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此次大选主要关注的科技问题焦点包括:竞争力与创新、教育与劳动力、改善卫生与健康、气候变化与能源、国家与国土安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双方都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公共聚会等多种渠道,宣布自己的竞选纲领,阐述政策立场,双方在科技政策方面的立场日趋清晰并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2.
1988年11月8日,乔治·布什当选为美国第41届总统。在漫长而艰苦的竞选运动中,布什本人及其竞选班子做出了极大努力。施政演说是其竞选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科技政策又是施政演说的重要内容。那么,布什的科技  相似文献   

3.
随着美国2004年大选的全面展开,外交问题将成为布什、克里两大阵营辩论的焦点,其激烈的程度将很可能超过2000年大选和12年前让老布什折戟沉沙的那场选举,而这也只是美国选举历史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大多数美国大选中,外交政策都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不仅塑造着美国政治,也驱动着美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进入了所谓“新经济”的最佳运行期。导致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动力在于高新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部门的广泛应用。长期以来,美国政府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激励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其主要内容有:1.注重科技发展,把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到了战略地位199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正副总统候选人克林顿和戈尔就打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振兴美国经济”的旗帜。1993年2月,克林顿就职后以总统名义就科学政策发表了第一个正式声…  相似文献   

5.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8月分别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现任得克萨斯州州长小布什与现任副总统戈尔在会上分别被正式推选为本党总统候选人。两人在竞选中各自表述了自己的政策主张。小布什属共和党温和保守派,以“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为竞选口号,在内外政策上基本走保守偏中间路线;戈尔属民主党中间派,以“为平民”、“求实”为竞选口号,其内外政策基本上走自由偏中间的路线。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相似文献   

6.
日前,美国总统竞选已经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以微弱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在2004年11月2日的总统选举投票中获胜,得以连任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上半年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年,它牵动了世界政治、经济的敏感神经,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同政党背景与政策议程的政府都会给美国的外交与经贸关系带来重大影响。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候选人的中国政策的异同正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此次大选是在“9·11”事件以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必将对美国未来的对外政策及中美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十几年来,美国每次大选都离不开中国这个话题,靶子不外乎“人权纪录”、“贸易逆差”、“台湾问题”和“航天技术”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中国问题好发挥…  相似文献   

8.
继日本、俄罗斯、印度、土耳其、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大选之后,将于11月5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是大选年内的一场重头戏.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在8月中旬和8月底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并分别推举多尔和克林顿为总统候选人.这标志争夺总统宝座的斗争已从两党争战进人两党总统候选人较量的阶段,是民主党继续主管白宫还是共和党东山再起,将对美国对内、对外政策产生微妙影响,因此,引起各国的关注.共和党能否东山再起自共和党人里根1980年击败民主党人在职总统卡特后,共和党主管白宫长达12年之久.但在1992年大选中,共和党内资深政治家、外交家、在职总统布什却被在全国并不知名的年轻州长、民主党人克林顿赶下台.共和党对此愤愤不平,伺机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8日,美国总统科技助理布罗姆利接受了《科学与政府报告》主编格林伯格的采访,回答了他提出的有关1991年美国科技政策的一些问题。针对舆论界对布什政府不制定科技政策和重点研究领域的批评,布罗姆利说,政府预算本身就足以说明政府有重点研究领域,政府做  相似文献   

10.
前言1992年是美国大选年。阿肯色州州长、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现任总统布什在就职的最后一年,提出了五个同科技有关的国家计划,再次体现了联邦政府对科技的高度重视。1992年美国科技界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事件和动向,主要有:①美国人体基因定位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刘元玲 《经济》2012,(12):76-77
2012年11月6日,经过两党激烈的竞争角逐,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最终战胜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而成功连任,成为美国第57届总统.奥巴马同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竞选连任成功的非洲裔总统,改写了美国过去70年失业率高于7.4%时总统竞选连任必将失败的历史.与此同时,国会维持原状,共和党依旧牢牢掌控众议院,而参议院则继续落在民主党手中,府院之争依旧存在.就国内而言,美国经济由大选中两党竞争的焦点转为奥巴马未来四年考虑的施政重点.  相似文献   

