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27-19井是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某采油厂一口生产井,由于下部层位出水严重,影响到该井和临井的正常生产,为此多次实施挤灰封堵作业,但是效果不理想。为了确保成功完成该井挤灰封堵作业,选择了机械式水泥承留器挤灰工艺,并且实施第三方监督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关,及时解决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降低了作业风险,提高了挤灰作业成功效率。该井的成功实施,对于如何确保作业施工质量、提高作业成功率以及作业监督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水低温环境下固井水泥浆体系强度发展缓慢、流动性差、稠化时间长、窄压力窗口等难题,文章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深水低温固井水泥浆体系中的新型纳米早强剂。通过对其流变性、稳定性、稠化时间、抗压强度等性能的评价研究发现,该种纳米早强剂在海水水泥浆体系中,尤其是低温条件下能够起到提高早期强度、改善流变性能、缩短稠化时间的作用。该早强剂已应用于中国南海数口井的固井作业,极大提高了固井效率,缩短了固井周期,现场反馈效果良好。文章中介绍的这种新型纳米早强剂性能良好,是一种适用于深水低温固井作业的新型早强剂。  相似文献   

3.
介绍固井作业情况及存在问题,远程控制技术在固井施工中的作用及趋势,远程控制原理及功能,仪表车的结构、原理和作用,以及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11月18日,首辆北奔重卡底盘搭载艾里逊自动变速器的单机单泵固井车,由烟台杰瑞股份公司副总裁王继丽交付给买家——西部钻探固压工程公司濮洪,这是国内市场上第一辆国产底盘搭载自动变速器的固井车。固井车一般在油田使用,工况环境复杂,路况恶劣,常见泥泞路面、松软沙土路面、山区的连续多弯长坡路  相似文献   

5.
孙乾坤 《化工管理》2024,(9):69-71+81
在海洋石油钻井作业过程中,固井是作业风险最高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钻进过程中的井下安全、完井过程中的储层开发以及后期增产措施的实施。下套管作为固井施工程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套管的上扣质量、套管是否顺利下至设计井深,对后续钻井都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石油钻井中作业井难度的不断增加,深井、超深井、大位移井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高难度井的下套管作业成为一项很大挑战。顶驱下套管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正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文章详细介绍了顶驱下套管技术的工作原理、设备特征、操作方式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现场采用顶驱下套管技术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固井施工作业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水泥浆性能是影响固井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现场水泥浆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保证水泥浆质量.通过对固井水泥浆检测管理需求的深入剖析,发现在固井水泥浆检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多方面存在短板.设计开发了固井水泥浆现场性能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固井水泥浆质量检测的实时信息化管理,实现对...  相似文献   

