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的A股市场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最初的几十只股票发展到现今沪深两市总计近3000只股票,资产总值几十万亿,并形成了沪深A股、创业板、新三板、B股等的多层次、多体系的股票市场结构,股票市场已经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股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一直困扰着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在A股市场中,各股票的股权都相对集中大股东凭借较高的持股占比牢牢掌握着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权和主导权,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就是A股市场发展中无法规避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现状对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做好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解决与管控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通过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发生的资金占用,研究了大股东与股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审计意见的相关性。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大股东通过资金占用方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是普遍存在的;审计师意见能对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通过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发生的资金占用,研究了大股东与股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审计意见的相关性.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大股东通过资金占用方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是普遍存在的;审计师意见能对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丽 《现代商业》2007,(7Z):41-41
本文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通过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发生的资金占用,研究了大股东与股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审计意见的相关性。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大股东通过资金占用方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是普遍存在的;审计师意见能对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2-2006年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制度成因,具体检查了第一大股东持股对资金占用程度(其他应收款)的影响其他应收款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对其他应收款的影响.研究显示:当控股地位较弱时,第一大股东会减少对上市公司资金的无效占用;但是当控股地位较强时,第一大股东具有较强的动机和能力增加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并借此攫取私人利益.研究还发现,股权分置的改革强化了大股东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0年-2014年披露的R&D投入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样本,分析研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情况与R&D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情况与研发密度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一定范围内的资金占用,会迫使大股东以个人利益为目的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R&D投入加强;而当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超过一定值,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使得R&D投入减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我国股市中普遍存在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并结合股权分置改革分析其与大股东占资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对比,证明股权分置改革的确深刻地影响并显著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资的比例。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形成大股东资金占用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蕊蕊  李薇 《现代商业》2011,(30):205-206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运用2009和2010两年的数据,用相关分析研究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代表公司业绩水平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上市公司的这三个方面都产生负面影响。建立回归模型,考证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上述三方面业绩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及其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并使用2001-2004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控制公司特征因素后研究发现:首先,大股东控制权对公司资本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但大股东类型不同,影响也不同。其次,在股权比较分散、前几大股东相互制衡的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控制权对长期资本结构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股东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中胜  陈俊 《财贸研究》2006,17(3):128-135
本文以深沪两市2000-2002年所有A股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的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及其附属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越严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说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不仅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还会降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孙隆  孙林 《现代商业》2011,(24):146-148
中国的绝大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而来,而存续分立模式是改制上市的主要模式,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难以通过正常的股权转让渠道或者其他渠道获得收益,而"隧道挖掘"的行为所导致的公司价值损害又不能很好的反映在公司的股权价值上,这导致了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有着很强的动机进行隧道挖掘。本文以2010年深交所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资金占用程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公司业绩,负债比例以及公司成长性等数据分析,表明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数量与其他大股东持股数量之和的比例与公司隧道挖掘的程度呈U型关系,通过股权制衡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减少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从而减轻上市公司隧道挖掘的现象。本文从样本公司财务背景角度系统的分析了股权制衡对于限制上市公司大股东"隧道挖掘"的影响,并对减轻"隧道挖掘"行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海英 《商业时代》2007,(11):67-67,71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尤为严重。本文对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认为股权集中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法律体系不完善是产生利益输送行为的重要原因,而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是造成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表现及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金奇 《江苏商论》2008,(3):168-170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着上市公司的行为,因此应该从上市公司大股东实现其利益角度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通过分析得出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实现其控制权收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监督无力、违规成本低廉等方面,严重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有效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其根治必须从监管、国资管理、立法、司法、社会保障等多层面、多角度协调推进共同治理。充分披露上市公司关联方资金占用信息,并将清理欠款纳入法制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对违反关联交易监管规则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相似文献   

15.
陈潇 《现代商业》2013,(17):50-52
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是现代公司治理面临的巨大问题,掏空行为在给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带来损失的同时,也使得我国法律监管面临严峻的挑战。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手段比较传统,也较容易被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已经逐渐转变为通过二级股票市场对公司进行掏空。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股东掏空公司的原因、手段及危害,旨在帮助大家充分认识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16.
孙隆 《商业会计》2013,(1):76-78
本文以2011年深交所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资金占用程度而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第一大股东持股数与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数之和的比例,高管隐性收入,以及公司规模,公司业绩,负债比例以及公司成长性等数据分析,研究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股权制衡度以及高管隐性收入之间的关系,并对如何保护小股东利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大股东的支持行为对上市公司以会计指标表示的经营业绩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对以市场指标表示的经营业绩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大股东占款程度与上市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负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大股东违规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现象日益频繁。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已成为公司治理中的一大问题。大股东凭借其控制地位,对上市公司与广大中小股东进行肆意的掠夺,掏空上市公司以攫取利益。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广大股民的投资热情和投资信心,阻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描述了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现状及危害,然后剖析了掏空行为的原因所在,最后从公司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提出遏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举牌收购或成潮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城 《新财富》2005,(6):64-70
通过对历次被举牌收购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它们的流通股比例较高,二是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鞍少。从这一角度而言,流通比例超过50%的191家上市公司,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没有超过25%的221家上市公司,最容易成为举牌者狩猎的目标。同时,在二级市场或上市公司内部事先存在的伏兵,是举牌方收购取得成功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20.
张向杰 《北方经贸》2005,(11):39-41
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我国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原因和方式,并从法律、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制约大股东掏空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