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制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沅江是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其广大乡村建设和耕地占补平衡都很有代表性。以沅江耕地占补平衡为分析视角,探讨新时代基层耕地占补平衡现状及优化途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四川耕地后备资源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后备资源现状是开展土地整治的基础,是切实保护耕地,实现四川省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的启用,对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会对土地整治科研、测绘、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技术和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变化。在“二调”数据的基础上,对四川省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调查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长富 《北方经贸》2011,(12):61-61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责任、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三方面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应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通过阐述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基本内涵,分析新疆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疆特殊背荣下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土地资源是沿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比较优势沿桥区域土地资源丰富,尤其是耕地和草场资源,在全国举足轻重。可垦荒地资源和其它待开发的土地资源存量,更是在全国居于显著地位。首先,大陆桥地区已开发耕地面积达0.379亿公顷,高于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主导地带的沿海和沿江地区,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9.16%;草场面积达1.125亿公顷,大大高于沿海和沿江地区,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四成以上;城镇及工矿用地达0.057亿公顷,占全国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5%。  相似文献   

6.
《价格月刊》2005,(11):F0002-F0002
据统计,赣州市目前己改造大小“空心村”870个,占已建和在建1190个新农村的73%,集中安排了4.2万户农民建新房,建新房节地率达37.5%,占耕地建房同比下降了85%。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净增耕地21万亩,在实践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节约挖潜,舞约用地,保持耕地占补平衡总量有增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矛盾越来越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问题特别是耕地问题成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提高其生产力,是保障社会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该文根据《平昌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结合平昌县经济、社会、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平昌县土地整治潜力进行评价,分析土地整治规划及土地复垦重点区域,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婉芳 《商业时代》2012,(15):137-139
县域经济具有比较优势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苏南和浙北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都充分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在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当我国进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后危机时代",苏南和浙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土地与能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小企业经营艰难等问题。探索如何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实现苏南和浙北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工业反哺农业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财政扶农是推进以工哺农的现实路径,政府必须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全方位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财政支出政策体系,满足城乡、工农统筹发展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数量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耕地的质量,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进行,土地整理作为协调人地关系,提升耕地保护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整理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土地资源组织和优化的程度。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土地整理的过程,会对地表的生态系统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前我国的土地整理为例,就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与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廖洋 《财经界(学术)》2014,(15):277-277
有效的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数量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耕地的质量,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进行,土地整理作为协调人地关系,提升耕地保护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整理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土地资源组织和优化的程度。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土地整理的过程,会对地表的生态系统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前我国的土地整理为例,就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与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多地少,耕地紧张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一大突出特点.“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出了关于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论文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以鱼台县为例对我国的区域土地使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强的战略措施,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琼 《计划与市场》1996,(10):24-24
农用土地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以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集中地区反映各种农业自然条件的综合性资源。一个地区农用土地资源的状况及其利用程度,可以反映该地区物质财富的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最近十年来,广水在农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用土地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农用土地的利用保护现状及其评价 1.各种农业用地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广水市是一个低山丘陵地区,北部为低山区,中南部为丘陵区,丘间谷沟及主要河流两岸有零星平原分布,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30.1%、64.70%和2.50%,丘陵岗地占了国土幅员的三分之二。在土地利用上表现为各种农业用地类型齐全,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等生产性用地交错分布、组合复杂。 2.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全市除了极少部分还未开垦外,绝大部分土地已被利用。耕地中中高产田占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一个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保护是事关中国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世界上最严格的制度及政策措施保护耕地。但问题是,由于各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不同,其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极不均衡,显然,政府绝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用统一的政策标准来衡量各地的耕地保护状况。因此,政府可以立足于区域优势以及利益互动等方式来实现耕地保护目标,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实现耕地总量控制、发挥区域经济产业优势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区域利益互动机制来实现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远郊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路径。运用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入户访谈法得出:远郊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资金筹措,前期可以依靠市场,后期政府与集体要逐步收回自主权;产业转型发展要依托现代农业,构建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新农村建设要开展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积极努力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研究提出了跨越行政边界限制利用建设用地指标的指标周转置换机制;跨越行政级别限制杜绝贪污腐败的土地管理监督机制;以及复垦土地量质并重,切实保证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绩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土地整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城镇建设用地逐渐扩展,使得土地尤其是耕地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而耕地必须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了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各级政府与国土部门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土地整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现在土地整理已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一些建设用地较为紧  相似文献   

17.
《致富天地》2009,(9):12-12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99.3%的面积是山区。该县在山区综合开发中坚持基础先行。农村电网改造已完成88%,保证了产业开发的用电需求;通过实施县乡油路工程和乡村弹石路建设工程,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469公里,改变了山区交通的落后状况;投资1500多万元大力实施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在新增耕地285公顷的同时,改善了灌溉和机耕条件;无量乡土地开发占补平衡省级补助项目将新增耕地443.98公顷,是山区综合开发的新亮点;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宝华现代烟田,进一步改善了红大烤烟基地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8.
魏学峰 《现代商业》2012,(33):112-113
新源县地处巩乃斯河谷,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光照比较充足,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工、农、牧、商全面发展的县。目前,畜牧业已成为新源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该县天然草场多,耕地面积大,水土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大多年份是风调雨顺,具备农牧结合、林牧结合、以农促牧来促进畜牧业大发展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9.
虚拟土地贸易平衡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土地"是指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数量。虚拟土地贸易是一种以"虚拟形式"隐含在商品和服务中的特殊土地资源贸易。随着各国家和区域对于能源的争夺愈演愈烈,虚拟土地贸易平衡也受到更多关注。如果盲目的进行战略争夺,必将导致各国家和区域陷入"囚徒困境"和零和博弈,因此必须要寻求均衡的博弈策略以解决争端。通过模拟区域关于虚拟土地进出口贸易的策略选择,利用进出口函数分析区域进出口虚拟土地和自身虚拟土地消耗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区域虚拟土地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模型,最终得出区域虚拟土地进出口与自身利用的均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近年来,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制止浪费和粗放利用土地,珍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土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集约用地就是提高每宗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比,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