7.
设计制造新型油田立式下灰罐,通过进气结构、管汇流程、气化系统的优化创新,解决了油(气)田固井下灰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下灰速度慢、剩灰率偏高、操作较复杂、存储量不大、不便于移动、安装复杂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石油企业勘探开发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规模的不断壮大,油田固井技术的推广运用有效促进了油田固井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形势下,加强、改进油田固井技术仍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固井作业中的技术难题,提出了油田固井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克深XX井是一口复杂的超深井,钻遇多套盐膏层和地层压力系统,存在垮塌、高压水层、漏失层、溢流等复杂钻井,给固井作业带来了很大难度。通过多次扩眼通井等措施保障套管下到位,制定严密的下套管措施保证作业过程不发生垮塌、溢流等风险,优化了固井工艺,提高固井质量。该井的复杂处理措施和固井技术值得进一步钻研,可为石油作业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固井是钻井作业中的重要工序,很难有重复作业的机会,必须一次性实现质量要求。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某些固井事故,如"插旗杆"事故便是固井事故中的典型。渤海某区块N13井在一开444.5mm井眼作业时由于轨迹偏斜,需要注水泥回填侧钻,注水泥后水泥浆闪凝发生"插旗杆"事故。在对N13井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做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保证槽口再利用和轨迹防碰可控条件下的浅层"插旗杆"的一些处理思路并在N13井取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伊拉克M油田高压盐膏层固井井漏、下部作业井控、井口带压和高低压过渡层窜流等问题,分别从井筒准备、前置液设计、水泥浆设计及施工阶段制定了盐膏层固井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大排量循环清洗井壁及固井期间的紊流顶替保证固井质量;对套管扶正器类型及性能进行优选提高套管居中度;结合使用压稳系数进行浆柱设计以压稳地层;以壁面剪切应力作为衡量顶替效率的有效表观参数等技术措施在M油田20口井高压盐膏层固井作业中的应用,使固井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管片外径为8.8 m的盾构机接收、拆解和吊装作业问题,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特殊工况下盾构机吊装出井技术措施进行研究。首先对吊装过程中最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了在结构未完全完成工况下盾构机吊装解决方案,同时进行了有、无措施的吊装作业对现有不完整井结构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并分析了在有措施的工况下吊车支腿地基承载力及基坑侧压力,最终提出了在接收井结构不完整情况下盾构机接收、拆解、吊装出井及施工监测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实际工程应用中,所提盾构机出井吊装施工技术措施可行可靠;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际监测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变形可控。研究结果丰富了特殊工况下盾构机吊装作业的施工技术,可为类似情况下的隧道工程吊装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永久冻结地区固井作业时,需要进行详细周密的固井设计,并且应用各种成熟的固井技术以产生良好、持久的地层封隔和固井质量。井下环形空间中,只有水泥环与套管,水泥环与地层之间产生良好的水力密封,才能避免固井作业后各种挤水泥作业、各种修井作业,避免关井和油气资源的流失等等。固井作业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充分调研各种影响固井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对各种因素提前做出相关预处理措施。 Novo Zapolnarnaya(俄罗斯北极圈地区)油区,利用新型混拌工艺施工作业10井次,10口井的固井作业进行顺利,固井后没有油气水窜流现象,而且这10井水泥浆设计合理,因而减少了各种固井隐患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油气井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由于浅层水和浅层气等高压流体预测的困难性和危害性,深水固井作业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难题。以往人们总是关注钻进过程中的井喷事件的防控,但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bp)"深水地平线"钻探平台发生爆炸事故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固井作业质量差同样会导致井喷。对井喷处理措施的不当,不仅会造成井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同时大量溢油入海更会严重破环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以bp事故报告为依据,将事故树分析与事件树分析相结合,对深水固井作业溢流的原因、井涌监测失败的原因和井喷的后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分别建立了深水固井作业溢流和溢流井涌监测失效的故障树。并结合井喷事件树建立了固井作业井喷事故的蝴蝶结模型。该模型为深水固井作业过程井喷事故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石油行业中,水平井固井质量可靠是确保各项相关作业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水平井固井所包含的内容涉及到了多门学科,其技术的涵盖内容也较广,需要有丰富经验和技术知识的人员才能够确保水平井固井的质量。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在水平井固井作业中的水泥浆析水、套管居中、水泥浆失水以及岩屑床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再以一个实例的方式来进一步分析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言理 《化工管理》2015,(7):172-173
固井是钻完井过程中的重要作业,随着油田的逐步开发,地下地层情况越来越复杂,在高压下地层变得非常容易漏失,给固井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目前的常规分级固井工艺还存在很多不足,免钻分级固井是能解决该困难的比较前沿的一项固井工艺技术,该工艺免去了注水泥后的钻塞流程,缩短了工程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在固井质量方面,一级注水泥后涨封隔器,保证二级注水泥的封固质量。同时该技术延长了油井的开采寿命,对提高其综合开采价值效果显著。免钻分级固井技术首次在大港油田现场应用情况良好,为以后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杭锦旗地区J58井区是典型的低压易漏失区,该区地层承压能力低,下套管、固井过程易发生漏失,常规固井方法难以保障固井质量。笔者结合井区地质特点,针对不同地层承压能力的井,基于"正注反挤"总体思路,制定了不同的固井方案,从水泥浆性能优化、浆柱结构设计、注、替方法设计、安全下套管防漏措施、钻井液性能调整和"正注反挤"固井防漏控制措施6个方面出发,形成了杭锦旗地区J58井区固井工艺技术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固井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液压举升装置在渤海地区侧钻中的可行性研究,根据装置的两种安装方式,建立了相关实体模型,在最大正常作业工况和极端作业工况下分析两种安装方式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滑移底座安装方式稳定性更好,建议在多井作业或者采油平台有导轨时,采用滑移底座安装方式;若采油平台无导轨,且为单井侧钻作业,可考虑套管头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19.
抗拉强度是评价固井水泥石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对保障固井质量和井筒长期密封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目前固井水泥石抗拉强度测试方法普遍存在应力集中、结果误差大、重复性差、不能研究交变载荷作用工况等方面的不足,创新研发了固井水泥石拉头,优选了高强度结构胶,形成了一种固井水泥石抗拉强度直接测试方法,弥补了现有测试手段的不足。通过对纯水泥和韧性水泥浆体系开展评价实验发现,形成的固井水泥石抗拉强度测试方法消除了应力集中的影响,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具有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可研究交变载荷作用工况等优点。其中纯水泥比韧性水泥浆体系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约高出近40%;但因其弹性较差,导致在10~30轮次循环加载的工况下,其强度衰减比韧性水泥浆体系快,最高降幅达47.73%。该方法在川渝地区页岩气固井中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应用小井眼开窗侧钻技术是降低钻井综合成本、老井再度稳产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哈国卡拉姆卡斯油田K2357C完井作业的主要难点,详细介绍了小井眼内开窗侧钻水平井实施复合尾管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包含浅井尾管下入技术、新型XG-F完井系统设计、小井眼窄间隙固井、水平井固井技术等。为今后同类型井,特别是浅层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固井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