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也将进一步开放,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法人、经济组织也将越来越多,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国际贸易将日益活跃,信用证在交易中的使用将更加广泛.而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信用证方式本身并未消除国际贸易中欺诈的各种成因,导致信用证欺诈的频繁发生,给出口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研究信用证欺诈问题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对于信用证的欺诈方式和防范措施的认识,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至关重要.从起源来看,信用证的最初目的在于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保障卖方安全收款,规避结算风险.现代贸易信用的雏形,即跟单信用证大约是在19世纪中叶形成的当时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骤然增加,但进口商和出口商很难充分了解对方的资金和信誉状况,为了规避风险,由进口方委托当地银行向出口地银行签发信用证,指示出口地银行以符合贸易合同地运输单据为交换条件,并支付货款.近几十年来,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发生信用证欺诈案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国际贸易结算中最重要的支付结算方式,是十九世纪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用证方式用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在单证表面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银行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信用证是一项独立的文件,它不依附于贸易合同;银行在信用证结算中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货物;而且在信用证条款中写入一些软条款,加之信用证的有关当事人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不法贸易商的贪利心理,使得信用证交易的风险加大,产生了种种欺诈行为。鉴于此,作为进口商在进行贸易时对风险的防范就更要谨小慎微。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商遭遇欺诈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一鸣 《商场现代化》2007,(34):311-312
信用证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但是由于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做表面的审查,信用证诈骗案件屡屡发生,通过对欺诈形式的总结进而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信用证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由于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作表面的审查,而不审查货物,就使得一些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利用信用证的这一特性进行诈骗活动。本文简要分析了信用证的特点、信用证欺诈的种类,并对在发生信用证欺诈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法律救济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浅谈国际贸易中信用证诈骗以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市场论坛》2008,(2):75-77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结算工具,信用证本身不能防止欺诈,因此,信用证诈骗案件发生率很高,且诈骗数额巨大,严重破坏了国际间的正常贸易。文章结合当前国际贸易中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出现的欺诈案例,对信用证诈骗的危害,原因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最后着重提出防范救济措施,希望可以提供给从事国际贸易的银行和企业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软条款风险及规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简称L/C)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支付方式,这种结算方式具有银行信用优点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缺陷。客观上给我国的出口企业带来潜在的结汇风险,海外一些不法商人和资信极差的开证行更是利用这些缺陷,大钻空子,大肆欺诈,信用证"软条款"欺诈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文章从分析信用证软条款风险的基本范畴及主要表现形式出发,探索外贸企业规避信用证结汇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红梅 《现代商业》2012,(24):73-74
信用证作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在贸易结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信用证付款机制也给信用证结算带来了一个梦魇—信用证欺诈。信用证欺诈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信用证欺诈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给国际贸易商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侵犯了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管理秩序和管理制度,还严重干扰破坏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本文旨在对信用证欺诈进行研究,揭示信用证欺诈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寻求有效对策,以期为实践中有效防范信用证欺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受益人在信用证业务中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作为一种优于商业信用的银行信用,历来受到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业务人员的青眯,是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对外结算的最主要方式。但由于一些企业的业务人员对信用证支付方式缺乏全面完整的了解,对信用证的结汇安全盲目信赖,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本文拟对受益人在信用证业务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信用证作为最常见的结算支付方式,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由于信用证独特的机制,在给国际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之徒留下了可乘之机,越来越多的不法商人利用这一机制进行信用证欺诈,给贸易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危害。本文从信用证欺诈的定义入手,探讨了信用证欺诈产生的原因以及种类,从而进一步寻求信用证欺诈的防范途径。从而有利于打击金融欺诈的违法犯罪行径,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也将进一步开放,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法人、经济组织也将越来越多,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国际贸易将日益活跃,信用证在交易中的使用将更加广泛。而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信用证方式本身并未消除国际贸易中欺诈的各种成因,导致信用证欺诈的频繁发生,给出口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研究信用证欺诈问题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对于信用证的欺诈方式和防范措施的认识,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至关重要。从起源来看,信用证的最初目的在于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保障卖方安全收款,规避结算风险。…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的衡平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用证本身特有的独立原则,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作表面的审查,而不审查货物与基础合同,这样的制度设计导致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案件屡屡发生.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来进行救济.与此同时,欺诈例外原则滥用的问题也产生了.欺诈例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信用证的固有机制,损害了合法受益人及善意第三人在信用证项下的利益,因此对欺诈例外原则应予以法定化、明确化,以制约欺诈例外的滥用,从而发挥其最佳效用.  相似文献   

12.
正信用证支付方式将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成功地解决了商业信用的危机。其运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大多数对外贸易企业采取了信用证支付方式,但某些外国进口商往往会利用信用证的严格相符原则,设置形式多样隐蔽性的信用证软条款,改变了信用证的不可撤销性,达到欺诈出口商的目的。本文提供的一则案例,是进口商公开要求设置软条款,而出口商轻易接受后受骗上当,并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证即把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使进出口贸易往来的安全和发展得到有力的保障。整个国际进出口贸易中,外贸出口公司常常采用的一种贸易结算方式就是信用证,在双方进行贸易交易的同时,为了让自身的交易收益能够得到保障,需要凭借信用证。而信用证作为银行的一张信用名片,也同样存在了很大的风险,因为银行只关心的是数据,而不关心货物是否发放。本文主要通过风险的来源和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证的欺诈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普遍运用的支付手段,有关信用证欺诈的行为也越来越严重.本文对信用证欺诈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信用证欺诈的主要形式,并提出了防治信用证欺诈的一些措施.有效地防范信用证使用过程中的欺诈风险,充分发挥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优点,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信用证作为最重要的收付方式,被誉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欺诈是对这条生命线的致命打击,它不仅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声誉.作为法律救济方式之一,信用证欺诈的民事救济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快信用证欺诈民事救济制度的建设,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当前,商业信用重新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心所在,整个国际贸易结算市场则出现了信用证结算方式边缘化的倾向。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长期以信用证为主的结算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而单纯采用商业信用交易将大量产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随着外贸的不断增长,信用证欺诈问题所带来的"信用危机"也日益严重。通过对信用证"信用危机"表现形式的分析,对如何应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谷素华 《商业时代》2007,(33):29-30
入世以来,我国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外贸进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国际结算诸多付款方式中,信用证是我国对外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然而利用信用证实施欺诈活动的事情也屡见不鲜,给权益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损害了银行信誉,破坏正常市场交易秩序,引起银行国际结算部门人员和外经贸工作人员的高度警觉。本文分析了一些常见的欺诈手段,并提出了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信用证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结算方式,跟单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占居重要地住。但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导频频出现的信用证欺诈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如何切实防范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以保障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应引起进口贸易商的关注。本从信用证的定义、特点入手,详细地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申请人、受益人以及银行所可能遭受到的欺诈,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常见的信用证欺诈手段分析,提出了信用证结汇同样存在着潜在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从结汇单据审核、开证行资信调查、软条款规避等方面,提出了信用证结汇风险的规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