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国强 《乡镇论坛》2013,(36):32-33
东北二人转著名演员阎学晶演唱过的《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首歌,小词写得贼拉(非常)美,曲调谱得贼拉好听,让整个中国刮起了一股“东北二人转”之风。那么,东北二人转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东北的老少爷们如此痴迷,以至于“撇东、撇西,唯有二人转撇不下”呢?  相似文献   

2.
吴琳 《活力》2007,(8):142-142
近年来,东北二人转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二人转热潮”。同时,也掀起了“二人转热点的讨论热潮”。 因为当今的二人转,是以其大概念的总体特征出现的,也就是说,二人转以单出头、旦丑戏(狭义二人转)、独角戏(一人人物妆)、拉场戏、龙江剧、吉剧、辽剧为本体复合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吴衍 《上海房地》2010,(7):62-62
这里所称的“二人转”不是东北曲艺,而是指国家调控楼市政策在“转”,普通的购房人也要“转”,即审时度势、转变观念、量力而行、梯级消费。这种“二人转”是普通人购房的明智举措。  相似文献   

4.
洞明  俊以 《中外企业文化》2010,(11):I0030-I0035
赵本山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东北二人转王”和“小品王”。20多年来,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农民演员赵本山,把乡间的笑声带上了受国人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使辽北小品这一带着原生态的幽默诙谐和泥土芳香的新鲜艺术样式,跻身于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博得全国观众的满堂喝彩。  相似文献   

5.
张翼飞 《科技与企业》2013,(24):305-305
在第九届全国电视小品大赛中,吉林省吉剧院的参赛作品《非诚“误”扰》不畏强手,出人意料的获得第六名的好成绩,使东北地方戏重新进入主流视野,本文力图从该剧的成功解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慧文 《企业文化》2009,(7):57-57
随着“刘老根大舞台”落户京城,二人转又刮起第二次火爆旋风。很难想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刘老根大舞台”从一个东北的小舞台,发展到在周边几个省都有其剧场,而现在又在北京落户安家,“刘老根大舞台”的市场扩张之快,令人不禁咋舌,它的市场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东北的二人转可以说是一马当先,在文化产业进程中,率先从地域性,民间样式性很强的演出样式,走向城市、走向全国、影响很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古往今来,就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宁舍一句话、不舍二人转",可见二人转的影响是非常的大. 二人转演出以价格适中为主要因素,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吸引着许多中老年人的热爱与追捧.东北地区作为二人转演出市场的聚集地.二人转演出市场的消费人群是多样化的,大多数人喜欢在家里通过电视、网络来观看.而有一部分则喜欢亲临现场的那种氛围,也有的群众喜欢无时无刻拿着收音机播放二人转. 综上所述,二人转是东北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对其深刻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东北这块黑土地上曲艺文化.所以,进行一次二人转演出市场的调研时有必要的,可以为二人转演出市场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数据,进而指导,建议和选择合适的市场营销战略.也可为未来二人转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二人转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5,(19):115-115
东北有一种地方戏叫二人转,内蒙也有两个人一台戏的,叫二人台。两个人一问一答,一唱一和,观众鼓掌,演员谢幕。一个公司里,董事长和总经理是两个主要演员,观众么,大里说,是全国人民,小处讲,是公司员工。演员的本分是把戏演好。一台戏演坏了,如果你说是因为观众不好,说不过去。既然是演戏,就得有分工,不能各唱各的,抢台词。关于分工,当年的CEO陈平就分析得比较透彻。  相似文献   

