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锋 《旅游学刊》2014,29(10):15-16
正京津冀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旅游合作板块,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强大的发展实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前在国家战略推动的大好机遇下,结合大数据、一体化、转型升级三大区域视角背景,京津冀旅游合作应突破创新,协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更好地促进本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一、大数据视角下的京津冀合作大数据助力京津冀合作。"大数据"已成为信息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一体化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思敏 《旅游学刊》2014,29(10):16-18
正一、京津冀一体化下旅游发展瓶颈京津冀的旅游到底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为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发达的旅游城市群呢笔者的答案不甚乐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理由:(一)首都客源市场的周边外溢性比较低,环京津创新性旅游产品缺乏从客源市场来看,北京属于较为成熟的旅游客源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相对成熟和理性,不会仅仅因为天津、河北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  相似文献   

3.
窦群 《旅游学刊》2014,29(10):19-19
正众所周知,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信息化,因此,信息化是冲破行政区划割据的利器;同时,信息化又是旅游业迈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由此,信息化理当成为京津冀三地区域旅游合作和迈向旅游一体化的发动机。国家2014年推出智慧旅游年,探讨构筑京津冀智慧旅游系统、助推区域旅游合作,更是恰逢其时。笼统划分,京津冀智慧旅  相似文献   

4.
正一、有关共同研讨的回望关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年了。我记得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是在1987年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召开的。由于三地旅游学会的共同努力,研讨会不仅每年持续举行,而且还由三省市发展为五省市、七省市,最后扩大成了十省市。据笔者此前参会的印象,不仅与会各省市学会全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讨论既认真又直率;遗憾的是,基于各学会的正副会长和中坚力量多是学者和旅游局退下来的局长、处长,现职负责人不多,因而会中的思路及不少有益建议大多不能变为现实;为了使这个意在推动"京津冀"  相似文献   

5.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14,(11):13-15
一、有关共同研讨的回望关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年了。我记得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是在1987年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召开的。由于三地旅游学会的共同努力,研讨会不仅每年持续举行,而且还由三省市发展为五省市、七省市,最后扩大成了十省市。  相似文献   

6.
吴必虎 《旅游学刊》2014,29(11):15-16
正京津冀一体化并非新话题,而是喊了几十年都难见动静的老话题。难以推动的原因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内因是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和集权体制将大量优质资源和中央权力集中于北京,一个北京户口承载着明显的实际利益和社会优越感,没有人愿意离开北京,哪怕到近在咫尺的天津或是河北廊坊。外因是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像长三角那样形成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梯形结构,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支撑。京张冬奥会的筹办在推动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完善的同时高效整合了京张冰雪产业优势,为后冬奥时代的京津冀整体要素流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应用空间网络分析(Spatial Design Network Analysis, sDNA)和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在定量分析冬奥会对京张交通网络通达性综合水平提升程度基础上,系统评估冬奥会道路体系建设对提升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冬奥会道路体系建设后区域交通格局得到显著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张北地区交通网络体系得到优化和扩展,形成了以京张铁路为核心的主要交通通道,张家口正式融入首都一小时生活圈,有效改善了京津冀原本较为松散的路网结构。(2)京津冀节点城市功能性增强,衡水市、秦皇岛市、沧州市和张家口市交通通达性显著提升,延庆和张家口市交通中心性地位得到有效抬升。(3)京津冀交通体系重点发展区域由“京石保”向“京唐秦”转移,不断放大并深入到河北腹地,有效推动了京津冀空港、海港、陆港一体化发展及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进一步的优化对策与建议为:紧密市级与乡镇尺度上的交通联系,提升全局路网通达能力;优化京张交通网络结构,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延续冬奥会道路体系综合效益;细化完善冀北、冀南地区交通网络,加强京承、京秦主通道建设等。结果将为科学规划和完善后冬奥时代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熊文钊  陈成 《旅游学刊》2014,29(11):20-2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其符合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同时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自1982年《北京市建设总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以来,京津冀三地逐步形成了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组成的内首都圈与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4个市的外首  相似文献   

