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服装企业经营弱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琦 《商业研究》2004,(11):137-138
我国是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服装出口量在世界市场占有近20%的份额。然而我国却没有一个国际知名的服装品牌,从服装大国到服装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有必要分析中国服装企业经营弱势以便塑造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大国,也是出口大国,同时还是国外反倾销的受害大国。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实力强,近些年来的出口大幅度增长,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从而引起了以美国、欧盟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土耳其、印度、墨西哥、巴西、秘鲁、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如今,已没有谁可以动摇中国在全球的服装大国地位。一大批自主品牌在完成原始积累阶段以后,向强势品牌地位和生活方式文化发力,与兵临城下的国际品牌展开巅峰对决,中国服装品牌的“联合舰队”已经初具雏形。与此同时、服装产业链进一步优化、无论上游行业还是商业终端,各相关要素不断从混沌走向规范、中国服装产能得以空前释放,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服装生产和消费大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形成了北京大红门服装商务区、江苏常熟服装城、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广州虎门服装市场等一大批在区域或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服装专业市场。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服装专业市场之间竞争的加剧及服装行业发展的需要,各大服装专业市场纷纷走上升级转型之路。本文全面分析总结了一些发展态势较好的服装专业市场的升级转型经验,以期为相关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而不是一个服装强国,服装行业是中国出口的第一支柱产业。但大部分的出口都是为国外品牌订牌生产。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国内缺少国际名牌,为什么会缺少国际名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名牌”与“国内名牌”之间的相互厮杀过于激烈,你死我活不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检验检疫》2007,(10):58-58
2006~2010年,印度服装产业在进口缝制机械方面将保持年增长23%的投资幅度,以确保服装行业实现更加快速完备的升级。这样印度每年需要的缝制机械将由2005~2006午度的70多万台增至2010~2011年度的约200万台。预计从2005年开始的5年内,印度纺织服装机械的投资将达25亿美元,对于所有的中国缝机企业无疑是一个喜讯。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贸易》2011,(4):14-14
据印度Fibre2fashion网站3月4日的报道,就在中国纺织和服装部门奋力解决通货膨胀和不断上升的劳动成本问题时,印度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近来增加了10%-15%。这一数据让希望“夺取”中国出口份额的印度纺织和服装业燃起了胜利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现代商业》2001,(10):28-29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上,俄罗斯代表团身穿中国的李宁牌服装登上领奖台。这是继去年悉尼奥运会成为法国体操队领奖服之后.李宁服装再次成为外国体育代表团的指定服装。李宁服装一如他的名字一样,为世界上热爱体育、崇高健康的人们所熟知、所认可,成为中国品牌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同根不同命”,中国服装何时成为世界品牌?中国的服装行业为什么没有世界名牌?中国是纺织服装业的大国,但不是纺织服装业的强国。我们到全世界各地都会发现,无论到哪儿都会买到“中国制造”的服装,但中国的名牌在全世界很难找到,很多国际名牌都是在中国国内生产、加工之后贴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印度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支持中国企业在印度开展业务,我随企业代表团赴印度进行考察谈判。  相似文献   

11.
张墨  陈子 《商界》2007,(4):I0008-I0010
中国各地的服装批发市场可分为“产地型”和“集散型”两类。 产地型的服装批发市场,有着服装价格便宜、种类多、款式更新快等优势,但物流和信息成本相对较高。相反,集散型的服装批发市场,因地处中心而具有物流成本和信息成本较低的优越,但服装价格稍高一些。  相似文献   

12.
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市场的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纺织品服装细分到三位数的进出口数据,利用价格贸易条件、竞争互补指数、竞争压力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对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市场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纺织品服装在贸易量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上则弱于印度;同时两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市场具有较高的出口相似性,中国对印度的竞争压力显著高于印度对中国的竞争压力。随后对两国纺织服装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为服装生产和消费大国,历来是国内外品牌厮杀的战场。无论是世界级的顶尖品牌、还是中国近年来引领潮流的本土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力争在中国的服装消费者面前展现自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中国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中国服装一直以物美价廉而深受美国经销商、消费者的欢迎,在美国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中国既是对美服装出口大国,同时,又是服装标准的弱国。因此,分析和探讨中国对美服装出口的标准问题,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4—2005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中国服装业发展迅猛,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服装出口国。但中国服装企业的出口加工费只有十几美元,而国外品牌的服装售价动辄几百甚至数千元美元,80%的利润被国际品牌的“附加值”夺走。中国服装产业如何打造自有品牌,以应对国际知名品牌的剥夺和登陆抢滩,成为中国服装也是中国男装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全球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生产的第一大国,也是纺织加工的第一大国。纺织服装产业是的传统产业之一,根据联合国预测此行业还将继续迅猛发展。在中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路上,纺织服装行业也面临必须转型升级。为促进纺织服装产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对纺织服装产业社会问题做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电子以及制造业而言,中国服装的产业结构长时期徘徊于初级水平。一般来说。服装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阶段、自然品牌阶段、品牌阶段和多元化阶段。我国服装业还处于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自然品牌阶段”,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品牌之间可以替换。虽然中国经济已步入市场的轨道。但相比其他行业.中国服装业还存留有相当浓厚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思维特点.很多企业对服装的认识还停留在遮体御寒的基本功能上,造型简单、品牌之间的特性无区别,国外专业人士曾多次说中国的服装“换了商标可以说成任何品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服装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世界各地都售卖着MADEINCHINA的产品。然而全国170多万注册商标中,却很难找到世界领先的知名品牌,服装行业亦是如此。当LV、GUCCI等奢侈品牌和ZARA、H&M等快时尚品牌一波波冲击中国市场时,中国服装业必须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场》2009,(4):8-8
近日,在首次“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评选活动中,石狮服装城以其绝对优势从全国数十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中脱颖而出,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行列。  相似文献   

20.
苏旭 《浙商》2007,(18):108-109
宁波拥有各类服装生产企业3000余家,年产服装近15亿套.占全国服装生产总量的13%以上,是拥有服装行业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最多的城市。不过,有一点值得关注.宁波的服装业.以男装为盛.雅戈尔、杉杉、罗蒙、洛兹、培罗成等中国驰名商标,均以生产男装为主。如果顺着历史的脉络向前追溯,对于宁波当今服装业尤其是男装业的发达,或许能从100多年前的”红帮裁缝”找N,fE源。深入了解”红帮”,那些生动、鲜活的人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时光长河中的某种力量,这种力量鞭策着今天的宁波服装业不断变革、创新、发展。在宁波服装博物馆和宁波继明红帮服装研究所的支持下,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推出“红帮裁缝”系列文章,我们希望通过挖掘“红帮”历史,找到一种得以延续至今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