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河蟹池塘套养当年鳜鱼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河蟹池塘套养当年繁殖的小鳜鱼,既可减少野杂鱼对主养河蟹争食争氧的危害,实现低质鱼的转化,又可不影响河蟹的生长,提高养殖效果,达到水中资源的良性循环。我县从去年开始在部分科技入户示范户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当年鳜鱼,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镇是我市老养鱼地区,传统养殖品种以春季繁殖鲤、鳊、鲫鱼,夏季发塘鲢、鳙、草、青四大家鱼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常规品市场价格低弥,广大养殖户纷纷转向养殖特种品鳜鱼。该镇2003年主养鳜鱼面积4500亩,同时带动了饲料鱼养殖面积近2万亩。在养殖鳜鱼中通常是在外荡池塘养殖,或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苗,以生态养殖方式清除池塘内的野杂鱼,增另养殖收益。随着需求鳜鱼苗不断增加,市镇渔业技术部门积极因势利导,做好产前技术培训,产中病害防治,产后销售服务。今年上半年(前茬)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引进鳜鱼鱼苗,…  相似文献   

3.
<正>2004年以来,宿迁市在洪泽湖周边大力推广中华绒螯蟹网围套养鳜鱼养殖模式,与单养河蟹相比,在河蟹围网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换来了优质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  相似文献   

4.
成鱼池套养鳜鱼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成鱼池套养鳜鱼具有生长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套养鳜鱼不但能吃掉成鱼池塘中的野杂鱼、虾,还能减少野杂鱼、虾在池塘中争食、争溶氧的矛盾,又可促进常规鱼和鳜鱼的产量,一举两得。一般鳜鱼在6月的中下旬套养到成鱼池中,经过4~5个月的饲养,每亩可增产鳜鱼25~50kg,亩增加收入1,000~1,500元。  相似文献   

5.
<正> 一、合理套养,提高水面复养指数 一是套放鳜鱼、鳖、黄颡鱼等名优鱼种,尤其是养蟹水面,这些套养品种可摄食与主养品种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野杂鱼、虾,每亩仅增加20—50元的苗种费用,不再增加其它投入。一般亩套养5—8cm的鳜鱼10—15尾、或150g/只的幼鳖5—8只、或10cm以上的黄颡鱼种50-80尾,每亩可增产成鳜5kg、成鳖2—3kg、黄颡商品鱼25kg左右,可增加效  相似文献   

6.
一、生态增效作用鳜鱼套养河蟹池,时间5月下旬至6月中旬,鱼种规格5—7厘米,可有效清除池中野杂鱼,减少与河蟹争夺饵料,免除清除野杂鱼的药物,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水产品品质、品味,每亩增加收益300—800元。二、适口鱼虾饵料河蟹池中需具有一定适口小杂鱼、小虾作适口饵料,无饵料需相应增补鱼种、小虾,套养鳜鱼数量,须结合自身养殖条件科学套养,确保年终鳜鱼能达到上市规格。三、池水溶氧充沛鳜鱼套养河蟹池,须注入外河水质较好鱼,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防止因溶氧低放入鳜鱼致死,尽量选择晴天放养为好。四、放养规格数量套养规格宜大不宜小…  相似文献   

7.
<正>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放名贵的经济鱼类用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养殖户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其中河蟹池套养鳜鱼是淮安区近几年重点推广的套养品种。一方面鳜鱼捕食蟹池中的野杂鱼虾以提高河蟹饲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养成的鳜鱼可有效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但有部分养殖户没有掌握套养的技术要点而盲目的实施套养,最后导致其所套放的鳜鱼成活率较低。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渔业  相似文献   

8.
鳜鱼是一种以鱼虾类为食的肉食性优质鱼类,大面积精养需要大批量的饵料鱼配备,在我地精养这一点较难做到。经过多次的养殖探索,我地渔户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使鳜鱼养殖逐步大面积发展。这种生态养殖的特点是:鱼种放养量不大,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池塘水域中水草繁茂,野杂鱼丰富,水质  相似文献   

9.
<正>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桂花鲈等,其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珍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被誉为"淡水石斑鱼"。鳜鱼品种较多,目前养殖的鳜鱼品种主要是翘嘴鳜。鳜鱼终身以活鱼虾为食,具有生长速度快,病害少的优点,既可在池塘中套养,还可以池塘主养,是目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一、池塘主养1.池塘选择养殖鳜鱼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沛、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不合理的混养套养方法。在主养小龙虾的水面,亩放几尾鳜鱼或鲌鱼苗是有利于清除养殖水面自然生存的各种野杂鱼,对小龙虾的伤害不会很大,但绝不能过多的套养。特别是杂食性与肉食  相似文献   

