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钢琴大师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退休了,不仅不再登台,且也不再录音。消息传来,让我等至今仍无缘于现场聆听大师琴声的乐迷不禁心生失落感。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课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发展的手段。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多聆听、多提问、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使他们健康多参与;还要少讲解,少束缚,真正达到音乐欣赏教  相似文献   

3.
正主题为"全球经济治理创新:政党的主张和作为"在人类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时代,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攸关全球所有经济体的利益和民生福祉,成为各国各地区和各类组织日益紧迫的共同任务,需要聆听所有人的声音、凝聚各方的智慧。2016年G20杭州峰会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经济合作方  相似文献   

4.
大师的背影     
余晶 《走向世界》2007,(23):36-39
2007年,世界影坛为三位世界级电影大师的离开而默默哀悼。当一个又一个高贵的人的名字成为历史,"大师已死"早不再是句俏皮话。幸而大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还是可以被记录在胶卷、光盘上回放。他们的电影哲学、拍摄手法、镜头语言对众多后来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或许已经超越时代,影响着每一个热爱电影的普通人。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正1.《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第4期最大的亮点是紧跟时代的潮流,科技发展的步伐,刊登了多篇有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事业发展、教师发展、教师教育培训的文章和报道。首先《卷首语》大标题就响亮提出《教师教育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文中阐释了从师  相似文献   

6.
《沪港经济》2006,(12):10-11
10月21日:世界营销大师在沪与商界精英对话日前,世界营销学大师科特勒博士(Philip Kotler)再度访华,并主持了由TNT公司与上海嘉美传播集团等联合主办的“菲利浦·科特勒之夜”,沪上400多位商界精英济济一堂,与这位全球知名的营销战略大师共同探讨营销战略的新趋势,以及如何在中国制定符合本土市场需要、成效更高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教育资源稀缺与教育结构不合理。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是一大、二穷、三重。一大即教育规模大,全日制在校生有2.4亿人,占全球教育总人口的20%,规模居世界第一;二穷即教育经费过少,年度公共教育经费按美元折算为170亿美元,仅占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1500亿美元的1.5%。如此少的教育经费却要负担占全球20%的教育规模,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3):112-113
在以前撰写“与大师同行”的栏目稿件时,《当代经理人》都会通过或者面访、或者电话采访、或者Email采访,把我们采集到的中国企业遇到的问题与大师交流,聆听他们的教诲。对于西蒙,这位我们非常崇敬、但却已辞世的管理大师,我们只能通过整理他身前的精彩言论,来展示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一、法国巴黎 巴黎是世界服装界公认的“大哥大”,这里聚集了许多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高超的设计艺术,浓郁的浪漫风格,再加上悠久古老的发展历史,使巴黎成为人们心中的服装圣殿。 二、日本东京 东京是典型的东方服装中心,线条简单明了,少装饰,加工细致、考究,针眼细密,在世界服装领域内颇多赞誉。  相似文献   

10.
许琳 《珠江经济》2004,(7):62-64
当迈克尔·波特、约翰·科特、彼得·圣吉等名字在北京的朋友圈中变得琅琅上口的时候,回到故土的感觉便令我恍惚仍然置身于波士顿的坎布里奇——座随处可以亲耳聆听或道听途说美国“管理大师”理论的小城。这个春天,出发南下调研,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代因一个人的离开而离开。施蛰存、臧克家、张岱年、陈省身、费孝通、启功、巴金……大师一个一个离去,引发的不仅是哀伤,更有对大师时代渐行渐远的忧思:我们的时代还能造就出这样的大师吗?在一个被称为500年来最好的时代,大师之稀缺令国人扼腕。4年前,巴金离开时,新华社的电讯说: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一个世纪的结束。2009岁末,回望这一年,仍有季羡林、钱学森等一些大师、科学巨匠辞世。其实,在这个早已罕见大师的时代,每一位卓越的长者逝去,难免有人痛挽最后一位×××去了。而另有一些同样卓越的老人,同样值得尊敬和爱戴,他们也陆续离开了我们,不同的是,同样身为大师的他们,已沉寂了好多年,此番被关注,却是因为永远的离开。比如与季羡林同一天离开我们的任继愈先生,比如跟钱学森差不多同一时间去世的贝时璋院士……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新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视野探讨了成人教育的地位,即成人教育拓宽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成人教育是践行终身教育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有效渠道。并进一步提出了新经济时代成人教育的发展新思路:在指导原则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式上,构建网络化的教育平台;在教育目标上,面向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也进行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开展科学创新,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创新活动,其中的教学情景设计是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创新化学教学中的情景设计  相似文献   

14.
巴荒 《中国西部》2001,(3):28-29
在这样一个文化和思潮被解构、被撕为碎片的时代,面对千变万化中的“世界的风景“,西藏成为一道缓慢的移动的风景线,成为人们驻足观望,倾心聆听,发现新的风景和消解自身文化郁结的天外天,一个画家们向往的塔希堤岛.……  相似文献   

15.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优秀领导干部的重任。党校中,基层党校教师是开展党校教育的主要基石,少了他们党校就无法正常开展教育工作。因此,基层党校教师对党校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我国基层党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已经渐渐无法适应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时代发展需要。鉴于此,本文对基层党校教师在新时代之下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期望为我国党校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今天参加这次学术沙龙,和在座的老朋友得以相聚,聆听了很多专家的高见卓识,收获满满。特别是黄明超会长提出的中小学教师发展指南研究的思路很令人启发。第一,中小学教师发展指南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成果。按照十九大优先先发发展展教教育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教师为本的要求,一直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紧扣着时代代的的脉脉搏搏。。  相似文献   

17.
杨湘霞 《魅力中国》2014,(26):166-166
“尊师重教,师道尊严”一直是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理念的主流。并流传至今,为中国传统师生关系定下了不可撼摇的基调。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建立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彻整个教育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二十大代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支部书记孟祥飞攻坚克难,不断攀登世界超算之巅作为代表出席党的十九大,5年后的今天,我再一次在现场聆听习近平同志的报告,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大会报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了总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离不开科技自立自强和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将勇担时代使命,持续攻坚克难,在信息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中,  相似文献   

19.
“大师”们     
《中国经济周刊》2013,(30):44-47
对健康、财富、机会的渴望,尤其是心态的浮躁、安全感的缺失、信仰的虚无,让各种"大师"有了生存的土壤。有人说,这个时代患了"大师饥渴症"。"气功大师"王林"气功大师、萍乡首富",悠游于政商名流之间,擅长"空盆来蛇""、气功治病"等。近日被媒体曝光后,饱受质疑。  相似文献   

20.
人类现在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对教育的使命和功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仅仅依靠正式教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还需要非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有利于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