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非法行医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设非法行医罪以来 ,司法实践中适用该罪时遇到不少问题 ,文章从非法行医罪是行政犯罪的本质特征入手 ,结合两起非法行医案 ,论述了行政执法滞后与非法行医罪的冲突、医务人员能否成为非法行医罪主体以及如何理解非法行医、情节严重、执业医生资格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国桥  唐子文 《魅力中国》2011,(10):389-389
非法侵入住宅罪中“非法”与“侵入”的内涵,非法的本意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没有法律的依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入一是侵入者有无住宅权人的许可;二是侵入者有无法律上的授权。“住宅”的含义具有三个特征。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标准与浙江省《意见》的适用以及”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的认定。  相似文献   

3.
武勇 《西部论丛》2008,(6):74-75
2008年4月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宁夏西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3名高管,涉嫌非法吸收21亿余元公众存款案。被告人姜巍、吕莉和马世兵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年和一年,缓刑三年、两年和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8万元和5万元;西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因为被法院裁定宣告破产还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一、承销或代理买卖非法证券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根据证券法第176条的规定,承销或代理买卖非法证券罪是指证券公司违反证券法的规定,对未经核准或审批擅自发行的证券予以承销或代理买卖,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构成特征如下:(一)实施本罪行为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罪只能由证券公司构成。我国证券法规定,只有证券公司才能承销或代理买卖证券,其他单位或个人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不得经营证券业务。证券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的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  相似文献   

5.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侠 《特区经济》2008,(5):233-234
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有扩大化倾向。许多个案不考虑融资的目的是否为企业自身发展,不考虑是否造成损害后果、是否具有侵占、诈骗的故意等特征,抹煞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与合法的民间借贷的区别。这一扩大化的倾向与加入世贸后打破金融垄断、鼓励金融市场竞争、民间金融逐步合法化的趋势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有必要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融资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6.
栗旸 《魅力中国》2014,(2):337-337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作为经济犯罪的典型罪名,其社会危害性必须达到一定量的程度才具有可罚的违法性。行为构成犯罪需同时满足法律规定的数额条件和对象数量条件;集资行为给存款人造成的损失数额不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但可作为量刑因素予以考虑;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利诱性、社会性必须进行程度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认定行为构成要件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7.
高庙门 《开放潮》2004,(11):43-45
2001年9月,福建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违反证券发行条例,私自向自然人募股一事被曝光。2004年10月21日,福建讯通电信有限公司及总经理丁崎被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以非法发行股票罪起诉。  相似文献   

8.
魏婕 《魅力中国》2010,(35):139-13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发展,国家金融市场由严格的管制到逐渐搞活,一些个人和单位出于发展生产、扩大经营、盈利等种种目的,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募集社会资金,进而发展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擅自吸收公众资金进行非法集资活动。在实践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认定上容易混淆。本文从司法角度探讨了两罪在司法认定中的区别,以期能够达到更准确认定此罪与彼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谢荣林 《上海改革》1995,(12):30-31
所谓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索取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从受贿罪的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受贿罪的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许美 《特区经济》2005,(11):272-273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状 1.有关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立法状况 在1997年我国新修订的《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专列第7节“侵犯知识产权罪”,从第213条到第220条设置了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7种罪名,它们分别是: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3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214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第215条)、假冒专利罪(第216条)、侵犯著作权罪(第217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第218条)和侵犯商业秘密罪(第219条)。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情况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上升较为迅速,在司法实践中许多问题不断地凸现,因此,确有讨论的必要.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依据 由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仅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形式特征,没有明确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罪状特征,实质上属于空白罪状.所以当前对非法吸收存款的定义主要依据是1998年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中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空白罪状,要参照《土地管理法》、《草原法》和《森林法》有关规定。前两个法律对此有相应的条款,但《森林法》没有规定非法占用林地构成犯罪的情形。《刑法》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为结果犯,而非行为犯,这不能切实加强对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保护。农用地对社会之主要利益为生态利益,是公共利益,这决定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客体应是国家生态安全,非社会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3.
海检 《西部论丛》2008,(10):78-79
近日,天一证券5名高管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4.
代强  冯建勇 《辽宁经济》2006,(2):109-109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影响面广,危害严重,是典型的经济犯罪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的通知》,针对近年来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提出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喊冤     
原安徽省交通厅原厅长王兴尧非法收受他人贿赂折合人民币13.53万元,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王兴尧不服一审判决,在法庭上大呼冤枉,认为自己并不是腐败分子。“我不认为自己是腐败分子,我要想贪的话,机会太多了!”  相似文献   

16.
一件曾经轰动一时的非法集资骗局,其行骗的最重要的“砝码”,却是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纸“批复”。2005年12月末,成都市武候区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对原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工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德江作出了“有期徒刑三年”的一审判决,高德江成为牵涉“天海骗局”而获罪的第一名官员。  相似文献   

1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项有利于保障被告人人权的法律规则,目前在许多国家的法治建设中都已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近些年因非法取证而导致冤假错案的情况时有发生,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经十分紧迫。文章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理论基础,从我国使用非法证据排除的现状出发,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设想,旨在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岢岚县一对生活极度贫困的农民夫妇的独生子 ,因喉咙疼痛到当地个体诊所就诊。医生在做青霉素皮试后 ,22岁的生命转瞬即逝。死者已离开人世5个年头了 ,因医生未保护现场且未向卫生部门报案 ,因而生者难知死者真正的死因。死者的家人不但没有得到一句安慰话和一分赔偿金 ,相反 ,父亲、母亲、叔叔因为犯“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而饱受牢狱之苦——  相似文献   

19.
李瑞恒 《魅力中国》2014,(7):308-308
2010年7月1日,《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颁布,我国初步建立起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程序,其实质上是一种司法审查程序。它的出台,对于杜绝刑讯逼供,减少冤假错案,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将取到巨大的推进作用。2012年刑诉法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使得规定更加明确、细化。但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程序在现阶段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力图结合在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该规定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立法或制度上的完善提供所需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20.
王珂  彭丁带 《中国经贸》2011,(16):95-96
我国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大国,应有效改进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刑法保护。为达成此一目标,可对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作立法重构,改为故意侵害文化遗产罪,并增设过失侵害文化遗产罪;对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作立法完善,将犯罪对象由“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改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并把台港澳居民亦纳入到本罪的买受人和受赠人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