9.
东北方言通过东北二人转传播人们的感官,幽默的语言风格,受到不同年龄人们的喜爱,东北方言说是东北文化的代名词,是东北语言的特色,例如小沈阳、赵本山等人的文化艺术气息,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文章对东北话的特点深入研究,让人们对言语艺术有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东北方言通过东北二人转传播人们的感官,幽默的语言风格,受到不同年龄人们的喜爱,东北方言说是东北文化的代名词,是东北语言的特色,例如小沈阳、赵本山等人的文化艺术气息,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文章对东北话的特点深入研究,让人们对言语艺术有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罗忠秀 《民营科技》2008,(7):117-117
在二人转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很难看到一出完整的二人转了。只要二人转的艺术家们别忘了自己是唱二人转的,有识之士能为二人转铺轨搭桥,它在艺术的百花园里将常开不谢,与和谐的社会一起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仝慧敏 《经营者》2008,(6):78-79
电视剧、二人转让赵本山猛赚,而足球却让他“闹心”。成败不算新鲜事,但能在尝试中找到自己的道儿.这就是本山的能耐。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企业》2004,(12):25-27
绥化市有一道奇异而独特的风景,那就是乡土文化风景线。绥化市的特色文化经过几代文化人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已形成了“一县一品”甚至“一县多品”的格局。绥化市是国内公认的“二人转艺术之乡”、海伦剪纸蜚声海内外,肇东国画饮誉大江南北,北林风筝在国际风筝节上多次夺魁,望奎皮影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4.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老”体制、“老”技术、“老”工艺、“老”观念,而这些又集中体现到“老”产品上,东北制造的产品竞争力在下降,在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而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东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这些看似属于宏观性、区域性的大问题,最终落脚点则是微观性的产品问题。因为只有东北制造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了竞争力,东北经济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东北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成行;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作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决策正裹挟时代风雷。将机遇、挑战、思考、抉择融汇成潇潇甘霖,滋润东北大地。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哈尔滨市市长石忠信为丰富“东北概念”内涵,继提出“东北振兴是整体振兴,不是哪个市、哪个地区的局部振兴”及“东北振兴重在营造投资氛围,吸引注意力”之后,再次提出“和谐发展观点”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容共生。诚如他的人品,于忠诚坦荡个性中透着思辨的睿智。日前。记者就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若干问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6.
政商传承,看似两码事,但西方观念,同为组织,传承是组织发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必经的考验。近期西方有乔布斯辞世交接,东方有柳传志“两传(杨元庆)”之举,南方有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吴作栋一起隐退,要到李显龙卸任,才能达到李光耀的成功标准:“个人成功,找到传人,传人成功”。北方有俄罗斯的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二人转”。二政二商,四个传承案例。  相似文献   

17.
陈凤娟 《活力》2013,(22):30-30
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是黑龙江省打造地方品牌艺术、传播先进文化的省直重要文艺团体。〈br〉 龙江剧以广泛流传于东北民间的二人转、拉场戏和东北民歌为母体,吸收、借鉴兄弟剧种姐妹艺术的优长,既突出母体粗犷火爆、泼辣幽默、载歌载舞、乡情浓郁的个性特征,又融汇中国传统戏曲的共性风采,形成了扎根基础,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雅俗共赏的黑土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大地东北倾     
作为大清王朝的重臣李鸿章居然从没有跨过山海关,拜谒过东北“祖地”,这是件令人不解的事。不过,他老人家临终时还是留下了“北国蕴神奇”的心之向往的感叹。据考,唐时入宫的佳丽,东北有数十人,“皆丰盈如脂”。至后来,东北土著女人将随身穿的旗袍推演成了华人妇女镇衣柜的“国服”。大概少有人知  相似文献   

19.
品潮汕女人     
隗芾 《潮商》2012,(1):56-59
我是生长在东北的满洲汉子,看惯了东北女人的“泼”,欣赏过新疆女人的“浪”;了解山西女人的“俭”,遭遇过山东女人的“犟”;尝过湖南女人的“辣”,明白北京女人的“狂”。真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潮汕女人,思来想去,就是一个“贤”字堪得。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二人转有个著名剧目《马前泼水》,大意是讲一个叫朱买臣的人年轻时家贫,以砍柴为生,他的妻子崔氏难以忍耐困苦生活,逼朱买臣写了休书,改嫁他人。朱由此更加发奋读书,最后当上了故乡的太守,崔氏要求复婚,朱太守让手下在马前泼了一盆水,让崔氏将水收起来,崔氏因做不到而愧悔自杀。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也颇有教化意义,主要是以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