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粮油市场价格普遍攀升,国家陆续出台了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惠农措施,按理说,广大农民应该成为粮价上涨的受益者,然而笔者日前在农村采访时,农民却普遍反映农资价涨“猛于虎”,种粮刚尝到一点甜头,就被农资涨价“吃了”政策利好,种粮越来越没有赚头。农资作为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生产的特殊商品,如何走出粮价小涨——农资价随之大涨的恶性循环,农民急盼政府伸出有形之手。  相似文献   

2.
考虑近期油价上涨以及后期其他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因素,近日财政部再次拨付各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3亿元,全国亩均新增补贴资金约14元,卣接补助给种粮农户,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凶农资价格上涨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据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20%以上。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的价格高低、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各地农资产品价格上涨情况如何?农民有何反应?导致当前农资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调控农资市场价格的难点在哪儿?农资产品价格的上涨将对今年的粮食生产产生什么影响?记者日前赴我国粮食主产区湖南、江西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4.
据人民网报道,考虑近期油价上涨以及后期其它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因素,财政部再次拨付各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3亿元,全国亩均新增补贴资金约14元,直接补助给种粮农户,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考虑近期油价上涨以及后期其他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因素,财政部近日再次拨付各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3亿元,全国亩均新增补贴资金约14元。财政部表示,新增补贴资金将直接补助给种粮农户,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仍较突出,农资价格较快上涨影响国家支农政策效应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国务院前不久已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下一步还将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良种补贴、农机具和农资补贴,较大幅度提高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政府投资和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1日下午,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时披露,按目前价格测算,今年因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亩均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0元。种粮成本的增加是源于国际原油等原材料的上涨,经过供应链的传导,造成了今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幅度增加;另外,田地肥力下降,农民只有增多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8.
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扬,突出表现在化肥价格上。据统计,与2003年年底相比,今年一季度全省大部分地区的磷酸二铵价格涨幅在20%以上,尿素价格涨幅在12%以上。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增加了种粮成本,部分抵消了农民从税费改革和粮价上涨中得到的实惠。针对这种情况,省物价局坚持以中央1号文件精  相似文献   

9.
动态与信息     
《中国农业会计》2012,(4):60-61
中央243亿元直补农户应对油价上涨考虑近期油价上涨以及后期其他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因素,近日财政部再次拨付各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3亿元,全国亩均新增补贴资金约14元,直接补助给种粮农户,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其目标之一是要稳定粮食产量。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其次要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保证粮农收入。河南省土地基本处于规模小、零碎化的状态,虽然现在机械化水平较高,但是农资价格更高,导致种粮成本也逐渐提高。要想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应在合理范围内抑制农资价格、鼓励土地流转,同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规范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促进粮农增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资讯     
中央243亿元直补农户应对油价上涨考虑近期油价上涨以及后期其他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因素,近日财政部再次拨付各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3亿元,全国亩均新增补贴资金约14元,直接补助给种粮农户,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降低。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补贴政策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补贴方案,  相似文献   

12.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由于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农资价格上扬过快.给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予以了严重打击。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小城镇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人粮矛盾、粮地矛盾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四川巴中已经由产粮大市逐步变成了产销平衡地区。加之巴中农业生产条件严酷,靠天吃饭的事实难以改变.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成为首要的民生问题.而且关系到全市社会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3.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出台的目的是缓解农业生产成本、鼓励农民多种粮,政策实施九年来,在刺激农民种粮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依然存在政策执行成本高、补贴依据不灵活、补贴对象错误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政策出台的背景、实施目标、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完善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江苏农村经济》2009,(4):22-22
政策影响 分析2009年的化肥市场,影响市场走势的政策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降低出口关税,第二是放开化肥价格。另外,我国政府将综合考虑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实行农资价格上涨与增加农资综合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等挂钩机制,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工业的兴起,征占用大量的土地,使农村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税免征、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农民更加珍惜自己赖于生存的土地,由此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6.
多地农资价格上涨.种业公司称实际售价低于往年:分析人士指出。受人力、资源等综合因素影响。农资价格回落空间有限。 常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而从今年各地的春耕信息综合显示来看,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在内的多种农资价格相较仆年同期出跳大幅上涨,由此业界引发了关于农资,上涨是否会挫伤农户种粮积极性的热议。有媒体报道称,多项农资同比价格上涨超过20%。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研究分析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当地农户种粮积极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粮食直补促进农民增收,但对粮食增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减少了农户种粮成本;农机具购置补贴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户收入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提升农业补贴精准性、稳定农产品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的建议是政府要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出售粮食。这样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价格的平稳,又大大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收入。粮食是宝中之宝,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价格的上涨,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百物的价格上扬,它  相似文献   

19.
粮食领域中“新剪刀差”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资与粮食的价格差越拉越大。最近25年,农资价格上涨了大概20倍左右,而粮食价格上涨只有6倍左右;二是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与在家种粮的收入差距愈拉愈大,过去是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赶不上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现在则是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赶不上外出打工半个月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农村工作通讯》2015,(10):26-34
1.种粮直补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4年10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