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目标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丽萍 《北方经贸》2005,(11):30-32
长三角经济圈,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翼,现已定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率先试点地区。本文分析了长三角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而提出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目标构想。  相似文献   

2.
徐萌 《中国物价》2014,(6):84-87
“首都经济圈”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区域经济带之一。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建立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区域竞争力的因子评价模型,将首都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七个省(直辖市)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得到城市综合排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经济圈”、“中心城市”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广为人知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上已经成长起来了三大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累积了深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区域协调机制等原因,但相较于三大经济圈之一的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存在产业实力弱、产业结构不优、区域协调政策及机制缺失等问题。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对成渝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金融业状况进行比较,为加快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比拼三大都市经济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经济圈(带)”概念以来,大都市圈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逐渐形成了京津唐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这三个最大的都市经济圈目前竞争力的走向,已经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京津唐都市经济圈的政治文化角色作用仍然是其它经济圈所不可替代的;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加工制造能力是其传统的长项;而珠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对外开放前沿地位仍是其制度创新的源泉。据统计,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塘经济区,以及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三个城市群总人口只占全国的7.53%,土地只占1.24%,但GDP却占到30%,利用外资额更是高达73%。三个经济圈三足鼎立,优势各显,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与“淮海”两经济圈交汇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鹤龄 《商业研究》2006,(4):211-213
“长三角”和“淮海”两经济圈交汇地区包括江苏淮安、盐城两市,以及扬州、泰州市的一部分。本区域历史悠久,区位重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前景良好。基于“长三角”和“淮海”两经济圈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情况和区内发展实际,交汇地区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发展一体化和经济发展区域化的趋势下,使交汇地区利用好两个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加快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经济圈”、“中心城市”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广为人知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上已经成长起来了三大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累积了深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8.
段玉强 《商场现代化》2005,(22):181-182
近几年,"经济圈"、"中心城市"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广为人知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上已经成长起来了三大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累积了深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加快长三角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以及完善长三角配套设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提高信息化水平,重视标准化建设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对加快长三角第三方物流发展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着重要意义,探索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课题。浙江提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是推动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浙江在接轨上海、学习江苏、参与合作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推动浙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