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速度不断加快,2005年对美元升值2.6%,2006年对美元升值3.49%,而2007年对美元汇率升值则达到了7%,2008年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在4.4%.人民币升值备受各方关注,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竞争力下降、出口利润减少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出口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家也需要从宏观政策上采取措施,降低汇率变化对产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汇率改革中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2.1%,并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在汇率改革后的几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只是在很小的区间内浮动,升值幅度较小.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07年开始攀升,这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制造业出口形势更加严峻.本文以浙江为例,分析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浙江省外向型制造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汇率改革中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2.1%,并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在汇率改革后的几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只是在很小的区间内浮动,升值幅度较小。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07年开始攀升,这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制造业出口形势更加严峻。本文以浙江为例,分析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浙江省外向型制造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人民币升值对浙江造船业的影响 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收于6.9920。尽管次日有所回调,收于7.0012,但这已经给人们一个强烈信号:今年人民币汇率将进入“6时代”。相对于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的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目前已累计升值约15.5%,而且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呈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民币汇改的核心内容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内容:1·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使得人民币汇率在8年未动之后,对美元小幅上调了2%,这个汇率升值的幅度大大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5%~10%)。因此,从汇改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看,属于微调。自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总体处于上扬态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一直在1美元对人民币8·10元上下浮动,但总体呈现上浮趋势。到2006年1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  相似文献   

6.
张明 《金融评论》2012,(2):12-25,124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历史进程,剖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动力机制,并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无论从1994年汇率并轨还是从2005年央行重启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以及人民币有效汇率均经历了显著的升值过程。从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贸易余额与劳动生产率增速等短、中、长期维度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存在一定的升值动力。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取决于汇率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博弈。考虑到贸易顺差、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输入性通胀与外部压力等因素的消长,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有望显著放缓(由之前的年均5%~7%放缓至年均2%~3%),并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明显放大。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推出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截至2008年9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8659元,累计升值超过15%。客观地讲,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来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2013年10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升到1美元兑换6.0808元人民币,相比本年第一个交易日已累计升值2089个基点,并创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新高。而与此相对应,中国对外贸易却增速缓慢,2013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长8.0%。尽管对外出口贸易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低迷、外部需求不振,但人民币近年来一直持续升值,无疑也是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竞争力降低、出口增速放缓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9.
冯海红 《当代经济》2006,(13):91-92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论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步伐加快。不仅1月13日首次冲破6.6关口,且在19个交易日中10次创出新高。截至1月2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达到1美元对人民币6.5930元,人民币年内已升值0.45%。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08年4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银行间外汇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幅已超过14%,2006年升值幅度约3.2%,2007年升幅提至6.9%,今年前三月升幅已超过4.1%。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的经济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本文就人民币对我国的进出口的影响及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推出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截至2008年9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8659元,累计升值超过15%.客观地讲,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来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我国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风险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的目的是要增强出口企业对汇率风险的抵抗本领,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升值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让企业自如应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汇改至2011年6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高达27.89%,升值预期进一步释放.境内外人民币交易显著扩大,香港离岸人民币计价产品市场的创新也有明显的加速趋势.国际化进程中开始遇到各种新问题,对政府和银行等交易主体的建设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经济》2014,(5):56-59
正人民币汇改从2005年至今已近9年,小幅的单边升值几乎成为主基调。然而在今年2月末到3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空间明显加大,甚至出现罕见的大幅贬值情况,央行4月上旬将人民币兑美元日间波幅从围绕中间价从1%扩大到2%,意味着持续数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告一段落,双向浮动阶段已然来临。央行汇改新思路日渐清晰。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截止到2008年8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价达到6.8345元人民币兑1美元,累计升幅高达17%,人民币如此大的升值幅度,对国内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就人民币持续升值对金隆公司经济效益存在的影响与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伟  付甜杰 《时代经贸》2008,6(2):10-12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攀升屡创新高,存在着长期升值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将我国出口依赖度高的企业推进了汇率风险不断加大的环境,使其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企业竞争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仅使用金融性对冲已不能应对这种挑战.因此,本文借鉴了欧美日应用运作性策略对冲汇率风险的研究成果及成功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运作性对冲的概念,并综合论述了如何运用运作性策略对冲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 1.使汽车出口企业的利润降低。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其结算货币主要以美元为主。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汽车出口企业的账面收入直接减少了10%左右。  相似文献   

20.
陈伟  付甜杰 《时代经贸》2008,6(1):10-12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攀升屡创新高,存在着长期升值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将我国出口依赖度高的企业推进了汇率风险不断加大的环境,使其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企业竞争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仅使用金融性对冲已不能应对这种挑战。因此,本文借鉴了欧美日应用运作性策略对冲汇率风险的研究成果及成功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运作性对冲的概念,并综合论述了如何运用运作性策略对冲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