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斌 《质量春秋》2004,(8):22-24
加快企业建设发展,提高建筑企业参与大市场竞争实力,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没有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就没有高质量的精品工程。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培养和使用对大中型企业来说仍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结合企业实际就技能人才资源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对之策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人才的偏见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林海 《中国就业》2006,(11):43-44
近几年,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完善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数量显著增加,质量有所提高。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技能人才成长的宏观环境显著改善。然而由于高技能人才开发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再加上陈旧的人才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规模小、知识技能结构老化、地区行业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在校生与学历教育的比例仍然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培养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主干专业,如何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课程体系内容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课程体系内容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内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技能人才是电网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和内在动力。目前,国内电网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网企业原有的高技能人才也需要更新知识和储备技能。如何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现已成为电网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就电网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做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东营市人社局围绕“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课题,深入实地调研,发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政策资源统筹不到位、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此,赴广东、浙江等地考察,借鉴经验,形成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东营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全方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率先在全省建立渤海工匠学院,实现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评价一体化推进。创新“东营工匠”学制班培养模式,累计培养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1901人。探索政企共育培养路径,实施专项技能提升行动,通过项目制方式培训企业职工70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超11万人。  相似文献   

6.
王靖 《企业研究》2011,(8):111-111
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此,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7.
马吉霞 《活力》2012,(21):67-67
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须要转变人才观念,确立高技能人才新概念,提高对技能培养重要性的认识,讲求工作方法和可操作性,培养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样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然而,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均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新八级工”制度的提出为职业技能评价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该制度通过明确职业技能等级,规范技能人才评价,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基于“新八级工”制度下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技能人才评价与就业趋势中的问题,更有助于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的机理分析与机制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理论层面,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界定不宜过泛;在操作层面,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划分与使用不必拘泥于已获得的职业资格等级。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但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及其成长规律决定了其只能培养合格的"半成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可替代。企业高技能人才使用与培养二律背反现象表明,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形成政府主导,院校、社会和培养对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冯贵明 《河北企业》2007,(12):63-64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对指导和推进人才强企战略,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建设,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叉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管振荣 《企业导报》2011,(8):196-197
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原油田采油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构建一体化模式,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达到了人才培养、知识技术共享目的,加快了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精湛人才队伍的培养步伐。本文结合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管理的实践,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育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西北院)坚持党建引领,以“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大力实施“五个100”计划,加快培育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锻造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激活创新发展的“新活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不拘一格,构建高技能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开展高技能培训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技能培训教学水平。多点开花,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坚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多  相似文献   

14.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制定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完善政策和制度体系,要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性,要完善评价和激励体系,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要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切实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铜陵市出台了《关于实施“制造铜陵”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的意见》。铜陵市将通过切实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力度、探索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创新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构建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等措施,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技能人才评价、收入分配等体系,力争每年技能培训不低于3万人,考核鉴定不低于1万人次、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不低于3000人。  相似文献   

16.
在讲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研发人才,更需要大批具有现代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的供给.除普通制造业需要的中低层次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外.高技能的人才更加紧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经济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抓紧营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加快建设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快速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企业急需大批高技能人才,又担心自己花钱培养的人才留不住。靖江市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取得了“稳员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校企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高技能人才的产生不同于学术人才、管理人才,它需要更多的操作技能仿真训练,它需要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工作锻炼。加快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要调动院校、企业和培养对象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为数众多的培养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更需要借助于高职院校这块“人才高地”,采取“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  相似文献   

19.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阵地和摇篮,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大批技能人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在职业培训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创新办学理念,做大做强技工教育,走出一条有别于学历教育,独具特色的办学路子,为构建高技能人才高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1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技能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构建促进技能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强大的高技能人才大军,鼓励和支持广大职工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与先进技能,岗位成才,争创一流,为现代化事业建功立业。黄菊说,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全面建议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造就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我们不但需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