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位平常工作勤恳的老木匠,告诉老板想退休,要与家人共享晚年的天伦之乐。老板答应了他,但提出一个条件:造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想到反正是最后一份活了,老木匠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了,工作漫不经心、敷衍了事,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马马虎虎就将房子建好了。在他向老板交差时,老板将房子的一串钥匙递给他,说:“你在我这里工作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2.
有这么一个开饭店的故事。有一位小饭店老板做生意,刚才进来一位拉板车的力夫,要了一大碗烩面,老板给他做了满满一大碗,中间面条多的鼓了起来,吃完饭力夫付钱走人。过一会又来一位精瘦的生意人,精明干练,老板给他端上来不到一碗烩面,量不大但料多味美,生意人满意地吃完走人了。老板笑眯眯的总结成四字“看人下菜”,拉板车的力夫饭量大,量足吃饱最重要,生意精细则最关心的味道鲜美,量多也吃不完。“看人下菜”,在管理上也有很多应用。  相似文献   

3.
有家企业的老板,种田人出身。厂区有块空地,老板觉得空着可惜,便留作自己闲暇种草。他从天南地北引来不同种类的草,种在地上。老板亲自耕耘,就像他当年种庄稼那样。  相似文献   

4.
见好就留     
有一家大型工厂的老板,种田人出身。厂区内有块空地,老板总觉得空着可惜,便决定种草。于是,他从天南地北引来了不同种类的草。老板亲自耕耘,就像他当年种庄稼一样。  相似文献   

5.
近来,我的一位朋友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这位朋友是一家民营氽业的中层经理,他的老板是一个有着很强事业心的人。然而,近来老板显现出了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急于求成。每当业内有什么新项目或者新动向,老板一定会跟风试一把,甚至企业还尝试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通达     
于丹 《秘书工作》2013,(10):29-29
有一位武士,路过一间弓箭坊,看到橱窗里有一张很耀眼的弓,绷得紧紧的,弦上架着一支箭,从木质到雕花,一切都符合他理想中的完美之弓。武士立刻冲进店里,对老板说:“我要买橱窗里的那张弓。”老板说:“抱歉!橱窗里的那张弓是样品,不卖,能卖的都在墙上挂着呢,你去挑吧。”武士朝四周看了一圈,发现墙上的弓都不漂亮,松松垮垮的。他对老板说:“我多付你一些钱,  相似文献   

7.
米生化 《劳动月刊》2012,(11):52-52
晓宁去应聘一份秘书工作。对方问:“你喜欢怎样的老板?”她顺口答:“老板不是用来被喜欢的,他是付你工资、你得替他工作的那个人。所以,喜欢怎样的人,与老板无关。”很多年前,晓宁碰到的第一个老板是位老先生,虽然头顶已经不剩几根头发了,可是这位老板工作能力一点没打折扣,更难得的是非常体恤下属。他会自己坐出租车去参加会议.而让他...  相似文献   

8.
《乡镇论坛》2014,(34):42-42
陕西省安康市某村农民来信咨询:我和同村的几个村民去年初出来打工,在一个建筑队工作。工作一年多了.可建筑队的老板说他魄耍程款还没有收到,就拖欠了我们半年的工资。我们去找老板要,他说现在没钱.只能过一段时间再说。我们让他打欠条.他也不写。请问.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秦巴山区密林深处,有一个名叫蒋家沟的小村庄。1999年9月1日,一个24岁的年轻人成为村小学历史上年纪最大的一年级学生,他就是余世军。18岁那年余世军出去打工,在外一闯荡就是6年。6年中,余世军到河北挖煤在山酉采石,跟着工头跑了不少地方。山里娃能吃苦,又老实憨厚,颇得老板器重。不久,老板安排他当了小工头,收人渐渐增加,余世军也慢慢摸到一些接活干活的门道。由于为人仗义,经常为工友出头“摆平”一些麻烦,余世军在矿上也小有名气,手底下有一帮子人。这时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挣大钱还得自己当老板。1998年…  相似文献   

10.
王袆 《乡镇论坛》2010,(3):40-41
一场突如其来的“蒜价风波”.让“小打小闹”十几年的山东临沂蒜老板刘占挖到了宝库。如今。他在新发地市场的绰号叫“刘(六)百万”。干完这个冬天.他准备“归隐”了。敏锐的直觉让他发了一笔.但他觉得,做生意有赚就有赔,他不敢保证将来一直都赚。  相似文献   

