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喆 《中国经贸》2011,(6):26-28
本文围绕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有效性,分别对中国银行业的产业格局演进及现状、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的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的、多角度的实证分析,进而剖析了银行业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对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分析上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初步探讨了发展民营银行是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琳 《特区经济》2009,(11):66-67
本文以"结构—行为—绩效"的SCP范式为分析框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变迁,认为我国银行业已经由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转变,随后分别从价格竞争、产品竞争以及对竞争者的阻止三方面探讨结构变化对竞争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10~2016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名的信息数据整理,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来衡量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结构,并对其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集中度由中集中寡占型下降到低集中寡占型,国际四大的市场份额在逐年降低;在完全剔除国际四大的市场份额之后,国内所的集中度已由竞争型上升到低集中寡占型。  相似文献   

4.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规模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中国四大商业银行1985~2002年的数据为对象,引入Cournot垄断模型对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经营绩效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型,并且存在较为微弱的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单纯的扩大经营规模是不可取的。但是,中国银行业的低效率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的不对称,以及银行业本身的改革与发展愿望和有益的改革尝试,使得中国银行业目前的“规模经济”还存在发展空间。所以,在不妨碍市场竞争机制的前提下,中国银行业合理的兼并与重组将有益于社会。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国防产业的子系统航天航空产业,并通过市场空间来衡量国防产业中航天航空业的集中程度,反映军工市场的竞争与垄断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航天航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是典型的中上集中寡占型。但是集中度呈现下降的趋势,预测未来集中度将依旧保持下降的趋势,充分竞争之后实现规模经济,集中度也终将呈现上扬。  相似文献   

6.
寡头垄断     
《天津经济》2010,(6):83-83
寡头垄(Oligopoly),又称寡头、寡占,是一种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寡头垄断又称为双占垄断或双头垄断。  相似文献   

7.
持续不断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同业竞争的机会? 答案是,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道路还很长,要在海外与国际大型银行竞争的道路更长。我国银行国际化领先的中国银行,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也不足20%,在最近国际清算银行选定的28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中,也只是搭了末班车。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理论已经明确,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作用,大多数产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偏离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模型,而形成规模经济与竞争兼容的垄断竞争型或寡占型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从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高度垄断再到现今众多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出现及外资银行的涌入,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银行业的效率是业界和学界所普遍关心的,对此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于良春、鞠源运用SCP分析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自清朝末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前,中国银行业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成长起来。以政府控制下"官护"性质银行的兴办为起点,中国银行业在30年间相继出现官办银行、官商合办、商办官护、私人民营、民营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在南京国民政府垄断银行业之前,较为丰富的现代银行体系雏形初步建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银行业呈现出"单一——分散——集中"的结构性变迁特征,由最初单一化的"官护"银行为主发展为数量庞大、较为分散的行业结构,最终在银行间联合发展作用下实现中国银行部门的集中。同时,中国银行业在资本实力和业务经营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尽管这一时期仍处于发展的幼稚阶段,但这一关键的起步对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通过集中、联合发展实现与外国在华银行和旧式钱庄的抗衡,以史为鉴,这对当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最近几年国内发表的关于中国银行业产业结构的文献来看,主要有两派观点:其一,纯粹从行业结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银行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其二,从产权结构入手。本文在集中考察了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和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之后,认为行业结构问题与产权问题是困扰中国银行业的两个主要问题,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以解决目前银行业的效率低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玮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70-74
文章采用Panzar—Rosse模型测度了1985年至2008年间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类型在样本期内由寡头竞争型转变为垄断竞争型,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市场竞争程度相应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内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外资银行进入初期并没有显著促进银行业的竞争,而是在进入程度达到某一阶段之后才起到刺激竞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以跨国并购、研发国际化和组织结构变迁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战略,不仅推动全球化进程,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产业组织的变迁,最终形成了国际市场中跨国公司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寡占。新型寡占的市场结构突出了跨国公司效率和福利的改进,同时也强化了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垄断。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不但在国内具有寡头垄断地位,对外也处于高度的被保护状态。但是,根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所签署的协议,中国已于2006年12月11日起全面开放银行业。自此,中国银行业进入全面竞争时期。  相似文献   

15.
借鉴成功经验 进一步推进我国银行业并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行并购是目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业已入世的中国银行业必须思考、面对的问题。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汹涌而束,势必对中国银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并购,以其复杂性、风险性向中国银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持续不断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同业竞争的机会?答案是,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道路还很长,要在海外与国际大型银行竞争的道路更长。我国银行国际化领先的中国银行,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也不足20%,在最近国际清算银行选定的28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中,也只是搭了末班车。西方银行业的危机对我们是一个机会,但不是赶超,是缩小差距的机会。这个过程比实体经济赶超美国可能更长,因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有别于制造业。具体来看,可以分五个方面看待机会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乳制品企业2001~2005年的数据分析了乳制品业的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乳制品业属于"低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乳制品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对综合技术效率贡献最大的是规模效率.对影响乳制品业绩效的市场力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我国乳制品市场存在效率结构假说.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结构与北京市房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剖析北京市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供给方面 ,住宅市场的环形竞争使住宅业的市场结构为寡占。开发商间的价格合谋使其市场结构成为垄断性的寡占。这是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需求方面 ,强大的需求使住宅供不应求 ,为开发商索取垄断高价提供了必要条件。要使居高不下的房价降下来 ,必须标本兼治 ,要反垄断 ,鼓励竞争 ,把不合理的成本降下来。  相似文献   

19.
国际银行业的稳定性与风险的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国际金融市场也开始出现繁荣景象。但在繁荣的背后,国际金融市场总体风险水平在提高。国际金融市场的客体是各种类型的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微观主体是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相对于其它金融机构风险和市场风险,银行业的风险有自己的特殊性,而国际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国际银行业对于中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影响日益增大,国际银行业的风险和波动性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未来几年内,由于世界经济将维持稳定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末,中国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区和客户限制,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银行业不仅本土存在竞争,而且要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竞争.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占据优势,将是中国银行业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把关注点放在本土盈利能力最强的招商银行上,努力通过其经营的成功经验找出一条适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