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每年,我们都有不少传统或者现代的节日需要送贺卡给朋友,农历新年、元旦、圣诞节等等,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每逢过节便到市面“疯狂采购”贺卡的经历。贺卡的品种虽多,但是无论再精美的贺卡,也不及您自己设计的个性化贺卡那样更能表达你对朋友的问候。市面上有不少  相似文献   

2.
以诗赠友,短短几行,却胜千言万语。曾经鸿雁传书,现在却可以网络传情。用电子卡片把您的祝福和问候寄给亲朋好友,用自己亲手定做的电子贺卡给心上人表表心意,这样的网上传情已然成了一种另类的时尚。作者精选了几个电子“靓”卡网站,以期让你的网络生活更精彩……  相似文献   

3.
<正> 逢节假日、生日,用贺卡相互祝愿、传递真情、表达问候,成为众多年轻人最有效、最时尚的方式之一。尽管贺卡花样不断翻新,制作越来越精美,档次、价格也越来越高,但只要年轻人觉得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往往总是尽力购买。若将能表达各种含义的鲜花经处理后压制成干花,然后再拼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粘贴固定在贺卡上,用真材实料制成别具一格的真花工艺贺卡,更能激起年轻一族的购买欲  相似文献   

4.
唐烨 《商》2014,(40):9-9
收到一张节日贺卡后,你会怎么做?大部分人会这样:将贺卡保留几个星期,然后丢入垃圾桶。全球最大地毯企业萧氏很多年就开始做这样一件事儿:为自己的合作企业设计了一种由聚丙烯塑料制成的贺卡,每年合作企业会将这种贺卡邮寄给客户,并附赠信封与回程邮资;当客户欣赏完贺卡后,可以按照贺卡上的地址回寄给萧氏,萧氏会将这些贺卡回收,并作为一种地毯的生产原料再次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 1994年,我正在上大二。书本上的理论已学了不少,我萌生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经商实践的想法。在一位高中同学的影响下,我决定抓住元旦前高校贺卡消费的热潮,大赚一把。1.针对市场容量和竞争对手,做好详尽调查。大学生贺年卡的消费量非常大。尤其是大一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要给自己中学的老师、同学或朋友寄张贺卡,少则买五、六张,多则买十来张甚至二十多张。本校的学生老师约有3000余人,新校生为6000余人,加起来近1万人。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平均每人买一张贺卡,每张贺卡按1元计,那便是1万元的市场容量,这可是一块不小的诱人的蛋糕。  相似文献   

6.
农历新年即将来临。在这岁末交替之际,有很多朋友都想给远方的朋友捎去一份真挚的问候,我想贺卡就是最好的载体了。但是,在这个电子信息时代再用过去的纸制贺卡来表示相互间的思念之情是不是有点老土,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木材资源。  相似文献   

7.
每到年末,总是各类贺卡满天飘。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从过去的前面一幅名画后面下一年的年历几分钱一张到后来什么压膜加香,一张小小的卡片原来也可以做得这么迷人。当Internet出现后,一起都e起来了。很快,电子贺卡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打着环保的口号,电子贺卡马上占领了大片土地。hehe,根本不用,看看这些会动能唱的贺卡,谁不说比过去的要进一大步呢。  相似文献   

8.
芳城酒家坐落在慧新里大街的一条巷子里。店堂不大,位置也不大好,生产却十分红火。“好酒不怕巷子深”在这里得到很好的验证。开业两年,这个酒家结识了亚、非、拉、美、欧众多朋友。不是吗?从一堆贺卡和照片中任意抽出一张,都记载着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吴敏 《商界》2008,(2):96-97
老实说,上学时我不是个好学生。初中时,每到元旦前我就开始倒卖贺卡,我分给各年级的坏孩子每人10张贺卡,让他们到护士学校去卖,3毛钱进的卖1张,100张就能赚70款钱。  相似文献   