12.
陈芒 《经济前沿》2001,(3):26-27
共和党人乔治&;#183;布什今年1月20日接替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43位总统.他在竞选期间提出的经济对策能否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从而续写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新篇章,已成为人们目前关注的一个焦点.布什是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连创新记录、但又面临急剧减速危险的情况下入主白宫的.去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2.4%,为4年来的最低增幅.……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美国芝加哥出版的《科学与未来1991年鉴》提供了有关科学及其未来发展的丰窗信息。该书记述了当今各科学领域的成就与发展状况。本文主要将其中某些与科学政策有(?)的问题,作一概略介绍。 (一)任命总统科技助理布什在竞选总统时曾经许诺,要把科学顾问的地位提升为总统助理,其职位与其他内阁级官员相当,如总统安全顾问等。布什上任  相似文献   

14.
美国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已在1992年11月3日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战胜了布什,当选为第42届美国总统。在此之前的竞选活动中,克林顿在不同场合发表过他的科技主张。尽管美国总统竞选人的言行在当选前后通常是不一致的,而且在克林顿当选后,部分美国舆论界认为克林顿为了在大选中获胜,说了许多过头话,将来难以兑现,但我们从中也可看出克林顿的一些想法。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92—1995年是英国科技政策成就辉煌卓越的四年,四年来英国政府制定的科技政策是未来英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英国科技政策发展历史长河的里程碑。1992年4月英国大选,梅杰当选首相,即任命兰开斯特郡大臣威廉·沃尔德格雷伍负责科技事务,并设立科学技术办公室(OST),由首席科技顾问任办公室主任。自此科技办公室在威廉·沃尔德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美国科技政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泡沫的破灭虽然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但对科技发展并未造成太大影响。2003年美国不仅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在科技政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调整和变化。本文拟就2003年度美国的研发投入政策、科技反恐政策、外籍人才政策以及相关研发领域的政策动向作一简要回顾,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99年俄罗斯科技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俄罗斯内政和外交都经受了十分严峻的考验,整个经济在消除了199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阴影后开始出现回升的迹象。1999年1~9月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全年有可能超过2%(1998年是负增长4.6%)。俄罗斯的科技潜力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已开始逐渐显露出来。科技政策与改革措施俄罗斯在制定科技政策和对科研机构进行改革时的目标是:·确保基础研究工作的预算拨款和对科研单位提供足以维持其有效活动所必需的经费支持;·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报酬;·保证国家预算中科学拨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联合宣布了一项美国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基于对其能源成本、经济增长速度和可获得的资金等方面的设想,在“行动计划”中,美国一再强调有信心将其2000年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平。然而,自“行动计划”宣  相似文献   

19.
强调科技与创新今年1月27日克林顿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既是其任期的最后一份国情咨文,也是新千年美国的第一份国情咨文。在这份历史上最长的国情咨文中,克林顿反复强调美国正处在一个空前强盛的时期,炫耀自己的政绩,趁机回顾和高度肯定了克林顿政府90年代以来的政策,并企图为新千年美国政策奠定“克林顿路线”的基调。文中说:“现在,我们必须勾画一场ZI世纪的美国革命,…··哦们必须从今天起,就象我们当初建国时那样,成为一个新的国家。”就在这篇带有强烈的“新千年、新开始”意味的国情咨文中,克林顿表现出了对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20.
共和党人乔治·布什今年1月20日接替 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43位总统。他在竞选期间提出的经济对策能否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从而续写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新篇章,已成为人们目前关注的一个焦点。布什是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连创新记录、但又面临急剧减速危险的情况下入主白宫的。去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2.4%,为4年来的最低增幅。各种最新的经济统计表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仍在继续放慢。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尚不至于发生衰退,但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全国广播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民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