11.
球王和总统     
球王和总统巴西某小礼品店有条别出心裁的店规:凡是各界名人前来购物,一律不必付钱,只需以他的拿手绝招来证明他的身分即可。一天,贝利来到这家店里,为了证明自己确是贝利,他就顺手拿起店里的一只球放到地上,用脚轻轻一勾,又飞起一脚,把球不偏不倚地踢在门铃上,这时又见他用头一顶把刚要落下来的球顶到原来的地方,位置竟丝毫不差。老板马上招呼贝利,请他挑选所需物品,不必付钱。接着,又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巴西前总统。老板仍是照章办事,请他以绝招来证明身分。但来人说自己并无绝招。老板退一步说:“那你随便做些什么都行。…  相似文献   

12.
从道德层面分析,信用是一种良知、一种品德、一种文化。从经济学上讲,信用是一种关系。一个人是否讲信用,不是孤立的个人,是他与别人发生的一种社会关系,从关系中观察他有没有信用。我们有一个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三次坐车逃票,他的运气不好,三次被抓到,并被处以高额罚款。后来他完成学业,在国外找工作,老板看他的学习成绩不错,但看他的信用记录,发现他有三次坐车逃票受罚,老板说:你为了这么点小利就弄虚作假,如果我委你重任还不知你会做出什么事来!最终没有录用他。  相似文献   

13.
1998年,赵强大专毕业后,利用自己的面包加工技术和仅有的一点启动资金开了一问小小的面包房。历经三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家私营食品厂的小老板。认识赵强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诚实经营、爱护员工的好老板。可是最近,他却偏偏为一场劳动争议而烦恼——厂里的二十一个员工中的十七个同时向仲裁庭提出了申请要求讨回加班费。  相似文献   

14.
IBM的“高效绩文化”只要你是IBM的员工,就会有个人业务承诺计划。制定承诺计划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和你的直属经理坐下来共同商讨这个计划怎么做切合实际,几经修改,你其实和老板立下了一个一年期的“军令状”,老板非常清楚你一年的工作及重点,你自己对一年的目标非常明白,剩下的就是执行。大家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地干了一年,到了年终,直属经理会在你的军令状上打分,直属经理当然也有个人业务承诺计划,经理的上司也会给他打分,大家谁也不特殊,都按这个规则走。IBM的每一个经理都掌握了一定范围的打分权,他可以分配他…  相似文献   

15.
收到过很多女孩子的来信,倾诉各种职场问题好玩的是,我发现女孩们对老板的观感往往趋向于两极化。简言之,在女人眼里,老板要么是英雄,要么是笨蛋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女人对老板(上司)有程度不一的迷恋,觉得他精明强干她们对老板言听计从,从不违逆。  相似文献   

16.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一位教授在讲授秘书学时,出了这样一道测试题:一天早上,某公司老板收到一封代理商寄来的非常无礼的信。他看后十分气愤,怒气冲冲地把秘书叫来,让他记录自己口述的回信:“我没有想到会收到你这样的来信,尽管我们之间已有长时间的交往,但事到如今,我不得不中止我们之间的一切交易,而且我还要到处宣扬你的恶行!”老板命令秘书将信打印出来并立即寄走。对于老板的命令,不同的秘书可能有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有位孪师傅专做铺地砖的工作。一天一位公司老板找他做活,谈好价钱,签了约。回家后李师傅才发现这笔生意没算好价钱,做下去一定亏本。老板是个精明的商人,也算准了这个价钱对方应该不挣钱,所以就吩咐手下人要好好盯着,看他有什么高招,会不会偷工减料。不久地砖保质保量铺好了,老板很满意地付钱,李师傅接过钱,一句话也不多说就走了。老板觉得纳闷,就把李师傅请回来,问道:“我想请教你,你的生意究竟是如何做的,竟然如此高明?  相似文献   

18.
我的朋友陈老板在济南市做五金生意。三年前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一家五金零售店的小老板,可短短两年的时间,他的小店已经成了全市最大、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五金商场。别人都说陈老板运气好,有财运,他也从不去争辩,总是笑着默认了。可是我总觉得,一个人的成功绝对不是这么简单。我去陈老板的商场时,正好碰上他刚做成了一笔十几万的大生意。陈老板高兴地告诉我:这是个老客户,每年都会从他这里批发上百万元的货。我们正说话的时候,有一个顾客拿着一个螺丝走了进来,着急地问:“老板,有这种螺丝吗?”朋友接过来看了看问:“你要买多…  相似文献   

19.
一、一个电表的故事 几年前,一个设计和生产电子式电度表的老板找到我,要我帮他计算一下,他能不能提供产品10年包换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时下,人们往往只是注意到了对下级的管理,殊不知,对于自己的老板,同样存在一个如何“管理”的问题。这是实践中的技巧,更是工作中的艺术。管理自己的老板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让他信任你。笔者有一位朋友,公司安排他去深圳分公司工作,老总要求他每个星期写一份报告,报告他每天的工作:如去拜访了哪些客户、哪些代理商,甚至连交谈了什么内容都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