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对农民工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工问题根源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矛盾冲突;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文章从农民工产生的根源和农民工问题的实质出发,从我国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出发,采取稳健的城市化与积极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探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出路,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什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危害、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途径等方面,对有关研究观点进行综述。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二元经济结构最早是由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城市(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民成为城市(镇)化推进中一支有生力量——农民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性、城市(镇)化的过程性、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社会利益结构的凝固性,使得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庞大人口在带来城市进步和繁荣的同时,也因为农民工的“边缘人”身份而带来了较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农民工融人城市问题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各个主体认识上的误区、农民工群体的无序性、农民工自身素质四个方面来分析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提出要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权益、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精神支持、重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及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和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障碍,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中国具有特殊的“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性、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的二元性以及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性。应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环境的一体化,促进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乡三元金融结构与民间金融制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城乡边缘区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本文试图借助城乡边缘区概念,构造“核心-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并以此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空间结构,进而从金融结构尤其是金融组织结构的层面,研究与三元区域空间结构相对应的城乡三元金融结构,探讨在三元结构下缩小城乡金融差异,解决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可能途径或方式,并从新的视角审视发展民间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艳 《经济导刊》2008,(2):77-78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由此城乡二元结构转向三元结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事关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城镇化是着眼于从根本上鸺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农村人口比重很大、城乡二元结构延续时间较长的国家,只有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才能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农民工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产物,是城乡差别的缩影。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以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是要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转变。在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影响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二元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提升是促进其市民化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是推动其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条件。目前,思想观念障碍、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保障机制不健全、自身需求不足等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就业技能的提升。政府应明确其主导地位与服务责任,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补偿教育、营造制度环境和服务环境、制订激励政策激励以激发需求等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提升,推进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的西安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与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通过对西安市1985~2007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系数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西安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明显,城乡分治政策使得原本属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特征深化为制度性安排而长期存在的结论。建议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提高西安市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地票制度作为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方式创新的产物,对城乡之间土地资源流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权益保护产生了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严仍昱 《技术经济》2006,25(10):98-10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农民素质的高低最终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目前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的社会根源是城乡公共品二元结构。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公共品二元结构使农民丧失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经济能力、积极的社会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改革公共品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共品供给平等化,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在对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农民工问题解决的选择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城乡流动和人口城市沉淀模型,描绘了农民工的人口城市沉淀曲线,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过程和基本思路。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农民工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并将伴随现代化基本实现而终结。农民工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流动就业,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要持城乡统筹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以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构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城乡和谐市场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奎 《经济经纬》2006,(2):143-145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以农建工政策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金融市场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形成,农村金融抑制特征较为明显,尚不发达的农村金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及其负面效应,因而要构建城乡和谐金融市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为了使中国经济在整体上稳步前进,就要通过农村制度建设与创新、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和中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彻底转化。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章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说明,然后介绍了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报告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部分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认为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城乡居民的储蓄等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上升,但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城市的发展远远快于农村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地区差距仍然很大等,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文章认为,只有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化质量,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以城乡关系的协调推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经济增长包括城市和农村两部分的增长,经济高质量的增长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从城乡协调度视角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度指标并结合经济史,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城乡协调度做出描述与分析,并探究造成我国城乡协调度波动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协调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从城乡关系而言,二者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桎梏;我国城乡关系演变与政策变化所引致的制度安排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密切相关,因此完善相关体制并深化改革就成为了提高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理解、把握并满足中国农民工消费市场的需求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商业模式的创新、贫困人口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缓解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农民工消费决定于"经济效应"和"身份效应"两种机制,前者主要影响他们的私人消费,后者则影响他们的集体消费或福利消费状况。依据2010年上海农民工的调查情况,笔者描述了该消费市场的人群特征、消费结构和消费种类,并总结出相应的消费特征。文章最后指出商业机构应该重视这些金字塔底层的消费者和规模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