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日前召开会议研究“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发展问题。会议强调,要抓住机遇,面向市场,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
新政     
本刊讯:4月10日上午,浙江省政府在杭州召开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交接牌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为两大基地授牌。其中,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落户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则落户高新区(滨江)。这两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落户杭州,对于辐射带动浙江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发展,推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GDP多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且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包括大量吸引外资在内的投资拉动实现的。但是这条老路不能再走下去了,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一个崭新的高技术升级,而发展生物产业是真正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潜力和需求,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已经成为许多生物高技术企业面临的重要瓶颈,生物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风险投资的介入。本文试从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闻榜     
《浙江经济》2008,(7):5
4月10日上午,浙江省政府在杭州召开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交接牌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为两大基地授牌。其中,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落户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则落户高新区(滨江)。这两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落户杭州,对于辐射带动浙江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发展,推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田禾 《开发研究》1987,(1):63-63
<正> 高技术产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祁玉岗在来稿中谈到,内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是内地各省市单独地、全面铺开地发展高技术产业,难度仍然比较大,因此要提出选择有限目标,实行联合开发的对策。选择有限  相似文献   

6.
生物产业是成长性极强的新兴产业,生物产业的加速发展将迅速壮大高技术产业,成为浙江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生物产业将给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应高度重视,超前谋划,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7.
一、甘肃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内外环境、政府政策指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持续投入、人才培育和引进等一系列利好环境下,当前甘肃省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以企业主体为着眼点,围绕人才、资金、市场等基本因素的高技术开发体系.特别是"十二五"甘肃省高技术产业规划实施以来,甘肃省高技术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出口较快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果。在已有35个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国家在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又新建了37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生物产业是当今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作为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正在成为信息产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赴阶段,国家应当考虑生物产业本身的特点和我国生物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立足长远,研究制定有效的税收措施,促进生物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玮 《北方经济》2010,(12):33-34
网络经济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态,网络效应是伴随网络经济产生的,其通过改变消费者行为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效率,同时对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和市场结构的变化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生物基因工程制药产业作为高技术和战略性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世界各国科技实力的制高点,因此,基于网络效应基本理论研究生物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海经济研究》2006,(6):18-21
一、今后五年青海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目标今后五年,青海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本着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大力发展以培育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为主要目的,争取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高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现代农牧业、新材料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产业化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品,构筑有青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1996,(10):31-31
什么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亦称“技术密集型产业”。凡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工艺先进、技术人才集中、产品技术复杂的、以高新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都称为高技术产业。基本特点一是知识密集,二是发展迅速,另外强调人才资源及其作用。在当代主要包括:(l)微...  相似文献   

13.
生物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之一。美国、欧洲国家、亚洲国家及地区对促进生物产业发展各有重点不同的政策措施,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即根据本地具体情况为生物产业提供不同程度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支持,政府在政策扶持方面起着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经验的总结,探寻有益于发展我国生物产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产业与生物技术支撑产业 21世纪世界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正逐步进入投资收获期,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由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支柱产业发展,被誉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生物经济,已逐步成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经济形态。据测算.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市场将达到30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鉴于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标准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暂采用OECD国家1986年建议的高技术产业标准,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做些粗略的分析。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三大提出注意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十四大提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以来,国家大力采取措施发展高技术产业。1989年开始实施旨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和发展的"火炬计划",培育和创办高技术企业,吸引数万名科技人员从事火炬计划,开发高技术及高技术产品,鼓励他们创办高技术企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一个世纪,人类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土地、厂房甚至资金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改变了国家的成长模式与国际竞争力。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知识经济正是以数字化信息革命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直接导致的结果。高技术产业主导着一国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高技术产业的成功发展不仅可以改造传统产业,而且能生成新的产业和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同时,高技术产业具有成长快速、技术含量高、产品对社会经济活动影响面等特点,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潜  相似文献   

17.
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简称《生物产业政策》)全文。这是我国加快培育生物产业.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政策保障。真可谓是“穿新鞋走新路”。  相似文献   

18.
《重庆经济》2007,(7):15-19
生物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导高技术产业之一,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生物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提出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以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面对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激烈竞争态势,我国在一些优势明显的区域规划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重庆具备建立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一定基础和优势,在国家的统筹规划、指导和支持下,重庆有条件建设成为我国生物产业领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潜力进发的重要产业聚集地。  相似文献   

19.
外资高技术产业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陈丽珍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15-18
文章利用2000—2008年江苏外资高技术产业的数据,分析了外资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外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最为密切,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外资高技术产业内部,又以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最高。外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外资高技术产业内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围绕高技术产业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比较丰富成果。从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视角出发,具体从高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影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发现,当前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