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如今在江苏省丰县经济开发区周新庄村,有着多年养殖奶牛经验的王光伟挺身而出,当起了“托牛所”的“所长”。无论谁家不愿养或者养不好的瘦牛甚至病牛,王光伟都愿接过来养。养过奶牛的人都知道,奶牛不好养,技术不容易掌握,何况养人家不愿养的病牛瘦牛,要冒很大的风险。但王光伟不担心这些。他技术精通,又从失败中摸索出了成熟的经验,在接过别人奶牛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儿时听一个长者讲他爷爷辈的一个故事:清代道光年间,一个道台因为政绩卓著,荣幸地入京朝觐皇帝,并荣幸地获赏了一盒御赐名茶。这御茶,红绸盒面上,金线绣双龙,盒底钤“皇帝御赐之宝”朱印。道台回到地方后,先设香案,恭恭敬敬地把御茶供起。之后,又另择黄道吉日,...  相似文献   

3.
梓桐 《商界》2010,(4):136-139
郑颖声要向家族证明,他玩动漫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只管烧钱的消遣。他会在这块有所作为,会走出一条和爸爸爷爷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4.
别人在温室里养龟,他的龟散养在大田里;别人卖出龟以后概不负责,他则包赔损失。这个40岁创业、成就养龟传奇的人叫毕文彩。他今年76岁,30多年前靠养鳝鱼率先致富,接着大规模养殖甲鱼。在甲鱼价格最高的1994年,他卖掉了总数2/3的甲鱼,逃过了1997年甲鱼价格跌至20元/公斤的劫难。之后他开始养龟,而且向精品龟的方向发展。几次转型,他大赚特赚。难道自诩"养龟奇人"的他真的具备敏锐感知政策和市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曹顺妮 《华商》2014,(3):30-33
没读过多少书的王守义,给长孙取了个名字,叫王太白。王太白遗传了这个回民家族的面相,高鼻梁、粗黑眉毛、长睫毛,脸型立体。但他比爷爷清瘦。有一年爷爷的忌日,王太白蹲在地上,拿着小棍写爷爷的名字,比划半天,像发现家族的隐秘代码一样,心头一震,爷爷的名字刚好十三画,自己和另外一个堂弟的名字也是十三画,家族企业的当家产品又恰好叫“十三香”,冥冥中的关联引人遐想。  相似文献   

6.
<正>热烈祝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气推拿术"经专家组严格审核,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高新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二十四气推拿"第十一代传承人郭小平,6岁跟随爷爷学习武术气功等,由于他天资聪颖、悟性高,又能吃苦,12岁那年,爷爷将祖传的"二十四气推拿"系统地传授给他。1996年至2001年期间,郭小平还在江西和湖南两地拜各族姓数十位传承人为师,深得他们的真传。他将拜师所学武术气功、医术、易经精心研修,和祖传二十四气推拿科学地融为一体,使祖传"二十四气推拿"形成特有的完整的医学诊疗体系,该技术凭  相似文献   

7.
盛月  醉月图 《市场周刊》2013,(1):112-119
向导说:直到今天,埃及仍有大批警察帮助黑市走私文物以获得高额收入。他同时告诉我们,他家里就有2座小型狮身人面像——不是他偷来的,而是从他的爷爷的爷爷时代就在他家院子里“蹲着”的。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你可以看到肯德基爷爷带着他的马路修补队修补马路上的那些坑洞。作为补偿,肯德基可以在新路面上印上“由肯德基翻新”(Re-freshed by KFC)的字样。这一活动受到政府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饭后、茶余,信手翻阅了安徒生童话《老头子做的事总是对的》故事。故事的大意:一个农夫和他的妻子,家中养一匹马,有一天正逢赶集的日子,老太婆让老头子骑着马到镇上卖点钱或者交换一点什么好东西。这时老头子便骑着马在赶集的途中遇上一个牵牛的人,便用马交换了牛。不一会儿又遇到赶羊的人,又用牛交换了羊。接着又看着鹅好,又用羊交换了鹅。随后又看见鸡好,又用鹅交换  相似文献   

10.
张玲玲 《浙商》2011,(10):78-79
1816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蔡祖明爷爷的太爷爷,就开始做豆腐了,每天清早,他们磨出来的豆腐,一筐筐一担担,顺着水路或是陆路,进了城,上了百姓人家的餐桌……  相似文献   