9.
戴学锋 《旅游学刊》2014,29(11):19-20
正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著名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在分析社会问题时,提出了极具特色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historiaclgeographical materialism)理论,认为空间、位置、环境在观察社会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京津冀一体化也不能忽视历史形成的空间、位置和环境,特别是作为京津冀一体化核心的北京地区,其空间、位置和环境的变化对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发展最快的北京与面积最大、相对最落后的河北的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给京津冀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京津冀旅游产业也面临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旅游交通不便、服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文章以京津冀地区年度旅游收入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比较各个因素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效应大小,进而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设与发展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如何兼顾城市功能与旅游功能,城市建设既服务旅游者服务当地居民,旅游城市既是旅游目的地有充分发挥集散地的作用,是摆在旅游城市发展建设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旅游城市建设中景城一体化的思路,并以昆明为例,提出了建设"景城一体化"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七项条件、六个要素、八项内容及五条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2.
马波 《旅游学刊》2007,22(5):24-28
旅游接待地一般要经历自然发展、接待要素发展、吸引物发展、产业协同发展、目的地发展和区域发展等6个递进的阶段,向高一阶段的跃升就是旅游业的转型过程.中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区域旅游合作有市场互换、市场共享、要素协同和一体化发展等4种基本模式,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尽管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市场是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力量.中、日、韩三国具有构建旅游合作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三方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这个巨大工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Salop圆周城市模型, 在区域旅游产品特征及区域旅游合作方式分类的基础上, 研究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最佳合作方式及实现条件; 考虑区域旅游地合作方式对利润及旅游产品价格的影响, 通过区分区域旅游地的资源导向和市场及形象导向型两种常见情况, 引入两阶段博弈法, 按照两种区域旅游利润最大化的合作方式分别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区域旅游合作是基于旅游产品的差异、同质化程度, 采取不同的协调方式进行的, 主线是促进差异化, 控制同质产品的内部竞争力;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下的契约式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最佳方式。如果政府间要实行行政组织一体化策略, 则只有在各旅游地旅游产品同质化时才易推行, 但是这种竞争状态并不稳定;区域旅游一体化是要利用行政力量削弱行政壁垒, 倡导市场要素流动的无障碍化。  相似文献   

14.
李洁  郭晓希  李扬 《西部旅游》2023,(20):72-74
<正>京津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交往半径相宜,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在新时代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合理活化京津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演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现有高铁和规划高铁两种情境下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测算与比较,分析了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幅度和空间差异的影响,并识别了不同城市的主要空间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向。研究发现:高速铁路显著提升了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总量,缩小了空间差异。其中,唐山、张家口、承德3个城市获益最大,作为客源地产出作用的位序分别提升了3位、2位和2位,作为目的地接收作用的位序分别提升了3位、4位和4位,而衡水则排在全区最末位。高速铁路网络化运营后,张家口作为客源地产出的空间作用弱于作为目的地接收的空间作用,而秦皇岛作为目的地接收的空间作用小于作为客源地产出的空间作用,且北京、承德作为目的地的空间作用被高速铁路网络放大,而唐山则提高了作为客源地产出空间作用的能力。最后,本文提出,240分钟的旅行时间是城市间产生较强旅游空间作用力的重要分界线,并对京津冀地区在高铁网络化运营时代的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黎明 《旅游学刊》2014,29(10):14-15
正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旅游业较低的资源消耗、高度的产业关联、紧密的地域联系、显著的富民效应以及突出的可持续特色,使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实现旅游业的先行破局,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一、坚持观念创新,转变思维定式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首先要坚持观念创新,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为三地旅游业协同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京津冀一体化和京津冀区域旅游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业现状,提出来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后三地旅游业的变化,提出了游客出行的变化。文章最后提出整体规划、政策统一、成立联盟和共同监管四项举措,以期京津冀区域旅游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旅游规划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旅游产业起步晚,旅游规划的体系、标准与规范建设都大大落后于城市规划。"十五"期间,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相继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1999年)《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2000年出台,2005年修编)《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借鉴了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体现中国旅游规划特色的同时,在技术和方法上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得我国旅游规划开始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对于旅游规划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薛莹 《旅游学刊》2006,21(4):47-54
首次提出并研究"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现象.根据系统的自组织与组织原理,以江浙沪地区为例,研究在旅游流的区域自组织演化中所形成的旅游中心城市,并研究以这些旅游中心城市作为节点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和基于这种区域形态的区域旅游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20.
魏小安 《旅游学刊》2014,29(10):13-13
正未来30年,中国将有4亿左右的人口进入城市,这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也是中国城镇化大发展的必然。但这样大量的人口迁移只靠小城镇是解决不了的,城市的聚集效应也不可能充分实现,所以,城市群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其中,京津冀城市群最引人瞩目。一是首都,首善之区的扩张。二是城市群的格局已形成。三是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