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以高浓度LAS废水为研究对象,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以氧化钙(CaO)调节水样pH值,通过混凝沉淀对废水进行处理.经实验确定混凝沉淀处理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废水中CODcx去除率可达60%以上,LAS去除率达70%以上,浊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某腌制工厂产生的高盐废水为污水来源,采用混凝沉淀方法对高盐废水进行预处理,讨论混凝对高盐腌制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最佳运行工况和控制参数,为高盐腌制废水混凝预处理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CaO改性粉煤灰的方法,用甲基橙溶液代替印染废水,进行改性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筛选了最佳处理条件的运行参数。经过实验研究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其一,搅拌时间为27 min,去除率为76.61%;其二,粉煤灰的投入量为1.0 g,去除率为73.80%;其三,pH为4,去除率为69.55%  相似文献   

4.
采用厌氧-混凝气浮-两级接触氧化法处理中药废水,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便于管理,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可使出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达到98%,BOD5去除率达到98%.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中药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调试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混凝模拟试验,人工配置含锰原水,分别投加混凝剂和不同量的高锰酸钾,并改变高锰酸钾的投加时间,经过不同混凝条件的混凝沉淀后测定上清液中的锰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投加时间下,高锰酸钾的投加量为理论值的80%~100%时对锰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且原水中存在的天然有机物对高锰酸钾的除锰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锯末强化SBR工艺处理屠宰场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锯末用量、曝气时间、沉淀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锯末可以明显改善污泥性能,提高处理效果。锯末/SBR系统处理屠宰场废水过程中,最佳工艺为w(锯末):w(污泥)为2:10,曝气6h,沉淀40min。在此工艺下,进水COD在486~2546mg/L,BOD5在186-1055mg/L、NH3-N在18.5-32.8mg/L之间变化时,锯末/SBR系统运行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4.64%、94.34%、96.72%,比单纯SBR系统分别提高17.08%、12.85%、15.69%。进水COD在486~1459mg/L,BOD5在186-604mg/L、NH3-N在18.5-32.8mg/L时,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钙盐沉淀+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石墨加工废水,废水水量200m3/d,进水水质:[F-]≤500mg/l,SS≤300mg/L,pH=2~4,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二级标准。采取投加石灰的钙盐沉淀处理法及投加聚和氯化铝的混凝沉淀法的两道工序的处理工艺,处理水的含氟量最低可降到2mg/L左右,一般在5mg/L左右.  相似文献   

8.
张孟秋 《民营科技》2011,(4):158-158
通过介绍一种以麦草为原料,采用石灰法造纸排放废水集中处理的工程实例。通过收浆、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情况表明,对COD、BOD5、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83%、93%。水处理运行成本约0.513元/立方米(未考虑收浆产生的效益),回收的浆料回用于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国斌 《价值工程》2014,(3):297-298
采用混凝方法处理改良型A2/O工艺出水,试验表面絮凝效果最佳值出现在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0.90mg/L时,COD去除率达88%,悬浮物去除率为79%。  相似文献   

10.
以某7-ACA废水处理站二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和芬顿高级氧化两种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混凝与芬顿氧化反应各因素对7-ACA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凝初始p H为7、PAC加入量80 mg/L、PAM加入量8 mg/L、45 r/min搅拌15 min、H2O2(30%)加入量4.0 m L/L、n(H2O2:Fe2+)为4:1、Fenton反应时间75min,废水COD由420 mg/L下降到75 mg/L,色度由200倍下降到50倍,总COD和总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2.14%和75.00%,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选取几种不同的絮凝剂进行研究,来选出对木糖废水处理效果最佳的絮凝剂及其最佳絮凝条件、最佳去除率。从硫酸铝、三氯化铝、PAC、硫酸铁、硫酸亚铁、三氯化铁中选出PAC和Al2(SO4)3,然后针对这两种絮凝剂,研究确定其最佳絮凝条件及最大去除率。PAC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投加量为1.6 g/L,pH=6,快速搅拌时间为30 s,沉降时间为30 min;Al2(SO4)3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投加量为1 g/L,原水pH=6,快速搅拌时间为90 s,沉降时间为30 min。絮凝效果为:COD去除率分别为82.3%和75.38%,色度去除率都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张洪波 《科技与企业》2013,(22):371-372
对Fenton试剂处理氮氰菊酯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处理条件:pH值为5,芬顿试剂投加量为50mg/L,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60min,此时COD。去除率在42%。  相似文献   

13.
周贵忠  孙静 《价值工程》2010,29(7):136-137
本实验根据丙烯腈废水的具体特征,以EM有效菌作为接触氧化菌种,主要研究了EM菌的驯化和接触氧化处理的最佳条件,确定了其最佳的pH、菌液浓度以及温度值。经过对废水进行好氧处理的结果表明,COD出水降为100mg/L以下,去除效率达到99.4%,色度由原来的300倍降低到20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的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混凝是净水工艺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有重要意义。碱度是影响铝盐混凝剂混凝效果和出水余铝含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碱度调节方式可以在提高混凝效果、减少出水余铝的同时节省经济成本,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蒋增河 《价值工程》2010,29(17):81-81
根据东阳市城市污水水质情况和脱氮除磷的要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CAST工艺,设计了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与设备,经过工程调试及运行效果比对,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混凝剂种类、投加量、投加方式及pH值是影响再生纸浆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4种最主要因素,文章通过对4种无机混凝荆[AL2(SO4)3、PAC、FeSO4、FeCl3]和2种有机助凝剂(PAM、海藻酸钠)进行混凝处理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4左右,快速搅拌1.0min后加入200mg/L的PAC,接着持续快速搅拌30s后加入1.0 mg/L的PAM,然后慢速搅拌10.0 min,其对COD(?)去除率可达44.47%,浊度去除率可达96.90%。  相似文献   

17.
三氯化铝改性硅藻土处理水溶性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水溶性染料为主的废水,用三氯化铝改性的硅藻土进行了脱色和去除CODcr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三氯化铝改性的硅藻土投加量为0.8 g/L,控制pH在7.0~8.0范围内,搅拌转速在200~260r/min范围内,搅拌15 min沉淀90 min后,则色度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98%和92%以上,出水色度和CODcr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辐照法处理氨氮废水,文章探讨了生石灰用量、微波辐照时间和敏化剂的加入对NH3-N去除率的影响,并做了水浴加热与微波辐照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NH3-N初始浓度为1350mg/L的废水,生石灰用量为8g/L废水,以C做敏化剂,用量为6g/L废水,微波辐照3min,NH3-N去除率可达到87.5%,水去除率不超过8.5%。  相似文献   

19.
王树辉 《价值工程》2010,29(24):109-109
化学澄清池设备采用混凝处理的运行方式,混凝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澄清池的出水水质,进而会影响到除盐设备的运行工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查找出影响混凝效果的各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为便于说明问题,现以Al(2SO4)3为例,对影响混凝效果的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尾矿库溢流水全处理方法试验研究小型铅锌银矿选矿废水的处理及回用问题。结果表明,各股选矿废水汇总经尾矿库自净、混凝氧化处理后,处理净化水基本满足选矿工艺用水水质要求,同时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