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尽快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向各商业银行下发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今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确认,将改变传统的以贷款期限为基础的“一逾两呆”分类方法,采用国际贯用的以风险为基础的“五级分类法...  相似文献   

2.
李溯明 《经济师》2000,(8):179-179,182
《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 :“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为增强银行贷款的三性 ,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保护商业银行自身的合法权益 ,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和健康发展。近年来 ,以企业客户的房屋、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及存货等为抵押而发放的抵押贷款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青睐。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抵押贷款比信用贷款长和其他担保贷款具有更多的优点 ,安全系数也更大。因此这种贷款占各家金融机构的贷款比例越来越大。从理论角度讲 ,这种贷款应该说不具有多大风险。但是 ,在…  相似文献   

3.
何谓"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即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它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是银监会对贷款监管法规和政策进行系统化调整与完善的成果。其目的是引导各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诚信申贷、协议承诺、实贷实付、贷放分控、贷后管理、法则约束等诸方面需遵循一系列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4.
银行贷款风险的分类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皓 《经济师》2008,(1):261-26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而对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不力则是产生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文章针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不力的问题,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商业银行如何控制不良贷款的对策,提出应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进行分类控制,对高风险企业贷款、低风险企业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并指出对低风险企业建立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目的是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水平,为量化信用风险和贷款定价建立基础贷款风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客户的还款能力,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与美国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异同,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缺陷,提出了我国新的贷款风险分类原则与标准。  相似文献   

6.
事件     
《资本市场》2005,(8):11-11
据银监会最新发布:二季度贷款五类分类统计数据显示,境内全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贷款质量继续好转,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呈现“双降”。  相似文献   

7.
根据银监会2005年发布《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银监发[2005154号),明确给出了商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中“小企业贷款”的定义:即“小企业授信泛指银行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和企业资产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或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和企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含)以下的企业,备类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的授信。”  相似文献   

8.
贷款定价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贷款的利率是否能补偿贷款给银行所带来的风险直接威胁到银行资本安全,影响银行的持续经营。因此,正确的制定贷款价格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原则、主要的定价模式和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因素来探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定价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利率一直受到中央银行的严格管制,法定利率仍然被央行作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对于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可以在法定利率的基础上实行有限度的浮动,中央银行既规定了最高上浮幅度,又规定了最大下浮幅度。目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即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对客户贷款利率的下限为基准利率乘以下限系数0.9,上限为基准利率乘以上限系数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即农…  相似文献   

10.
一、银行方面 1.即使央行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指导意见,但并不意味着放松了既定的信贷原则,商业银行仍然不能因此制造不良资产。在没有较大的利差政策保证银行通过正常贷款利息补偿企业违约损失的情况下,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克服自身违约风险,将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为中  相似文献   

11.
建行十二级贷款分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风险分类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核心。目前,中国建设银行推行的十二级贷款分类带来信贷管理方面重大的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分类标准、方法、流程和权限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深入调查建行新分类的变化。利于把握国内贷款分类细化的趋势,有利于合理评估新的贷款分类。  相似文献   

12.
小微企业贷款外包作为创新型的金融业务,可降低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提高贷款效率效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论文在对小微企业贷款外包市场进行供需分析基础上,指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外包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风险,并从商业银行、外包服务商、政府监管及第三方机构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阶段 ,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主要是贷款业务。信用等级是识别、度量和控制贷款的信用风险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对度量信用等级变化的转移矩阵的介绍 ,结合贷款五级分类方法 ,说明转移矩阵在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作用 ,并指出我国现阶段建立转移矩阵贷款数据库对管理贷款风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信贷市场的放开、外资银行的涌入和银监会等管理部门的推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而如何高效、高质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成为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今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均衡信贷配给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构建了贝《斯均衡的二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依据高竞争力、高收益、低风险的原则,推导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定价策略。进而得出商业银行在巩固其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地位和维护高信用质量客户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贷款收益最大化的方案。最后通过A银行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的实际业务数据,利用所构建模型进行具体的数据算例分析,测算出A银行的最优利率定价策略。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合理制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和规避风险及保证收益提供了新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5.
陈威  逯新建 《经济师》2002,(1):57-57
贷款利息是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近年来 ,贷款的收息工作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一大难题 ,应收未收的利息越来越多。利息收不回来 ,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 ,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 ,甚至直接危及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一、贷款利息清收难的原因1 .企业经营效益滑坡 ,无力支付贷款利息。有些企业产品销路不畅 ,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还有些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经济效益年年滑坡 ,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致使贷款本息包袱越背越重 ,根本无力偿还。2 .企业信用观念淡薄 ,无心偿还贷款利息。一些企业法人和财务人员本位主义严…  相似文献   

16.
高密存 《经济论坛》1997,(14):43-44
商业银行依法规范经营应遵循的原则□高密存一、依法经营的原则依法经营是一切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商业银行法》第八条规定,“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人民银行法》、《商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缺少贷款定价管理监督体制,没有科学的贷款定价计量公式,成本和风险对贷款定价的约束力降低,造成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价格战加剧,违规操作增加,信贷风险加大,银行经营效益降低。本文从信贷市场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现状和存在问题,试图通过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贷款定价的计量公式和贷款定价管理体制,从成本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最终结论就是银行应该兼顾银行和企业的情况,既要注意本行贷款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也要照顾到企业给银行的带来的综合收益。  相似文献   

18.
政策快讯     
《经济》1999,(5)
为促进和规范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要求各有关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地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指导意见》要求,1999年各商业银行对住房消费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的投入要高于1998年的投入比例。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贷款,《指导意见》将个人住房贷款由普通住房贷款扩大到个人自用的各类型住房贷款。同时,降低消费贷款的首付比例。对购买住房、汽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6)
信用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信用风险是银行首要风险,文章指出,应通过贷款分类、贷款质量评价、建立信贷文化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担保正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涉及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和内容最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担保在银行与企业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正越来越重要.但是,当前信用担保存在诸多误区.有必要澄清认识,找准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