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里白 《经济师》2004,(12):6-7
“2 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世界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并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态势 ,城市化道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其特色。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化水平从 1 982年的 2 0 .60 %提高到目前的 37%,预计到 2 0 1 0年及 2 1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 45 %和 65 %。中国城市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 :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 ;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但同时必须选择正确的道路。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四届年会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上 ,记者有幸听取了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先生关于城市发展问题的发言 ,深受启发。现摘要以访谈的形式刊发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工业化水平。发展中的城市以其聚集效应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并以不断增长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却一直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城市人口还仅占总人口的30%左右,而同期的工业化水平已达40%以上。因此,大力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发展战略。本文仅就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进行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在发展,城市化水平却普遍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着重分析城市化发展与调整居民收入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从政府职能、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出发提出推进城市化进程与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转变的高级阶段是现代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引致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提升、非农人口比重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服务业的需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转变最终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建立多变量的计量模型,使用Johan-son协整、ECM、VAR、IRF和方差分解等现代经济计量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进行经验研究,从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的角度考察了服务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陈资灿 《经济前沿》2000,(10):23-25
城市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是城市化程度或水平。所谓城市化,又称为都市化或城镇化,通常是指由于城市工业、商业和其它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集中过程。国际上,通常以城镇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作为衡量城市化程度或水平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指标,一系列至今尚未解决的经济问题都有可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解决。城市化的适度推进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集聚效应和推动创新,从而带动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湖北省城市化水平现状,探讨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阐述了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试图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提出对策,促进湖北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城市现代化前提和基础,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口城市化。本文分析了苏北、鲁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及滞后的原因,抛砖引玉,以探析我国新亚欧大陆桥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城市化发展路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发展,中国的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其中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一些大城市化也达到了城市化的后期水平。2012年南京市城市化水平为80.23%,已经进入城市发展后期,但通过对南京市城市化进程分析,发现南京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公用事业与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之间的滞后。在城市化空间日益缩小的严峻局面下,南京必须消除五大滞后的消极影响以继续保持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也是实现南京市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提升城市化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胡代光 《财经问题研究》2005,(4):96-96,F003
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城市化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发展目标.各级政府均把城市化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城市化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历史阶段,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获得发展的手段.因为在作为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中,可以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社会经济目标,例如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提高城市GDP水平,增加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产业高度,改变城市形象和市容等等,都可以是城市化经济运行的目标.那么在当前,我们应当把什么作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最主要目标呢?理论界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已有的看法也不统一.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由于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对城市化认识的似是而非的现象.例如一些诸如"建设城市‘CBD’"、"率先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口号或规划,以及"城中村"、"圈地"和"大广场"现象,虽然都是伴随着城市化出现的,但却都没有触及到城市化的本质问题,当然也就不一定会真正促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人口及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农业产业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设施渐趋完善和城市功能日益强化,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生活方式变换的客观过程,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几十年建设与改革的实践都表明,城市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国家能否很好地吸收农业人口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而推进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城市化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这30几年的时间里,第一产业的总产出增长了约27倍,城市化水平也基本翻了两番。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逐步彰显出来。如何协调城市和农业的发展,尽可能地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对立矛盾,就成为我们目前不可回避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业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情况,详细列举各项数据,以期对二者间的关系分析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来,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状况可以粗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适度城市化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相当水平,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推动,相得益彰;第二类是过度城市化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中东地区等,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病”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三类为低度城市化国家,如中国、朝鲜等,  相似文献   

13.
一、河北省城市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城市中心作用和城市的综合功能逐步加强,促进了全省的经济发展,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先进省份的城市化水平相比,差距不断拉大,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失时机地、稳健而扎实地抓好城市化建设工作,贯彻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使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置于良性循环基础上的强省之路。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欣 《经济地理》1998,18(2):26-31
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低。经济实力比较弱、特别是随着华南、华东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河北省与沿海发达省间的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本文试图从河北城市发展的研究入手、探求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l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实行撤县改市以来、河北省城市以年均增加2个的速度发展;小城市数量猛增、大…  相似文献   

15.
对于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进程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学者对此的看法和意见一直不尽统一.因此,本文从现阶段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所出现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论述了究竟其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滞后的还是相适应的,总结出了通过怎样的城市化进程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化与财政的关系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科技越进步,社会越文明,人民生活越富裕。相反,城市化水平低,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落后,财源减少。因此,城市化与财政收入的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化与中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等行政因素对中国城市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具有高估的现象,表现在城镇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重过高和城镇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较高。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在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提高城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的比重,改善城镇人口的就业结构,同时制定客观、合理的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真正反映中国城市化的实际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现代历史时期城市(仅指建制城市)数量增长作为中国城市化的重要侧面,结合中国城市化动因分析,探讨了城市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通过对中国现代历史时期及现代化过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各个阶段城市数量增长状况及增长原因分析,认为区域城市增长及城市化进程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提出我国今后建制城市设置应主要基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关系科学规律基础上,限制城市数量的盲目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很快,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逐步优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城市发展模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市发展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严重、城市建设与管理机制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反映出长三角地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指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居民,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并使更多人口能够享受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的过程。目前对城市化水平的研究较多,但从研究地域层面看,这些研究都是从国家层面上,较好地展示了各国主要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却难以揭示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城市化水平的非均质性。就我国而言,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必然导致城市化水平呈现区域性特征,东南沿海城市城市化总体水平高于西部内陆城市。如何更好地建立城市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以便各城市找准差距,提高总体水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拟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均方差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客观性较强的评价体系,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探讨,力图为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