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高职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冈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黄冈厚重的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是高职思政课法律教学的坚实基石,在高职思政课法律教学中充分运用董必武的思想和理念,以董必武依法治国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思政课教材的修订,黄冈红色物质文化在高职思政课法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利于将黄冈老区红色物质文化植根于高职思政课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我校高职思政课教学中,黄冈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资料宝库。在高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学中充分运用黄冈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黄冈红色文化,把黄冈红色文化资源引进课堂,为了实现高职思政课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就需要努力增强爱国主义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研究生对国家和人民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见证,也是教育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材。这就要求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的有效模式。以"红色文化讲堂"为依托,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具有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扩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课堂的数量与内容、弥补专业红色教育师资队伍的不足、增加研究生思政课堂的感染力和丰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顾恒 《现代商贸工业》2022,(10):136-137
本文在高校教育思政改革创新的背景下,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了苏州某高校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现状,总结当前地方红色文化思政教学的现实困境.分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此进行校内实践研究,深入思考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载体和路径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在进行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视角与资源发挥的功程度直接相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课程效果。一般而言,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导入、核心内容与课后习题三个主要视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重视红色资源融入导入的时代性与学生的可接受性、促进红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入衔接、科学把握红色资源融入课后思考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历史遗存和文化瑰宝.其蕴含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强大的红色基因,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校学生党史教育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模式,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有利于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培...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相融合,深度挖掘和利用好地方红色文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地方红色基因和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内容,使思政课更加鲜活,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8.
于昕宁 《中国报业》2023,(4):116-117
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政课程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准确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程教学中红色文化的内容,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的红色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紧抓“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课程+教材”等,以全周期、全过程、全覆盖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红色文化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历经十三年在延安革命圣地独创的革命历史精神财富,同时也是高校有效宣传思政教育的育人载体.新时代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紧密融合对于塑造青年的健康人格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也对青年认真贯彻和践行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  相似文献   

10.
VR技术能够助推红色文化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助力传承红色基因,攻克传统红色思政教育的瓶颈。但是其应用也面临成本高昂、人才稀缺等现实问题,这要求培养技术人才、创新VR技术和红色文化结合的方式途径,助推VR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文化自信力量、提升课程价值引领以及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多管齐下,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健全...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高职高专在不断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过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商业文化融入思政课,以期实现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建设的现实追求。在分析苏商文化精神内涵特征基础上、探讨融入思政课内容、意义价值及实现路径,充分发挥产业(行业)文化培养大学生职业精神素养优势,试图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内容上"两张皮"问题,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探索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等充满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金课。  相似文献   

13.
中央16号文件印发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把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掀起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热潮,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学生实践教学优秀作品。但是,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要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流程管理、规范化建设和增强获得感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成渝红色资源是川渝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先进文化资源。红色资源与外语课程思政内涵联系紧密,在引领培根铸魂育人导向、严守意识形态阵地,赋能深推崇德力行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采取“上下合力+三位一体”完善顶层设计、深挖整合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库、逐层逐级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融入路径,有助于推动成渝红色资源融入外语课程,实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一个创新。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已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瓶颈“环节,实践性教学的运行机制不规范,教学模式有待完善,因此,建立和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的保证机制、不断拓展创新实践性教学运行的新模式,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太令人满意,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多种途径。因此从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分析思政课学生学习兴趣的现状、原因,提出培养思政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而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核心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法宝,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针对目前“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学过程单向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式单一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转变教学理念,增强价值引领。发挥学生主体,激发参与意识;对接教学内容,力求以史撑理;挖掘校史资源,实现文化育人;创新教学方式,力求实践转化。  相似文献   

19.
张蕊 《消费导刊》2013,(8):198-198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教育。本文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带领学生参观徐州博物馆为例,谈谈如何依托地方资源,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诠释"大思政"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院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改革现状和条件,以《医药消费行为分析》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开发思政教育资源,增加思政考核模块,创新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着力,将"药德"教育全面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