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15是消费者的盛大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消费者比平时更容易找到做一把“上帝”的感觉。同样,3·15也是企业关注的日子,一些企业由于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而受到消费者赞扬,另一些企业因产品质量或服务低劣而被消费者投诉被媒体曝光。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家们在3·15想说些什么呢?我们本期特辟“企业家热谈3·15”栏目,请读者朋友们听听我们邀请的企业家们对3·15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2.
方言 《上海质量》2008,(3):67-68
“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消费者的“节日”。在今年的这个“节日”里,上海市质量协会、静安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静安区质量协会组织了一批坚持质量诚信的企业质量志愿者,为消费者送上了满意服务的“礼物”,以企业的质量诚信与市民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15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已经迈进了第25个年头。“消费和谐”是2007年我国“3·15”的宣传口号,然而就是在这个消费者的节日里,福州五一广场却上演着商家围堵消费者投诉、阻拦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这个“节日”正值“两会”结束,各种热点新闻不断,大家几乎都忽略了还有这么一个重大节日存在。当然,伴随每年央视3·15晚会而来的还有一句顺口溜:不到3·15,不知道自己还能投诉。今年的3·15,我抽空关注了一下,触目惊心,什么医疗垃圾回收被当成“二料”做成儿童玩具,什么麦当劳大胆出售过期食品等等。如果每年没有3·15,我想就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有没有投诉机会的问题,而是表面繁荣之下匿藏了多少罪恶的问题。每年只有央视3·15关注了、曝光了,地方工商质检部门才会连夜出动。地方相关部门的不作为,让央视记者每年都有了一次做质检员的兼职机会。看到此情此景,内心深处是非常悲哀的。  相似文献   

5.
假冒伪劣的鬼门关 3·15晚会已经成为消费者的“节日”,为什么3·15晚会会成为一些企业的“受难日”呢?企业到底怕什么? 对此,中央电视台3·15特别节目导演组的回答是:“3·15晚会每年都要为消费者‘解气’。在生产、流通环境没有完全规范的条件下,3·15晚会的监督作用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6.
3·15话诚信     
“3·15”消费者权益日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又一次来到我们身边。每每提到“3·15”,会让我们每一个人想起自己还是一个消费者。我们吃、穿、住、行所用的这些“物”并非让所有的人都能心满意足,甚至有的会带给我们伤害和苦痛,这时才会更清醒的发现自己的一些权益正在被侵害。随着  相似文献   

7.
每到3月,总有很多入在等着看3·15的热闹。这个本是消费者和生产厂家沟通的节日,作用和寓意逐年在发生着变化,甚至于到了现在,消费者和厂家在3·15成为了“敌人”。  相似文献   

8.
刘戈 《中外管理》2011,(6):58-59
每年的“3·15”是中国“扒粪运动”的高潮,大量的记者们会利用几个月的时间潜伏暗访,寻找最触目惊心的危害消费者的事件。双汇“健美猪”事件就是因此而被央视著名的“扒粪节目”《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的。巧合的是,一百年前的美国被曝光的同样是肉类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9.
“3·15”是消费者的节日。近几年,随着我国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城镇商品房质量问题日益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由此引起的商品房质量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房地产楼盘、企业被投诉的现象成为这几年投诉较高的一项消费,受到媒体的关注,作为媒体,我们有责任曝光黑  相似文献   

10.
3·15晚会历年的主题更多地关注于消费需求行为本身,3·15这一消费者的节日似乎离企业很远。 2003年3·15晚会“净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质量”的主题则颇有深意:环境二字将消费者与企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3·15晚会的核心概念已  相似文献   

