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经济和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大力实践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简化了农户贷款手续,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受到广大农民、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但由于受农村经济环境、条件及信用社自身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制约,小额农贷运行中出现的五大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矛盾●农业的弱质高风险与小额农贷风险规避的矛盾。农业是弱质产业,除了直接面对市场风险外,还要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而信贷审慎性原则要求小额农…  相似文献   

2.
以较低的利息向贫困农户发放贷款,以推动小农经济的延续和发展,是传统国家农贷的基本目标。在传统国家农贷组织体系中,地方政府和官员的作用日益加强。由于地方官员的利益目标与封建国家的利益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家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地方官员往往会私自贪墨、转贷或提高国家农贷的利息,从而使传统国家农贷偏离了既定的目标。文章通过考察国家农贷组织结构的演进,分析了封建国家、地方政府和借贷农户之间的三重利益结构,并揭示了地方官员的寻租行为与传统国家农贷目标背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农业资金政策与其宏观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 农业资金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依其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纲领解决农业资金方面的各种问题而制定并实施的行动准则。农业资金政策的外延,在我国,依资金来源分,包括财政支农资金政策、农贷资金政策、引导农村(社区、企业、农户)自有资金投资政策和农业利用外资政策。依资金运用分,从分项结构看,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政策、农业人力资源投资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农贷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了重新解读,研究发现:"新常态"下,普通农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两类信贷需求不足;创业型农户各类资本较高而容易获得两类信贷青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等原因难以获得正规信贷;正规信贷供给的收入导向特征明显,非正规信贷更能贴近并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信息对称等变量对信贷供求两端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的启示在于:中国农贷市场应有机整合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的比较优势,并大力推进普惠信贷体系建设,优化供给侧结构;同时,农贷市场应主动适应农户信贷需求的动态演变,特别应深化农村产权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改革,加强农村领域的金融知识普及,进而实现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助推农业现代化及全面小康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国家向贫困农民放贷口粮和农本的历史传统和制度实践,最早可追溯至周文王推行的"农假贷"政策,这种独特的借贷形式在汉代得以延续和发展。文章分析了汉代官方农业放贷的运行趋势,揭示了其在放贷内容、授贷对象、利息政策、发生时间和债权债务关系等方面的独特性,并从农村高利贷的垄断格局、碎片化的组织体系和统治者道义自觉的不可靠性等方面,对汉代官方农业放贷的脆弱性进行了制度审视。  相似文献   

6.
融资需求视角下的农户金融行为——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浙江省部分县(市)的抽样问卷调查,作者以农户融资需求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是农户融资首选,但放贷额度不够;民间融资活跃,但缺乏引导与规范;农户金融参与意识较强,但畏惧风险;农户收入来源部分脱离传统农业、融资需求旺盛,但农村资金供给缺乏等。针对调研结果,文中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支持"三农"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被称为农信社贷款品种的黄金品牌,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却面临诸多矛盾和困惑,呈日益萎缩趋势。以吉林省双辽市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而作为农业投入主体的农户却出现了投入滑坡的现象,这种情况在贫困山区尤为明显.怎样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主体投入滑坡,是当前农业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一些乡村来看,之所以出现主体投入滑坡的现象,除农业投入机制的缺陷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紧缺以及农贷资金不足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加农贷投入总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现有农贷资金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当前大量增加农贷投入,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有一定困难,因此,加强农贷资金管理,充分挖掘现有农贷资金的潜力,是增加农业有效投入的重要措施。农贷结构不合理是农贷投入经济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农贷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是:农户贷款占的比例大,村、社集体贷款占的比例小;用于当年生产费用的短期贷款占的比例大,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农田基本建设的中长期贷款占的比例小;用于传统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额农贷”,在支持“农业,农村,农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加入WTO后,有效实施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将有助于推动农业发展,使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减少农业保护的“黄箱政策”(如价格干预),逐渐实现市场机制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可持续发展,顺应WTO《农业协议》中的关于农业支持的“绿箱政策”(如病虫害控制)。因此,本文拟就“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加以探讨。一、存在的问题(一)认识偏差———“小额农贷”等同于“扶贫济困”。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