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一些公司、学校等都会对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就是根据网卡的物理地址绑定IP地址。如果你在公司上网,进行BT下载、QQ聊天等违反规定的网络操作,网管就可以根据你所登记的网卡地址封了你的IP地址。  相似文献   

2.
对于在Internet和Intranet网络上,使用TCP/IP协议时每台主机必须具有独立的IP地址,有了IP地址的主机才能与网络上的其他主机进行通讯。随着网络应用大力推广。网络客户急剧膨胀。由于静态IP地址分配。IP地址冲突的麻烦相继而来。IP地址冲突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首先,网络客户不能正常工作。只要网络上存在冲突的机器。在客户机上都会频繁出现地址冲突的提示:“如果网络上某项应用的安全策略(诸如访问权限、存取控制等)是基于IP地址进行的。这种非法的IP用户会对应用系统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内部,IP冲突问题已不是新鲜话题;在区域之间,IP地址有限可能带来了安全隐忧或影响了冲浪速度;在更高层面,地址不足甚至严重制约了一个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方面,地址资源数量本身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更多智能终端要求连入互联网,这让原本有限的地址资源更加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4.
《广东经济》2013,(10):24-27
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未来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IP地址需求量将达到10亿,物联网需求量将达到100亿,固定互联网将达到5亿,IP地址需求总量将高达345亿,现有IPv4地址已远远不能满足网络的发展需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IPv6便应运而生,128位地址格式将以其在IP地址数量、安全性、移动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改变现代信息生活。  相似文献   

5.
多数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使用固定的IP地址,但是由于手工配置IP地址的过程比较繁琐,而且极易引起IP地址的重复,并且不易查找故障所在。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Internet中IP地址的使用原理,并介绍了如何弥补IP地址资源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与好友在网络上相互传输资料时。有时先要知道对方计算机的IP地址,才能与对方建立信息传输通道。 那么对方的IP地址该如何搜查得到呢?这样的问题你也许会嗤之以鼻,的确,查询对方计算机的IP地址,实在简单得不值得一提。可是,要让你列举出多种IP地址搜查方法时,你可能就感到勉为其难了。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凭借电脑的IP地址可以知道对方的所在地。虽然网上有很多地方可以查询IP地址的所属地。但是都是一些文字信息,没有位置感。其实,现在我们可以在网站上轻松把IP地址显示为Google地图的位置,这样看起来就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9.
与好友在网络上相互传输资料时,有时先要知道对方计算机的IP地址,才能与对方建立信息传输通道。那么对方的IP地址该如何搜查得到呢?这样的问题你也许会嗤之以鼻,的确,查询对方计算机的IP地址,实在简单得不值得一提:可是,要让你列举出多种IP地址搜查方法时.你可能就感到勉为其难了。下面,本文就对如何快速、准确地搜查出对方好友的计算机IP地址,提出如下几种方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暴露自己的IP地址是很危险的。道理很简单。暴露了IP地址。也就等于告诉了黑客要攻击的目标。那么,暴露自己的IP地址究竟有什么危险?我们又该如何减少这些危险?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1.
在网上,如果您想访问对方的电脑,必须知道对方电脑的IP地址,IP地址是Internet中必不可缺的东西,形象地说,IP地址就像我们的电话号码一样,具有唯一性。别人拨打你的电话号码就能找到你.计算机也一样,IP地址便是每台计算机的“号码”,也就是计算机在Internet中的地址,它与每台计算机是一一对应的。通过它,别人就能查找到你的计算机。Internet上的IP是唯一的,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IP。这个道理也很容易理解,想想看,你见过一部电话有两个号码吗?  相似文献   

12.
网元无法管理的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 《经济师》2005,(10):288-288
介绍网元无法管理时,通过IP地址、DCC屏蔽、ECC不通、网元的设置是否正确等几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首先,这里不考虑物理连接和其它问题,只谈及策略问题。此外,请安装相应的协议并正确地设置IP地址,同时尽量把计算机设置在一个工作组内且具有相同网段的IP地址。  相似文献   

14.
很多因特网的用户都有便携式计算机,并希望他们在外地甚至在路上时都能保持与因特网的联系。遗憾的是,IP地址系统的编址方案使得异地工作成为难以突破的瓶颈。然而,移动IP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该领域的空白,为网络技术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问题空间。  相似文献   

15.
经常使用Internet的朋友对IP地址应该不会陌生吧,你之所以能自由地畅游在Internet中,可全靠它了,它确保你的信息往来在浩如烟海的Internet中也不会迷失。当然。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单靠IP地址是不够的,还需要MAC地址和TCP等协议的配合才行。不过,限于篇幅,本文只涉及IP地址的寻址问题,其它的内容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也可以等我以后为你“罗嚓”一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讲述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域名、域名服务器的概念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等主办的2008IP地址资源研讨会在天河软件园召开。  相似文献   

18.
IP地址的盗用方法多种多样,其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热点服务认证系统是一种web的认证方式,用户可以通过自设IP地址或DHCP获得一个地址,打开浏览器,无论输入一个什么地址,都会被强制到一个认证界面,要求用户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就可以访问其他站点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IT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用户日益丰富的应用需求以及越来越多终端设备对网络的需求促使了现有的IPv4类型IP地址已现枯竭之势。相关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可提供的IPv4地址大约有40多亿个,估计在未来5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我国的情况更严峻,去年我国网民已突破8000万,而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总共申请到的IPv的地址仅仅60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