11.
年年3·15     
3·15,是消费者的节日。衣食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消费"两个字紧密相连。有人说,3·15总是充斥着假冒伪劣、侵权诉讼、财产损失这些不和谐字眼,节日变成了消费经营矛盾集体式爆光的日子。也有人说,3·15少了个体利益的维护,多了品牌经营的色彩。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年年3·15,我们的产品质量逐年提高,法律标准日渐完善,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正在增强,知法、懂法、用法,维护自身权益、规范生产经营,才是年年3·15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孩子们有“儿童节”,年轻人有“青年节”,女同胞们有“三·八”节,“夕阳红”们有“老年节”。那么,汽车工人呢?汽车工人也有自己的节日,那就是每年的“7·15”,它是一汽的厂庆日,理所当然地也是汽车人的节日。 “7·15”是一汽诞生的日子,当然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日。从这天开始,标志着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汽车  相似文献   

13.
“3·15”是消费者的节日.近几年,随着我国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城镇商品房质量问题日益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由此引起的商品房质量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房地产楼盘、企业被投诉的现象成为这几年投诉较高的一项消费,受到媒体的关注,作为媒体,我们有责任曝光黑心商家、揭露消费陷阱,为消费者解恨;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推动制度健全,为规范行业尽责,为消费者解忧,  相似文献   

14.
图片报道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希望天天都是“3·15”。因为消费者购物、接受服务等活动是天天存在的,随时会受到侵害,总希望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天天都能进行。实际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技术监督、工商、法院等职能部门正是这样做的,他们随时接受消费者的投诉工作或起诉。因此说:天天都是“3·15”。  相似文献   

15.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迎着和煦的春风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又来临了。“3·15”是消费者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乃至这一段时期里,各种宣传、咨询、打假、防伪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行政机关、执法部门、企业、新闻媒体等各司其职,不遗余力,纷纷行动起来,营造一个相对较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一扫一年来的积郁,走出阴霾,沐浴阳光。作为节日,往往代表着喜庆与欢乐,然而“3·15”让消费者在喜庆之余还不免有些苦涩和尴尬,人们之所以把它当成节日,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可以由衷地体会到理想中作为“上帝”的滋味,尽情地…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年3·15。媒体上,照例一边是商家信誓旦旦的承诺:须臾不敢忘记顾客——我们的“上帝”!一边却是“上帝”们在痛诉:光明牛奶不“光明”,惠尔浦洗衣机爆炸,托普手机一个月修三次,还有冰箱着火、电视严重漏电……这样一个明媚柔润的春天,在中国,多少人的内心却是如此不平静。翻翻一年的记录,各路厂商那些让“上帝们”飘飘然的承诺又有几个真正兑现了?本刊联合315投诉网,推出了“黑榜315”,对那些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企业做了一次排名,并对投诉重灾区的十大行业企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我们的目的不是曝光被投诉的企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醒中国企业: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取得顾客的信任和尊重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说,一个企业被投诉是因为质量或服务的缺陷,那么反复被投诉则意味着企业根本就没把顾客当回事。企业做的好坏,顾客心目中自有一杆秤,企业的产品如果被多次投诉,那么最终会在顾客的抱怨声中逐渐丧失市场、丧失公信力、最终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而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伴随着马年的吉祥喜庆又来临了。今年“3·15”活动的主题是“讲规则、守诚信”、“科学消费”,这个主题既与我国加入WTO面临的形势有关,又与广大消费者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维护切身利益相关。  相似文献   

18.
早春二月,我们与“3·15”相约。“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见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不断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的历史进程。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营销创新:开启市场的“金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商家纷纷叹息:“经济低迷,生意难做!”但也有不少老总们不以为然:“生意难做,在乎人做”。的确,加入WTO后,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我们的企业营销什么最重要?精明的企业家认为,贵在向消费者创新“营销理念”,营销企业家独特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徐徐春风,淅淅春雨,曈曈春日中又来到了神州大地。 为了使世纪之交这一消费者的盛大节日过得更加热烈和精彩,各地方、各有关部门都做了积极、精心的准备。据了解,“3·15”当天,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在首都北京以及上海、郑州、沈阳、长沙、福州、西安、武汉、杭州、南京、广州十大城市同时推出以“铁腕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