11.
因地制宜选好养殖模式,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混养,投入较少,粗放经营,产量及经济效益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养殖生产水平的提高,一种新型的高产高效养模式-80:20主养模式已经出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确定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为主养品种,另外搭配一定的肥水鱼类以滤食水中的浮游物,控制水质肥度,养殖期间基本不施肥,主要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主养鱼的产量占总产量(一般亩总产500公司以上)的80%的比例投放,主养鱼放养规格应尽可能一致,个体大小差异不超过20%,肥水鱼则按占产量的15%-20%的比例套养,同时还可按占总产量的5%的比例套养某种肉食性鱼类(如乌鱼,鳜鱼,鲶鱼,黄颡鱼,鲈鱼等,放养规格以不伤害主养鱼为准),这种主养模式可以根据主养品种的营养需求投喂适宜生长的全价配合饲料,以保主主产鱼快速生长,同时套养的肥水鱼和肉良性鱼既控制了水质又增加了鱼产量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调整品种结构,主养或套养优质鱼和名特优品种目前,草、鳊、鲫、青等鱼仍具有市场优势,其价格比鲢、鳙每公斤约高出3元,比鲤鱼约高出2元,应着重增加这些品种的放养量。优质鱼与常规鱼的比例宜为80∶20。池内还应套养名特优品种,如鳜鱼、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黄颡鱼、青虾、乌鳢等。此举既可除野,又不增加投饵施肥,每667平方米(1亩)增收200—500元。  相似文献   

13.
《渔业致富指南》2004,(11):35-36
蟹池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据初步测算,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亩蟹池套养20尾鳜鱼,亩收入可增加300-350元左右,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水草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河蟹蜕壳附着隐蔽,避免鳜鱼残食软壳蟹;其二是进水带进的野杂鱼繁殖时产卵附着,繁殖的野杂鱼供鳜鱼食用。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二、鳜鱼种培育为了提高鳜鱼苗种的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当年育成商品鳜,鳜鱼的苗种最好是选择南方产的早繁鳜鱼苗,经专池培育后放入养成池。一般5月份从广东引进3cm左右的鳜鱼夏花专池培育,至6月中旬育成5—7cm的鳜鱼种放养到成蟹养殖池塘中。1.苗种运输苗种运输时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选择较为…  相似文献   

15.
蟹池套养鳜鱼,作为河蟹养殖提质增效的新亮点,已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实践证明,在蟹池中套养鳜鱼,鳜鱼可以摄食蟹池中与河蟹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野杂鱼、虾,不仅可收获部分名贵鱼类,还能显著提高河蟹的规格和品质,仅需增加投入少量的鳜鱼苗种成本,可提高养殖效益300—500元/亩  相似文献   

16.
<正>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桂鱼等,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高。在鲟鱼养殖网箱中适量套养鳜鱼,可利用鳜鱼以活鱼为食的特点,吞食其中的野杂鱼(主要是翘嘴红鲌),这样既可减少水体载鱼量,避免野杂鱼与鲟鱼抢食,降低鲟鱼的饲料系数,又增加了鱼产量,同时也使经济效益得到增加。 下面就笔者在具体生产中的一些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调整品种结构,主养或套养优质鱼和名特优品种 目前,草、鳊、鲫、青等鱼仍具有市场优势,其价格比鲢、鳙鱼每公斤约高出3元,比鲤鱼约高出2元,应着重增加这些品种的放养量。优质鱼与常规鱼的比例宜为80∶200,池内还应套养名特优品种,如鳜鱼、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黄颡鱼、青虾、乌鳢等。此举即可除野,又不增加投饵施肥,每667平方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为什么要实行螃蟹与鳜鱼混养 养螃蟹的池塘要经常换水,会带进一些鱼卵和小杂鱼。后者与螃蟹抢食饵料,争夺水体空间和氧气,影响了螃蟹的生长。到秋季干塘时,野杂鱼难以成为商品鱼。在养蟹塘中混养鳜鱼,小杂鱼作为鳜鱼饵料,可以将低值鱼转化为高档鱼,从而增加水体养殖效益。每亩水面可增收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过程中发现,池塘养殖螃蟹套养优质鳜鱼,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通过野杂鱼类吃食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换来了优质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20.
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水草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河蟹蜕壳附着隐蔽,避免鳜鱼残食软壳蟹;其二是进水时带进的野杂鱼繁殖时产卵附着,繁殖的野杂鱼供鳜鱼食用。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