11.
<正>“公司+农户”的模式问题多:谁价高就卖给谁,合同成了一纸空文;留下好种自己养,多了一个对手……“蜗牛大王”是怎么解决的?比较多种养殖项目最后选定蜗牛家里有地,搞种植、养殖都可以。种东西太慢了,还是养殖见效快。1999年,鞠洪峰发现:养蝎子、蜈蚣,成功的少;獭兔又过剩。他相中了蜗牛,成功的多,1998年它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他北上北京、南下江浙闽,考察发现:中华白玉蜗牛肉色白  相似文献   

12.
<正>父辈的创业史熏陶出他浓厚的木玩情缘何彬的创业神话,缘起一位德高望重的逝者,他是何彬的爷爷何寿祯——云和木制玩具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3.
徐燕娜 《浙商》2009,(19):112-113
卢英英非常崇拜知名浙商、他的公公楼忠福,她经常会给她的儿子讲爷爷的故事,让孩子以爷爷为榜样。  相似文献   

14.
10年前,山东省临朐县营子镇孙家庄村人均收入不足 300元,是工副业项目空白村、经济贫困村; 10年后,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 3000元,陆续办起 10多家企业,迈入了富裕村的行列。创造这一骄人成绩的,是临朐县宏信树脂化工厂厂长、孙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窦浩亮。   窦浩亮今年 34岁,为人纯朴、爽快。 1985年,他中学毕业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孙家庄,决心要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村里的贫穷面貌。为寻求出路,他打点行装,走上了外出打工学艺之路,在一家化工厂一干就是 3年。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不知疲倦的闯劲,很快掌握了树脂化工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数着手里崭新的百元大钞,四川省岳池县石垭镇烂洞坝村的几个村民笑得合不拢嘴,短短3个月就挣了4000多元,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家帮人养猪,也就是当地人说的给猪当“保姆”,一个月也可以挣1000多元,比出门打工还强。“我明天又去签协议,这次准备养5头。”“我准备多养10头。”村民们一边把钱放到荷包里一边高兴地说着  相似文献   

16.
建材行业是2008年日子最难过的行业之一。金融海啸,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连累石料、钢筋、水泥等产业交易量大幅下滑,不少建材专业市场都是冷冷清清的。但浙江一石装潢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松是个厉害人,他几年前早作准备,现在不但不用愁“贴钱养员工”,员工们从2008年到现在还结结实实挺了他一把。  相似文献   

17.
靠羊绒淘到第一桶金1956年,赵永亮出生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盐店村。这里地处恐怖荒凉的库不齐沙漠腹地,常年风沙肆虐,有时庄稼苗刚从土里长出来就被沙子覆盖,最终颗粒无收。赵永亮七八岁开始就跟着干爷爷放羊,对羊毛、羊绒等非常了解。14岁那年,他去供销社卖羊时发现,那里的一位采购员竟然比爷爷的本领更高:一只羊能宰杀多少肉、剪多少毛、抓多少绒,他一眼就能看出。为了能学到他的神奇本领,赵永亮抢着给供销社送羊。  相似文献   

18.
周仲庚 《商界》2008,(3):82-83
如果你遇上一个从不知秦皇汉武,从不知“功高震主”的新时代老板,而且他根本不能欣赏你为了效忠他而“相忍为国”的付出,你又如何与他“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禄丰县中村乡广南屯村的养羊户张俊文最近双喜临门:一喜是他新建成一个标准化的种养扩繁场;二喜是他引进的努比亚种公羊经过与当地黑山养杂交,培育出的努本种羊卖出了好价钱。2008年,张俊文在中村乡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引进努比亚种公羊2只与当地黑山养杂交,共繁育出后代努比种羊56只。今年,他家出售努本种公羊10只,  相似文献   

20.
《三联竞争力》2004,(4):47-48
记者的一位朋友从事着一份稳定而又薪资丰厚的工作,在花钱上一度大手大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衣着依旧光鲜的他在消费时流露出拮据。习惯了向他蹭吃蹭喝的记者问起原因,他不尢忧虑地表示,贷款买车买房后,每月的薪水基本上都用来还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