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李艳 《会计师》2010,(8):31-32
<正>加入WTO后,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要求我国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采取了"原则导向型"框架,引入了公允价值这种新的计量属性,这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要变化增加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灵活性,也使更多的会计核算越来越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本文从公允价值和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及特点出发,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公允价值依靠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促进公允价值的应用,举例说明公允价值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应用,在最后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的内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力直接影响公允价值的正确运用,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从公允价值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的内在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提高会计职业判断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一)投资性房地产此项为新准则加入的一项新的会计核算科目。准则给出了两种后续计量模式,一种是成本模式,一种是公允价值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另外,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需要相互转换,这也需要职业判断来识别转换  相似文献   

4.
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革 《辽宁财税》2002,(12):39-39
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体现了现代会计理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一种否定。资产或债务的价值应体现在其预期的现金流人和流出上,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历史成本只能告诉人们在取得资产和形成债务时花费的成本,而不是代表其本身价值。公允价值只是一种权益之计和暂时性的计量属性,它多种表现形式以及判断时很强的主观性,势必给企业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会计职业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使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必然存在难度,会计人员很难把握。  相似文献   

5.
张莉平 《中国外资》2008,(11):143-143
本文对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赋予重要地位且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应用的比较慎重。在应用中需要关注公允价值的取得、注意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协调、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以及建立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  相似文献   

6.
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现状不容乐观,如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意识不强,专业素质整体偏低,会计职业判断行为缺乏独立性等等。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更新思维方式,增强职业判断意识,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健全约束机制,加强会计法规宣传和法制建设,改善会计执业环境,督促会计人员能够公允运用职业判断。  相似文献   

7.
引入公允价值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由于公允价值是基于主观判断的定性因素大于具有量化标准的定量因素,并且在复杂市场条件下操作难度比较大。为了顺利地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农林业系统财务人员必须清楚公允价值的定义,熟悉公允价值在林地、林权等方面的具体运用,明白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以及损益的确认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如何选择正确的计量属性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行确认,以至使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可靠、更相关;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由于公允价值数据的获取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很多的估计与判断,使得公允价值的推广运用受到了限制,但是,估计和判断是会计具有的特性,我们不应将专业人员的判断与“人为操纵”混为一谈。因此,在会计计量属性中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会计报表的质量的提高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将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得资本市场得到不断完善,经济也将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各方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所形成的会计信息恰好在这一方面比以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所形成的会计信息更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于是会计需要公允价值计量,审计需要对公允价值计量形成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进行判断,判断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需要估值技术,利用估值技术服务于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服务于公允价值的审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资产评估师的肩上.如何才能做好这方面的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高职会计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不同于普通高等会计教育,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对其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仅从会计职业判断、公允价值、现值问题等诸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分析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性:"以责代制"的必然要求;内容全面性的必然要求;"公允价值"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笔者又提出了应对策略:会计从业人员需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掌握精准的操作尺度,形成准确的职业判断观念.  相似文献   

12.
亓心灵 《中国外资》2011,(12):115-115
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分析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性:"以责代制"的必然要求;内容全面性的必然要求;"公允价值"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笔者又提出了应对策略:会计从业人员需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掌握精准的操作尺度,形成准确的职业判断观念。  相似文献   

13.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工作的始终,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在目前经济情况下,研究如何选择恰当的会计职业判断,以求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晓燕 《中国外资》2011,(6):245+247-245,247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工作的始终,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在目前经济情况下,研究如何选择恰当的会计职业判断,以求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妍 《时代金融》2012,(36):266
公允价值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为投资者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提供了主要依据,有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允价值与投资者决策的关系,分析了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真正接轨。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外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对内则可以为企业提供完全市场经济的商业通用语言,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任何一项新制度的推行都是机会与风险并存,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也不例外。新会计准则在实现与国际接轨为我们创造机会的同时,存在着职业判断风险和公允价值风险等风险,值得注册会计师们关注。一、新会计准则的职业判断风险和公允价值风险会计准则是企…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件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允价值应用模式的正确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是一种均衡价格,它能反映资产的本质,符合决策有用观中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有助于理顺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也有助于全面收益计量模式的实现。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备受争议,我国使用公允价值也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对公允价值理论基础的分析,表明公允价值相对于其他计量属性具有很多优势,在选择公允价值的应用模式时,应综合考虑其适用条件和使用成本,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对公允价值进行探讨,使公允价值能够为计量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本文对公允价值的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结果:公允价值能够应用于企业合并以及金融资产等计量工作。结论:在全新的会计准则下,需提高计量人员素质以及健全计量工作机制,才能发挥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合并对价分摊公允价值评估是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包括涉及合并对价分摊公允价值确定的合并业务范围界定及其评估需求分析、合并对价分摊公允价值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对接、合并对价分摊公允价值评估对象内容分析以及合并对价分摊公允价值评估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重点分析了合并对价分摊公允价值评估在合理性测试、商誉计算、无法单独获取公允价值的可辨认资产以及负债公允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