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曾对管理下过这样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对管理的重要性,就有这么大,在这篇经典文章中,德鲁克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框架,希望以此来辅助他们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个框架,由6个步骤构成:  相似文献   

2.
财务决策失误:一个发人深省的普遍现象 按照以西蒙(HebertA.Simon)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的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因此,即使不说财务管理就是财务决策,也可以认为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并不断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导报》2010,(4):43-43
【《德国金融时报》报道】题:向中国大跃进(记者克里斯蒂亚娜·冯·哈登贝格)不论实习、求学还是搞科研,德国年轻人正转向中国。“在中国的德国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克劳斯·比尔克说。根据该中心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8年,当一些人在议论中国出口总额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时,“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被认为是“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最近,德国机械及设备制造协会宣布,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继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全球,在于德国人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德国靠化工、电器、光学等新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其工业基础就是“制造科技”,是“传统+科技”助“德国制造”畅行全球。  相似文献   

5.
《秘书工作》2011,(5):60-61
核能 又称原子能,是指由于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的能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核裂变、核聚变、核衰变。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铀裂变现象,并且掌握分裂原子核的基本方法,由此开启了人类现代核技术发展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是嘲笑循规蹈矩的德国人的:“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样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厕所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何以“呆”到这份上。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还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相似文献   

7.
在我看来,十八大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中国到底往什么方向走的问题上做出了决策。这个决策就是要坚持上个世纪7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路线。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一个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今年全国“两会”顺利落幕之后,如何持续健康发展仍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大挑战。3月21日德国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召开“德国模式:启示与借鉴”的专题研讨会,全面解析已帮助德国平稳度过历次危机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深入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09,(23):38-38
入围理由:打造创投的“中国模式”,中国本土创投的颌头羊。 2009年10月1日,深创投投资的“网讯技术”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挂牌上市,打破了欧洲大陆股市自雷曼兄弟事件后没有IPO的坚冰。深创投率先开拓了德国、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资本市场上市通道。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的本质就是建立一套有效解决代理问题的机制,各国在选择监督制度时需要系统考虑内外部治理机制,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本文通过美、德、日的监督模式对比,认为强化中国的监督制度应充分借鉴德国经验,从实质性强化监事会:这是公司治理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张大为 《经营者》2008,(6):90-90
在德国,最让我感慨的就是德国人的时间观念.他们遵守时间的准确程度,好像他们是钟表上的指针一样。在汉诺威参加一家著名公司的新闻发布会,公司总裁第一句话就说:会议要开一个小时。我出于好奇记了一下时间,总裁一个人就讲了20分钟。我心想,8个负责人呢,别说一小时,就是两个小时也不够啊。可接着往下掐表,每个人恰好讲5分钟。全部发言完毕,正好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十大著名商标一个企业家的最大愿望,就是让企业的商品行销世界,商品的商标为世人所共知。德国《世界报》公布了一份世界十大著名商票排行榜。第一名到第一名分别为:美国可口可乐、日本索尼公司、德国的“奔驰”轿车,美国柯达胶卷,美国迪斯尼乐园,瑞士雀巢咖啡,...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决策大师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也就是说决策决定着组织发展的盛衰,关系到组织的生死存在,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在领导者的现实工作中,既使你掌握了各种信息,你仍然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当我们研究了大量的决策案例后会发现,原来面对抉择时人们往往总是跟着感觉走,时常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决断,与客观规律相悖。其实,一个好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当他面对多种选择时能够系统地进行思考并作出一系列的准确决断,特别是重大的正确决定。我们通过“有效决策”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对“决策”的规律性形成了如下15条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成功决策五要素南文成功决策,讲通俗些,就是要确定搞什么好,也就是经营项目的决策。要确定某一经营项民必须看它是否具有五个方面因素:一、社会需要;二、少有人搞;三、这里能行;四、我能搞好;五、钱赚不少。这五个方面可以叫作成功决策的五要素。“社会需要”,是...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七个: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这七大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加在一起比我们中国的劳动人口数量还少3个亿,这就是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正>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德国、英国和日本在这方面形成了一些有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以加快我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一、培养模式德国:两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唐凯林  梁海松 《英才》2006,(2):78-82
“不管是美国大湖区也好,还是德国也好,那里的老牌工业区该注意了:中国的汽车来了!”  相似文献   

18.
施德药业总经理任乃刚:我们企业从1997年开始投产运营。人本管理形成了我们的企业文化。我直在思考,企业的经营如何迎合市场形势,什么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怎么定位得更准确,就是管理的方法如何迎合市场,具体说,前些年把国外的管理经验拿来为我所用。后来发现管理方面,中国的情况,尤其人的情况,这些外国的管理方法非常不适应,比如德国贝朗公司的管理模  相似文献   

19.
王剑 《经营者》2010,(16):94-97
这里是北京,不是慕尼黑:是2010的中国,不是1972的德国;3108mm的轴距,仅限这里拥有。  相似文献   

20.
《英才》2014,(1):128-128
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进入了美、英西方大国的政府决策部门,特别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他们关心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为帮助中国了解外部世界做出了贡献。王健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就职于美联储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