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是决定民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制度问题主要存在于交易费用、产权、制度构成、制度变迁、制度供求均衡等方面。制度创新能促进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途径是:清晰企业产权、实行股权多元化、强化资本运作、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护知识产权、放松产业准入限制等。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交易费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交易费用支出存在很大差异:产权的不同使二者之 间的交易费用不同;制度环境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交易费用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 响;由于人力资本契约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条件的不同,国企、民企两者之间的契 约刚性和契约弹性的差异,也导致交易费用的支出不同。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在于交易费用理论,文章将通过运用交易费用这一理论对会计准则的制度变迁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会计学的理论和经济学的理论深度结合对会计准则的变迁进行分析预测,分析了会计准则如何在制度变迁各因素的推动下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升级。  相似文献   

4.
丁琳 《中国集体经济》2007,(29):130-131
中国会计制度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变迁.会计制度是制约会计行为人及利益相关者的法律、法规、准则、惯例及单位内部会计制度的总和,亦属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文章通过经济学理论中的博弈论、交易费用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等来分析会计制度变迁的原因和特征,针对我国目前会计制度存在的制度效率低下、制定主体单一、实施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制度的非均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均衡是指在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中的各种交易主体均无意或无力改变现行制度的动机和能力,制度从总体上处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势状态。制度非均衡则是指既定制度不是最有效的,制度运行费用也不是最低的,制度处于一种变迁状态之中,并且这种制度变迁能增加  相似文献   

6.
制度变迁中的供求错位分析--从农地流转谈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农地流转的两种类型:自发型和集体推动型流转为例,阐明流转制度中存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错位。进而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外部性、交易费用、供求主体的不一致和利益集团的左右等使参与方对新制度的优劣评价存在差异,造成供给相对于需求过剩和不足同时存在的现象。制度变迁中要兼顾各改革参与方的利益,方能更好实现制度变迁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城市。至2000年,民营经济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占85%左右,在工商业中占95%左右。其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问题值得探讨。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一)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1.以家庭企业为普遍形式的初始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8.
诺思将对制度的理解融入到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的分析之中,形成了一种基于人类行为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相结合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分析框架,对我们分析理解住房保障制度的演变有着积极地作用,下面笔者就依据诺思的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住房保障制度变迁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本文通过对诺斯关于制度环境的定义,给出了交易环境的概念,并以交易环境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交易环境,具体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不能相应地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导致我国许多民营企业被市场组织所取代。因此,民营企业组织结构需要创新。从企业各方面重组企业的资源,来减少企业内部交易费用。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和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