、财务收益分配约束机制、理财目标选择约束机制组成,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财务约束机制对公司治理过程的影响完善公司治理,无疑是我们在公司治理实践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13,(3):18-18
计算机巨头戴尔在2月5日公布,公司CEO Michael Dell将与私募投资公司银湖(Silver Lake)共同出资,以每股13.65美元、总价24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公司,微软也为收购方提供了20亿美元的"后备资金"。如果交易成功,戴尔将退出股票市场。交易需要待45天观望期后才能知晓结果,如果戴尔公司反悔,Michael Dell和银湖公司将获得1.8亿美元的补偿。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下的公司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建设问题。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注重诚信、强调与员工的和谐关系、倡导创新、关注公司社会责任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恰好是良好公司治理所能达成的目标,也是公司社会责任所关注的内容,因此,可持续发展与良好的公司治理有着相对一致的内涵,并可借鉴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可构建一套内生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司治理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减少公司经营目标实现进程中潜伏的各种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今公司治理的主旋律。这对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将内部审计的目标提升到为公司增加价值的层次上.本文从公司治理目标演变及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融合性出发,初步地探讨了公司治理下的内部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