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增加农民收入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两件大事之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建设宽裕型小康的核心和关键。当前,面对市场疲软、消费滞后、灾害频生、经济发展速度呈现阶段性递减趋向的严峻形势,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为了探索新形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两件关系全局的大事 ,其中农民增收是关键。从根本上说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 ,扩大国内需求 ,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最近 ,我们对河南省南阳市农民收入和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农民收入、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南阳市农村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农民收入和消费经过前些年的高速增长后 ,近几年进入了结构性调整阶段 ,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  相似文献   

3.
李文 《农业经济》2003,(2):25-25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历来是我们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建设现代化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兴农富国、稳定天下有着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消费不足 ,消费不足导致了通货紧缩。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下 ,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国内需求 ,进一步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城乡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农村实现小康的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一、增加农民收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1 .农民收入低已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瓶颈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十五”期间的首要任务之一 ,还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策略。为了启动消费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诸如降息 ,发放国债 ,可效果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 ,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消费增长的长期问题。 1 998年~ 2 0 0 1年农村市场销售年均增长 8 3% ,增速…  相似文献   

5.
正首先,要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其次,要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方式进行重新定位;最后,要探索农业农村新业态、新经济、新主体发展的新路径。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有5个标志:一是小康时代来临。现阶段,人们新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旅游、健康、休闲、养生、养老、娱乐等消费越发火爆,体验式消费、品质消费、浪漫消费等新消费业态也日益兴起,比如在传统节日"七夕"  相似文献   

6.
发展休闲农业非常重要,对农村而言,能够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推动农村实现产业融合,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对社会而言,能够提供新颖、便利、多样的休闲场所;对经济而言,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充分摸清、挖掘、利用本地优势,对于发展本地休闲农业很必要.  相似文献   

7.
<正>休闲农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为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日,农业部发出《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全面部署。《通知》指出,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农村科技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本文基于经济学的供求视角透视了当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系统运转不畅的原因,从改善供给、增加需求角度寻求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供求均衡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 ,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前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 ,也成为“三农”问题的关键和难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首先是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长期增产不增收 ,必将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如果任其发展 ,农产品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 ,甚至会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其次是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启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 ,不仅工业品的市场需求将受到严重制约 ,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10.
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后,正确把握农村经济新阶段的新特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紧迫任务,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话题.  相似文献   

11.
黄丹 《农业经济》2012,(5):51-53
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农产品短缺状况彻底终结,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广大农民的收入增长却不太理想.要使得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农村经济保持永久活力,探索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路径,就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农业信息化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问题的重点 ,而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成为农村工作的难点。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发展农业信息化将直接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从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入手 ,探讨发展农业信息化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以及提出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过去两年中,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央实施了扩大内需的方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国民经济运行表现出的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趋势目前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这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下滑、农民投资和农村市场消费不旺不无关系。为了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们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南宁市永宁村 10多年来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一个观察点的剖析,从中找出增加农民收入一些…  相似文献   

14.
邱水文 《绿色财会》2004,(11):48-49
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一项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劳动密集型的基础产业.林业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多种林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林业在繁荣农村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竹产业、油茶产业以及林木种苗花卉、森林食品、森林药材和森林旅游等已成为农民新的增收渠道,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山西省各地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基础建设和退耕还林步伐,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山西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继续稳定增长,但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偏低、农村居民消费增速低于城镇居民的状况依然存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持续稳定提高,必须着力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关于湖北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几年,农民增收减缓,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就湖北省农民收入现状及如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拉动农村文化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文化消费呈现文化消费的观念落后、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消费结构简单、文化消费环境不健康等特征.扩大农村文化消费需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更新消费观念,增加农民文化消费意愿、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文化消费能力、调整文化消费结构,丰富农民文化消费内容、优化文化消费环境,让农民文化消费放心.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 ,食品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意识的强化 ,人类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正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食品领域人们的基本食物热量满足之后 ,正在追求安全、营养、高质的食品消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食品加工方法 ,以协调环境—资源—食品—健康之间的关系。一、绿色食品是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1972年在瑞典的斯德歌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 ,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 ,正式拉开了农业革命的序幕。进入80年代 ,旨在把重…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东港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下降到2009年的42.34%,成为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由温饱区间迈入全面小康门槛的重要标志.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程度、小城镇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建议当地政府和部门采取调整优化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摘选粹     
面对农民农业收入增长速度下滑,只有——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自 1999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增长,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促使农民收入增长止跌回升,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996年以来,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 1996— 1999年各年农业收入环比增量分别是 73元,- 28和- 53元, 1998年和 1999年是负增长。这说明,尽管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