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柯淑娥一、小城镇战略并非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想模式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在我国城市化战略选择上,虽然意见不尽统一,但走小城镇发展道路的城市化理论在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一理论也普遍成为各地决策者的实践行为。不可...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是改革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极为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本文拟立足新的宏观背景 ,对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和未来走势进行分析和判断。一、小城镇的经济特征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实体。相对于城市它地处农村 ,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联系的枢纽点 ;相对于农村 ,它又是具有相对较高城市化水平的区域 ,是农村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因此 ,在严格意义上 ,小城镇是城市经济向农村扩散和农村生产力在一定区域聚集的结果 ,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直接构成衡量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 ,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我国 80年代初提出的“小城镇 ,大问题” ,对这条道路进行了初步尝试 ;80年代中期提出的“小城镇、大政策” ,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 ,这是对多年探索的充分肯定和总结升华 ,也是对走这条道路的总体部署。深刻理解、认真贯彻中央的这一战略方针 ,是在新的世纪加快发展小城镇 ,不断把农村改革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一、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经济》2 0 0 1年第 12期发表了秦尊文的《小城镇道路 :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以下简称“秦文”)一文。该文简要地评述了我国走小城镇道路的由来 ,分析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并得出通过小城镇道路来实现我国城市化是一种妄想的结论。文中提到的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 ,但笔者对文中的有关论点不敢恭维。现笔者就小城镇道路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等有关问题与作者进行商榷。一、关于对小城镇道路的认识我国小城镇的概念并不是人口规模或用地大小上的概念 ,而是指现行的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下 ,处于行政级别最低一层的城镇。例如…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器,中国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化的推进剂,从农村——小城镇——城市化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该文还提出了我国发展“小城市”的新理念,为农村城市化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星罗棋布的集镇具有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特点。建设好农村集镇,使之成为农村区域性的经济中心,进而带动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和其它事业,不仅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的大事、而且是走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关键一步。在农村集镇建设中,农村集市建设与之有密不可分的联  相似文献   

7.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分析了我国小城镇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城镇主导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商品经济正在向纵深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力纷纷向农外产业转移,农村工业化浪潮正在涌起。与此相关,农村城市化问题逐渐被人们所注目。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怎样看待小城镇发展道路以及在农村城市化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里,我们提出一些看法愿与大家共讨论。  相似文献   

9.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一些经济学家在各种报刊上接连不断地发表了诸如“小城镇 ,大问题”、“小城镇 ,大战略”等一系列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文章。这些建议立即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 ,很快将走小城镇道路的战略思想纳入我国城市化导向性政策体系 ,并成为至今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思潮。主张走小城镇道路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的特色。这一观点的思想渊源依然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问题上的翻版。他们认为欧美的城市化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 ,而拉美国家的过度城市…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业聚集的必要性与建议李坤英苏宇近年来,我国各级农村乡镇中心,特别是小城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很多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无序分布的道路,乡镇工业布局有很大的离散性和随机性,集镇以上的乡镇中心集聚很少,研究农村工业聚集的问题,不仅有利于乡镇企...  相似文献   

11.
构建县(市、区)域内合理的小城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建县 (市、区 )内合理的小城镇体系的必要性发展小城镇 ,推进城镇化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合理的小城镇体系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区域内合理的小城镇体系 ,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基本手段 ,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基本途径。从目前来看 ,构建县(市、区 )域内合理的小城镇体系具有十分明确的必要性 :1 构建县 (市、区 )域内合理的小城镇体系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城市化不同 ,我国城市化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 ,先发展大中城市 ,然后配…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一、小城镇道路的由来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 ,在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问题上 ,某著名社会活动家、社会学家提出了走小城镇道路的观点。他的“小城镇 ,大问题”的观点和一些持类似观点的专家学者的建议 ,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中央很快将走小城镇道路的战略思想纳入了我国城市化导向性政策体系。当时 ,我国的城市化政策是 :控制发展大城市 ,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大力发展小城镇。小城镇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 ,成为国家最支持和最重视的一个层次。进入 90年代 ,“小城镇 ,大问题”又进一步上升为“小城镇 ,大战略” ,成为至今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上占…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镇化,作为一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社会的必由之路,打破了传统的"农村——农民、城市——市民"的格局,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建设蕴含着城乡协调发展的大战略,推进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对城镇化路径的思考、创新与重新选择。一、农村城镇化基本概念城镇是以人为主体,以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为特点,以获取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本期有几个重点: 第一是农村小城镇建设。改革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小城镇在广大农村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成为引人瞩目的现象。据统计,1983年全国有建制镇2700多个,到1994年增至1.6万个;包括建制镇的小城镇和集镇更是多达5万个,进入小城镇居住的农民达到2亿人。可以说,农村小城镇的蓬勃兴起,成为中国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的显著特色。有人甚至认为,农村小城镇是富于创造力的中国农民继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之后的第三个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15.
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应实施中小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应实施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缪合林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已形成共识。在农村城市化模式选择上,虽然意见不尽统一,但是,走小城镇发展道路的城市化理论在目前似乎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理论也普遍引导着各地决策者的实践行为,并且已经在经济活跃的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的十年中,中国农村出现了乡镇企业——小城镇大发展的新格局.浙江省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近年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明显感觉到的问题和病症.深入地分析这种病症,历史地评判乡镇企业——小城镇道路,对于寻求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正确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小城镇集群。今后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培育重点,创新制度,深化建管,实现四项突破。  相似文献   

18.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有利于加快乡镇工业发展。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小康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小城镇基本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拟对贵州省30个小城镇调查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简述小城镇发展基本状况,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体制变革与中国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这种独特的城市化道路引起了国家和国际各有关方面的关注。目前,有关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许多方面已得到相当的共识。如何面对现实,采取切实的措施来解决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引导和支持小城镇沿着科学有序的规划方向发展,对于有关政府部门、金融界和企业界等方面的介入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本文试图从体制方面对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做一简要分析,以利于各有关方面对中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问题,目前普遍流行的一种观点是: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建设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使农业上的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条道路可称之为“就地消化式”的城市化道路。我认为:这条道路既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因而终究是走不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