10.
圣诞节即将到来,如果能够亲自动手DIY一张圣诞贺卡送给亲朋好友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笔者就曾经在新年之际,试着用photoshop制作过几张不同的新年贺卡,然后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送给好朋友,收到的人都表示十分惊喜。其实,合理地使用一些P C外设和耗材来制作圣诞贺卡甚至一些小礼物,不仅经济实惠,关键是别具一格,因为所有的贺卡都能根据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内容而量身定做。不过说到经济实惠就有学问了,因为所有的钱基本都花在采购PC外设以及耗材上面。在此笔者就要为大家送上一套圣诞贺卡  相似文献   

11.
做酒店工作久了,就会有许多客人成为自己的朋友了。于是见面的问候不再是“您好”而是“哇!是你呀!”彼此之间的服务也由“格式”化变成“朋友”化了。  相似文献   

12.
总是看着自己的电脑桌面一副老面孔,是不是有点腻了,是不是看到别人的桌面有点不一样,别着急,马上你也可以有一张属于你自己的桌面,并且会很有个性的呦。首先,来看看我的桌面喽,怎么样,很有个性吧,其实这只不过是在你的桌面上加了一张“墙纸”,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张“墙纸”吧。先打开你的“画图”,就是“开始”菜单里“附件”中的那个“画图”!  相似文献   

13.
王猛 《中国市场》2010,(5):106-107
短短三年,从3亿枚增长到7亿枚,是什么让身处“传统产业”的邮政贺卡焕发了新活力?是什么让企业对邮政贺卡趋之若鹜?在邮政贺卡稳定发展的背后,究竟隐藏怎样的营销秘诀?  相似文献   

14.
短短三年,从3亿枚增长到7亿枚,是什么让身处“传统产业”的邮政贺卡焕发了新活力?是什么让企业对邮政贺卡趋之若鹜?在邮政贺卡稳定发展的背后,究竟隐藏怎样的营销秘诀?  相似文献   

15.
王猛 《中国市场》2010,(1):106-107
短短三年,从3亿枚增长到7亿枚,是什么让身处“传统产业”的邮政贺卡焕发了新活力?是什么让企业对邮政贺卡趋之若鹜?在邮政贺卡稳定发展的背后,究竟隐藏怎样的营销秘诀?  相似文献   

16.
日子像风吹过,未及回味,新年已如约而至。作为祈盼的标志,曾经每年都要收到并寄出许多贺卡,自己写出的字自然要适人适时认真去写,对于别人的字,也会满怀喜悦和感激。平日的相见和分离,都浓缩在一张纸片上。  相似文献   

17.
张国宇 《现代商业》2013,(30):14-15
年华流转之后,购物卡代替了贺卡,红包代替了祝词,只是不知师长们脸上的笑容是否依然前几天接了一个电话,是已为人母的表姐打来的,问我教师节快到了送老师什么好,我答曰一张贺卡或者发个短信祝福一下就好,电话那头的表姐听到这些似乎很诧异,说这些都不管用,而且还会被笑话,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1年12月份以来,以壶口瀑布而闻名的吉州大地上涌动着爱的暖流。县城、乡村、学校、企业活跃着一支支头戴红帽、胸佩"爱心卡"的队伍,他们用一张张真挚的笑脸、一声声暖人的问候,为这个严冬送来了春天的阳光;他们用一颗颗真诚的爱心,打开了一个个紧闭的心扉;他们用自己真诚的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的含义,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心心相传。  相似文献   

19.
艾育荣 《广告大观》2006,(7S):62-64
“今年你评了没有?”,一个大型企业高层沙龙上,老板们这样互相地问候着。“评”不是评奖,而是品牌评估。三年前的中国,品牌评估还只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从04年开始,品牌评估的概念已经走进了中国市场,走进了千万家中国企业。而这一转变,源自于一张《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百强》排行榜,中国企业海尔赫然在列,名列95。  相似文献   

20.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过去,春节的时候,这样的祝福常常随精美的贺卡从远方飘到人们的身边,或者从站在面前的亲人、朋友的口中跳出来。但现在,它们已纷纷“跳槽”了,更多的出现在手机、网络上。短信、电子贺卡拜年正大步的走进人们的生活。短信的出现不过十几年的事,而短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