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市场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本文根据旅游业人才需求的主要特点,对珠三角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培养状况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就珠三角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关键资源,文化产业在现代来讲属于朝阳产业,其是现代市场经济态势下生命力旺盛的产业类型,其是国民经济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职业教育定位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互动发展的关系,提出职业技术院校的定位应立足于区域经济特色,并分析了珠三角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珠三角职业技术院校的定位及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归纳和总结,采用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文化产业的关键驱动因素,通过横向比较探讨中部地区与文化产业先进省市之间在关键驱动因素上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最后从文化产业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对中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文化产业近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领军人才的缺乏仍是困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难题。目前,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产业类企业大都缺乏文化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和基础;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是,整体人力文化知识层次偏低。人才的短缺,尤其是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短缺,已经束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领军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文章着力于分析目前江苏省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相关的制约因素,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重大。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基本上是以资源集聚、资本密集、人才优势为基础,利用创意来为生产大众文化消费品。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其发展模式可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内蒙古地区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其文化产业的独特发展模式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五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对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文化贸易中存在逆差严重、地区过于集中、产品"强硬软弱"等问题,这使文化多样性受到冲击,对我国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造成威胁。借鉴韩国及日本文化贸易保护措施的经验,政府的扶植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基础作用;国产内容配额在限制进口方面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为直接。我国应拓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抵制强势文化倾销,提高文化敏感度;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发挥人力资源的桥梁作用,以促进文化贸易的发展和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或转移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实施加工贸易新政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珠三角地区实施加工贸易新政的路径选择,对珠三角地区实施加工贸易新政的效果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对于人们了解和促进珠三角地区实施加工贸易新政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其在将来也具有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很多专家认为文化产业的概念是"将创造、生产、商品化结合在一起,融合文化内容得到发展的产业"。人们称文化产业为创意产业,也就是指其主要以个人创意、个人技巧与个人才华为主,利用开发知识产权,从而创造一定财富与帮助人们实现就业的一种行业。本文结合珠海文化产业发展,论述了文化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金融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庆华 《商业时代》2012,(27):131-132
本文以人力资源开发为背景,基于全球创业观察模型(GEM)框架,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创业环境进行了整体评述与深入比较。文章分别从金融支持、政府政策和项目、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放程度、文化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创业环境,并对两个区域的创业环境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陈森龙 《商场现代化》2008,(16):212-213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西部地区崛起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并对如何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提出了大力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与开发,注重人力资源存量;重视用人机制创新,加强人才的引入等措施;并对如何将人力资本转化成产业优势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孟洁 《电子商务》2012,(5):87-88
本文对深圳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发展趋势(特别是珠三角和深圳地区)、人才需求状况、电子商务专业对应岗位及其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对高职高专类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剖析了云南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旅游规划管理不够科学、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业资金投入不合理、云南旅游产品开发不足、非实体资源开发不充分;然后阐明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导性、旅游网络化建设需发展、旅游须复合型人力资源、利于开发旅游高端产品、弘扬民族特色需要人才;最后探讨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培养旅游业复合型人才提倡环保旅游健康理念利用民族文化产业优势。希望对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我校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对珠三角地区的100家一类和二类汽车维修企业进行了岗位人才需求调研,并对此次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才的岗位设置、岗位任务以及应具备的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烨 《市场论坛》2009,(2):64-66
文化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的朝阳产业.发展武陵地区文化产业成为武陵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但是,武陵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若干条件基础上的,因此,基于武陵地区产业发展的视角,从文化存量、人才、环境、政策支持、技术和资金几个方面论述影响武陵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武陵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集群构建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在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所做出的贡献已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证实。对于武陵民族地区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亟需文化产业集群来促进经济发展。基于武陵地区的地域特殊性和文化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文化产业集群需要具备市场、资源、人才、资本、制度、创新六个方面的条件。在其发展模式上,可从民族文化资源、主导产业和产品关联等方面入手,创建武陵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以快速提升区域的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兴国"无不揭示了人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人才是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而作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企业,也必须把人力资源看做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而对于欠发达地区企业来说,缺少的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人才问题成为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的缺乏,人力资源的短缺无疑是欠发达地区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因此,对欠发达地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笔者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社会大市场的日渐开放,人才在各地区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的健全完善也就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情况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各企业以及农村政府也逐渐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增加了资金投入来引进人才。但是,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相对短缺的现象,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已经形成了死循环状况。针对这样的问题,农村地区一定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提升管理质量,并不断以新型管理模式进行应用,提高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引进高素质人才,积极提升农民的素质文化水平,从而找到农村人力资源短缺形成死循环现象的主要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加以破解,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经济政策,承接了大量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其中发达地区又以香港、台湾等地为主。经过20年多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3年,“泛珠三角地区(9+2)经济合作”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胡勇  贺兵 《商业时代》2007,(28):94-95
珠三角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是珠三角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SWOT对珠三角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专利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提出该区域特色经济产业专利发展战略的方向,以实现珠三角地区特色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