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校企合作推动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但已有校企合作模式尚不能适应专业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为例,阐述了其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打造现代物流服务中心教学企业平台,促进专业产教合一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靳娟利 《价值工程》2014,33(33):267-268
校企合作模式是社会的需要。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模式将物流管理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是探究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运营效率的关键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提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工作,往往想到校内实训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或者是在具体的实习实训项目上进行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拟探讨一个比较完善的“校企合作下的双赢”探索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要以校企联盟为依托构建人才培养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以“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社会对物流人才能力的需求,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应用性人才,本文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并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这一体系成为提高物流专业学生技能的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5.
杨洪  郝燕 《物流技术》2015,(4):211-213
介绍了应用型本科的概念及特点,指出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及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在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例,提出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物流管理人才需求不断提高。此种情况下,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一些不足,未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究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钟鸣 《商品储运与养护》2013,(12):227-228,235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的必然趋势。文中结合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实训室建设过程,探讨校企共建实训室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董永茂 《物流技术》2007,26(9):42-43,47
以浙江财经学院与浙江省八达物流公司联袂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员为例,探索校企合作、强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晓斌 《企业研究》2012,(20):201+205
本文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阐述了专业建设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完善实训教学条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贺剑颢 《物流技术》2014,(17):492-494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基于大学科技园管理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针对产学合作育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市场化管理优势的物流专业校企融合育人机制,创新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引导和激励企业更好地参与育人工作,提高物流人才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吴晓棠  王文霞 《物流科技》2008,31(6):125-126
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人才的强力支撑。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有关部委已明确物流人才是国家嚼缺性技能人才。文章针对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分析。提出校企合作是物流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并对梗企合作内容、领域及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校企合作培养物流人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岳华 《物流技术》2012,(11):145-147
针对众多物流人才所具备的物流专业英语能力远不能达到社会和企业要求的现状,尝试对由此产生的招工与就业双难的窘境进行原因分析,指出主要是校企联合、工学结合不够、数学内容陈旧、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所致;并由此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是想方设法加强校企业联合、工学结合,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等。  相似文献   

13.
邹敏  谢明  胡正 《物流技术》2010,29(8):156-157
从必要性、理论依据及具体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说明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阵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促进了区域内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建设水平和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物流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探索思路:在校企合作中延伸教学场地;拓展教学资源;设置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培训机构与学校进行实践能力的链接式培养;多种有效考核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15.
章益新  范明明 《价值工程》2014,(36):263-264
东莞商贸服务职教联盟开展校企合作特色模式的探索,学校与企业尝试捆绑式深度合作。为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对其总体评价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以职教联盟为依托,发挥平台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斌 《价值工程》2010,29(34):221-222
高等学校应着眼于自身的长足发展,致力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人才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从校企合作的相互作用及现状入手,对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平台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构建高职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一兵 《价值工程》2012,31(20):250-251
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人才规格必须符合岗位需求。校企合作的开展,成为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讨论了国内校企合作的研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建高职互惠多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麻莉 《价值工程》2014,(12):274-275
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能动性是有效提高中职商贸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实效的关键,本文从建立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三个层面探讨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策略,力求对中职商贸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其特殊内涵,是指在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下,校企双方通过共同的投入和努力达到一定办学目的的协作活动。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立体发展、开放办学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开展校企合作意义重大,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与提高办学水平,可以应对资源短缺与提高办学效益,可以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功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曹钰 《价值工程》2012,(27):242-24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文章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为例,提出校企合作应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明确校企双方职责、义务,规范合作双方行为,达到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